
导读:
王广萍,女,2002年3月出生,山西太原人,商务英语学院英语专业2101班(无边书院)学生。铺在额前的刘海儿,对王广萍来讲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学习了电影欣赏并加入了电影协会后,她终于能够让目光透过刘海儿,来感受、认识这个社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留起了长长的齐刘海儿。我害怕跟别人有眼神接触,希望用刘海儿来遮掩我的喜怒哀乐,只有在刘海儿下面,我才会感到十足的安全。直到考入信院,我突然发现,刘海儿再也不能保证我的“安全”了。
我听见了眨眼的声音
大一刚入校,一门莫名其妙的必修课赫然出现在课程表上——《从小说到电影》!这不会是系统的bug吧?学姐故弄玄虚地对我说:“这就是咱们学校的特色,听了你就知道了。”

有一节课是欣赏电影《沉默的羔羊》。电影着重刻画了一个嗜血成性却有着超高智商的反面角色——汉尼拔。周立萌老师讲解时说:“电影就像魔术,在视听语言的魔法下,观众能感受到最真实的情绪。”有一段不足10秒的片段,是汉尼拔与史达琳的对话。周老师问我们是否发现什么异常的细节,大家面面相觑。她提示:“有没有听到什么违背常识的声音?”重复播放了好几遍,我们终于听到了一个低沉的像是金属门重重地关上的声音。老师问:“为什么导演要在这里设计这样一个声音?它想传递什么情绪?”再一次播放时,我几乎要惊呼起来!这个声音响起的时候,是汉尼拔脸部的特写,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汉尼拔眨了一下眼睛!难道是汉尼拔眨眼的声音?可是眨眼怎么会有声音呢?周老师解释说:“结合语境,此时正是汉尼拔面对史达琳言语上的对抗而生气的时刻,眨眼的声音虽然违背现实真实,但却符合心理真实,不仅表达了汉尼拔生气的情绪,而且把史达琳和观众对汉尼拔的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的魅力,尘封已久的感官突然被打开了。长久地躲在刘海儿后面的我,很久没有因为什么事情而有太多情绪的上的波澜了。这时,我的好奇心被点燃,开始渴望与世界有更多的接触。我竟然被一部电影激发了觉察力和感受力,这绝对不是一门“与学习无关”的课!我觉得,这门课是我上学以来“最有用”的课!
我尝到了被拒绝的滋味
周立萌老师也是电影协会的指导老师,一次课间她跟我说:“感谢你带这些小伙伴加入电影协会,可以请你帮个忙吗?”我下意识地自我怀疑:“我能帮上什么忙?”“这个月底,我们要举行电影协会生日会,你帮忙策划组织吧!”我刚要拒绝,老师就笑了:“电影就是要一起看才有趣呀!”“那……那……那好吧。”不知怎的,我居然鬼使神差地答应了。也许是那股想跟大家分享电影的欲望驱使,又或许是想到跟好朋友们一起享受电影的场景肯定非常开心吧。

兴奋劲过后,我才发现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该怎么和别人联系呢?”一向社恐的我,平时绝对不会主动加别人微信。在朋友的鼓励下,我精心编辑了自我介绍,颤颤巍巍地拿起手机,向陌生的“寿星”同学发起好友申请。果然,我一下子尝到了被拒绝的滋味——通过验证的寥寥无几!我开始有点打退堂鼓。

我最后想到找社长帮忙,这才顺利地加上了每个同学的微信。
第二难题是照片。为了惊喜的效果,我不想提前剧透照片的用途,所以索要照片引起了一些人的警惕。有了加微信的经验,我产生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念头——不给,我就自己找!我一边从这些同学的头像和朋友圈照片下手,一边找到老师要来之前活动的各种照片,截图、裁剪、排版、打印……终于制作好了蛋糕上的照片小立牌。
临近期末,大家的复习压力大,好几位“寿星”同学未能如约来到现场,而一些同学的提前离开也影响了现场的气氛,这都让我觉得生日会并不算太成功。但我却没有多少沮丧,因为我感受到了和好友一起享受电影的美好时光,而且,那几个没有来现场的“寿星”同学看到活动推文后给我发来了信息,表达了未能赴约的遗憾和对我的感谢,并主动找我来索取属于自己的小立牌,这让我产生了一种成就感。

自从这次生日会后,我突然发现,我不再害怕被拒绝,甚至开始想着如何应对被拒绝,我觉得,我已经开始慢慢撩开自己的刘海儿,去听、去看、去应对这个世界。
我看到了闪烁的泪光
生日会后的第二个学期,我挑起了电影协会社长的重任。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不得不全面撩开自己的“刘海儿”,琢磨和研究如何与别的部门进行工作上的沟通交流,却忽略了照顾身边人的感受。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为下周要进行的影评人训练营而焦头烂额。这个活动是我的好朋友和舍友张靖茹负责组织。眼见马上到了交材料的时间,不光策划还没有着落,组织者名单又出现了一些琐碎的问题。我没好气地吼了一声:“靖茹,策划呢?”我们俩宿舍床位并排挨着,埋头在各自的桌子里看不到对方。我的话刚传出去,那边就传来一腔不耐烦:“正忙着呢!”听到这句话,我有些生气,甚至觉得靖茹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电脑中不停地弹跳出来催促的信息,让我更加不耐烦:“你负点责吧!能不能快点把策划交给我?”靖茹从座位弹起来:“你说我不负责?”话音刚落,她摔门进了卫生间,好半天不出来。我甚至做好了准备,如果她不写就由我来写。过了一会儿,她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冷冷地传来一句:“写完了,发你了。”我定了定神,才听到她手机消息弹跳的声音一点不比我少,于是回过神来反思:“是不是刚刚的态度有点差?要不要去向她道个歉?”我悄悄地侧侧身子,看到她正在电脑前忙碌,想跟她想点说什么,又咽回肚子里。

我突然意识到,真正的合作,一定要有细腻的感同身受。在闪烁的泪光中,我回想起靖茹全力支持我的活动创意、当我被别人拒绝时为我加油、遭遇挫折时鼓励我要自信的画面。时间久了,我竟然将这一切看得有些理所当然,甚至忘了她也有自己要忙的事情、要承受的压力和要担负的责任。
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围着操场走了很久,聊了很多。初夏的晚上,柔柔的风拂在脸上,多了一丝惬意。我撩开刘海儿,勇敢地向靖茹表达了我的感谢。

转眼大学生活过去了三年。三年中,虽然我一直没有改变发型,但我明白,依然垂在我额前的刘海儿,现在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它不再是遮蔽我眼光的帘幕,而是成了我与社会交流的触手。我经常本能地昂起头来,让自信坚定的目光透过刘海儿,去拥抱这个世界。
发布者:欢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7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