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短视频如潮水般席卷数字世界。11月29日,新闻采写产业学院指导老师翟亮亮、张伟、韩晓丹带领45名同学,踏上了前往苏州的调研之旅。抵达苏州后,在五龙桥公园那片开阔的草坪上,同学们围坐一圈,一场主题为“短视频盛行提升了还是降低了当代人的认知能力”的泰科青年说辩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大家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
正方认为,短视频以其独特的魅力,缩短了人们接收新事物的时间,成为提升认知的新途径;而反方则担忧,短视频的碎片化、快餐化特性,可能会削弱人们的深度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
正方立场的逻辑链条清晰可见。他们指出,短视频如同一扇窗,让人们得以窥见世界的万千气象。比如,通过几分钟的短视频,我们可以快速了解一部电影的大致情节,这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高效的信息获取方式。这种“快餐式”消费虽然看似浅显,却能在无形中拓宽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如正方二辩刘永嘉所言,短视频已成为大家收集资料的最佳方式之一,无论是出行攻略还是生活百科,都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答案,这无疑打破了传统信息茧房的束缚,促进了认知的多元化发展。
然而,反方对此并不买账。他们强调,短视频的“浅尝辄止”和“碎片化”特性,正是其降低认知能力的罪魁祸首。反方二辩渠甜甜以人们日常刷短视频的经历为例,指出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人们往往沉迷于短暂的快乐与刺激,而忽视了深度思考和独立判断的重要性。这种“无脑式”消费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更在无形中钝化了我们的大脑,使我们逐渐失去了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此外,短视频中的信息往往经过剪辑和加工,其真实性和客观性难以保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的认知。
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方三辩蒋可馨引入了热议事件作为例证。“羊毛月”事件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广泛传播,引发的社会讨论。这样的事件不仅激发了人们的思考,更在思想碰撞中提升了大家的认知能力。正方认为,短视频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它让生活中的问题得以剖析,让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听见,从而在思想的交流中实现认知的提升。
然而,反方三辩李家兴却对此持保留意见。他认为,短视频是快餐文化的一种体现,它只能满足人们暂时的精神需求,而无法真正提升人的认知能力。他指出,很多短视频内容空洞无物,只会消耗人们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人们的思考能力。真正提升认知需要沉下心学习,需要深入思考和独立判断。因此,他坚信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通过刷短视频获得认知。
在这场激烈的辩论中,双方各抒己见,难分伯仲。然而,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思考时,不难发现:短视频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正如正方四辩赵子晗所言,任何事物都有正反面,短视频也不例外。我们不能因为它的某些弊端就全盘否定它,也不能因为它的某些优点就盲目推崇它。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短视频的盛行,既要看到它带来的便利和机遇,也要警惕它可能带来的危害和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短视频的浪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能力。
最后,三位指导老师结合大家的发言进行总结。翟老师认为,短视频盛行对人们的认知能力既有提升也有降低的可能,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这个度、如何正确使用短视频这个工具。大家在享受短视频带来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不要忘记培养自己的深度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张老师认为,认知涉及思维活动,包括感觉、知觉等,存在偏差。辩论关键在短视频能否提升认知,实则取决于个体获取的信息是否正确。韩老师认为,信息爆炸时代,我们需提升辨别真假、有用无用信息的能力,这源自思考。辩论中,大家积极思考,此乃最大收获。(文:李瑾阳 图:丁雅洁 李瑾阳 指导老师:翟亮亮)
发布者:翟亮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