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进一步拓宽学习视野,增强学生知识储备,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研修班九名同学在学院指导老师郝树静的带领下,来到重庆市綦江区融媒体中心融课堂,和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和编辑们一起,参加由重庆日报高级编辑邓红梅老师和谭辉老师开设的新闻主题讲座。
綦江区融媒体中心邀请两位资深专家从自身从业几十年经验着手,向现场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于媒体新闻行业发展的独特见解。本次融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让同学们从专业媒体人的层面,了解到了更多关于新闻媒体的知识,极大提升了对新闻媒体行业的见解。
邓红梅老师以“什么样的新闻作品容易获奖”为主题,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新闻奖”和“重庆新闻奖”,“中国新闻奖”是国内新闻界的最高奖项。邓老师通过统计近年来获奖的新闻,讲述了获奖主题的共同点——紧扣时代主题、舆论导向正确、题材重大重要、角度新颖独特、表达多样精彩、呈现创新融合。
此外,邓老师称,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还讲述了自己与中国新闻三等奖失之交臂的事件,表达了新闻选材的重要性。然后邓老师提出了提升新闻奖获奖率必要的“三心”——“养题”的耐心,积累素材的恒心,志在必得的决心,有了这“三心”,就有拿到新闻奖的可能。
随后,谭辉老师也和大家做了关于如何做好媒体新闻策划的讲座分享,谭辉老师认为,在现在这个多媒体、融媒体的时代,人人都可以获取信息、传播信息,传播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垃圾信息的传播也在加剧。因此,大众也更加缺乏耐心去阅读,以及缺乏深度的思考。在这个时代,媒体要做的应该更多是注重内容的质量,而不是仅仅追求快速报道消息。
谭辉老师称,网上的信息“雁过无痕”,但传统媒体,如报纸可以保留存根,是对信息一个很好的储存,也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但是现在的报纸也在缩减版面,公文化加剧,创新和深度却没有提升。因此,提升深度报道的质量,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讲座结束后,研修班的同学都表示,这种和专业新闻工作者面对面的机会十分难得,这次的融课堂是针对专业的新闻媒体工作者,自己听了之后收获良多。未来,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研修班同学会参加更多这样校外活动,面对面接触资深记者和编辑,离新闻更近一步。
学员心得》》
新闻研修班学员徐铭霞:
在这节以“什么样的新闻作品容易获奖”为主题的融课堂上,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我们需要敏锐地观察生活中的一切,有一双发现新闻的眼睛,积累一定的素材,去选取符合比赛主题的题材,做到心里有“数”,有信心写好。我想这些不止是新闻作品,在我们平时的写作练习中,同样适合。
新闻研修班学员顾一鸣:
今天的融课堂让我明白,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人,想要让自己的作品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获得更大的成就,在拥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的前提下,需要在政治素养、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作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而这些能力需要长期的实践。希望我们新采产业学院的同学们都能成为优秀的新闻人。
新闻研修班学员杨婉婷:
今天来到綦江区融媒体中心的融课堂进行学习学习,使我理解到,新闻作品的独特魅力不仅仅在于对细节的精准捕捉,更在于对信息的深度挖掘和独特解读。我们揭示出更多深层次的含义和价值,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报道。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深度,使得新闻作品具有了不可复制的性质。
新闻研修班学员周伟明:
今天我们跟随老师来到了綦江区的融媒体中心听了两位老前辈的讲座,对于我这个小白来说收获颇多。首先是邓红梅老师讲的《什么样的新闻作品容易获奖》对我来说收获最大,邓红梅前辈的ppt的内容丰富,使得我能够做的相关的笔记和了解相关的学识,对我今后学习有相当的帮助。其次是谭辉前辈虽然没有做ppt,讲的内容稍微枯燥。但是老前辈带来了多家地区的报刊,说了一些不足,老前辈的这种钻研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新闻研修班学员白彩霞:
在《融媒体时代更要注重新闻策划》课堂中,老师从报纸发展史讲到中国和其他国家,提到新闻报道我认识到融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策划是必须的,成功的报道策划能对采访和写作产生良好的作用,使受众更清晰地了解到新闻事件本身的起因、经过和纵深发展等,给受众留下更深刻印象,起到引导社会风尚的良好效果。
其实,新闻报道的策划是指在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础上,再进行有创意的操作,策划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利用新闻线索进行有效采访,政治敏锐性尤为重要,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都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策划的重点,找准新闻报道角度,必须走进群众,让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基层实际、贴近百姓生活。
《什么样的新闻作品容易获奖》这个话题,从几大方面具体讲解,也有重点讲的,其中提到题材我很赞同,不可替代性,养题积累,这两点我影响很深刻,关于获奖的评价和流程也很严谨。两位老师讲的都不错,但个人形式有点过于传统,希望下次可以有互动性或者视频,可以分层次的讲解,关于新闻,自媒体运营或者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
新闻研修班学员谭威:
通过邓老师的介绍,我发现我们离记者其实并不远,但也看出了记者的不容易,要做一个记者不仅仅要会抓住当前热点,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有时候可能会有很长的空档期,没有什么相关的热潮或热点事件发生,但我们却不能松懈,我觉得这是记者最难的地方,同时也是我们与记者的距离。
新闻研修班学员黄继英: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重庆新闻奖是重庆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邓红梅女士作为一位资深记者,在今天的宣讲中从哪些题材的作品更容易获新闻奖、怎样提高本土新闻作品获奖概率、怎样报送才易获奖三大方面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我们更直观的理解了什么样的新闻作品容易获奖这个问题。
新闻研修班学员文春燕:
本次讲座主要听了邓红梅老师对如何获得新闻奖的分享。整场讲座听下来,我对新闻最深的印象就是要新、要快,抓住细节,选好题材。在做新闻时要有敏锐的思维,找准时机,一击成功。在讲解中,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他们写得好或者出差错的例子,在举例中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一篇新闻最重要的不是文笔,而是写什么,抓什么题材。好的题材抓住热点、时机,对新闻非常重要。
新闻研修班学员段昱光:
在綦江融媒体中心的讲座中,我们了解到,优秀的新闻作品需要具备客观真实、独特有趣、语言生动、深度思考等特点,同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夸张和歪曲事实的情况。在新闻工作中,我们还需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同时要遵循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确保新闻作品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此外,新闻工作还需要注意个人形象和职业素养,如保持专业、客观、中立的态度,处理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等。总之,新闻工作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文:谭威
图:顾一鸣
发布者:郝树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4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