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期案例的受访者刘美琳,2023年9月,刚进入大学校门,还在军训期间就向老师提出了转专业的想法。经过一学期的考核,2024年新的一学期刚开学,她就如愿转入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重庆移通学院,“转专业”不是一个新鲜话题,然而很少有文字记录这些同学的真实想法。通过与刘美琳的沟通,再加上她把自述的内容整理成文字,能感受到00后的大学生由于受新媒体的影响,互联网对他们的职业规划影响颇深。
问:刘美琳同学吧,你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吧。
答:我叫刘美琳,目前是重庆移通大学大一的一名在读学生,大一上学期是英语专业,这学期转到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问:你大一上学期学英语,现在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什么想要转专业?
答:首先,在刚开始选专业的时候,因为不了解外国语言文学类这个专业,而糊里糊涂地来到了这个专业。在全面的系统的了解了这个专业之后,发现这个专业并不如我期望的那样,于是在刚开学时的军训,转专业的想法已经在我心里萌芽。然后,网络与新媒体这个专业是学校增添的新专业,非常新,跟上时代热潮,实用性技能性比较强,引起了我好奇和想象,也加剧了我对于英语专业的摇摆不定,毕竟我对于英语的兴趣没有那么强烈,况且英语这一专业的竞争压力很大,也很单调。
问:你还在军训期间没有正式上课,就想转专业了,在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你做了相关的调查了解吗?
答:是的。那个暑假,我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搜索到非常多关于英语发展瓶颈的内容。同时,我有个姐姐是会计专业的,她学习很厉害,也给了我一些建议,要顺应时代发展,可以尝试去学习新媒体相关的专业。
问:你转专业,与父母商量过没有呢?
答:聊过。他们说不懂这2个专业的区别,自己做好决定,那就全力支持。
问:看时间线,你还是花了一个学期,才转专业成功?具体说一下,你做了哪些努力?
答:是的。重庆移通学院转专业的考核很严格呢。在转专业前,我就开始独自打探各方面的消息,问辅导员,问有经验的学姐,在网上搜索一些信息,以确定转专业的可行性。在了解到一些有用信息后,我就不再顾虑,找到了辅导员,明确告诉她我的想法。然后,我就开始了解转专业的一些流程。转专业大致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平时表现,第二个是期末成绩。满足这两个条件之后,才是与新专业老师取得联系,开始沟通。本来之前我还在担心转专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时常担忧,但其实只要顺应正规程序,一切都来的很自然又轻松。转完专业后,我感觉自己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问:你还是学了一个学期的英语专业,有没有想过放弃转专业的念头,继续学习英语?
答:这个还是没有。我很坚定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已做好了前期的调查了解,知道往新媒体发展是我的职业规划目标。
问:你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才上一周的课,是否能跟的上班级的进度?
答: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吧,我现在利用课余时间在自己补课。目前我还是能跟得上进度。
问:现在分享一下,开始新专业后,接下来你的大学目标规划?
答:步入新的阶段之后,我对新媒体专业很好奇也很新鲜,课本的新知识让我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我怀有驱动性的兴趣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论知识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但由于大一上落下了一学期的课程,我课程的实际操作还是略显缓慢,但我并不因此灰心丧气,反而有着极大的信心相信自己,只要在多练习一下,一切都不成问题。虽然我已经转专业了,但我仍觉得还是要保持对英语的基础学习,所以我打算在锻炼新专业技能之外,还要考下英语四六级。
问:今天的对话,你多次谈到转专业是因为职业规划所需,可以谈谈你的想法吗?
答:现在是一个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风刮的很大,我既然选择了新媒体与网络这个专业,我就想凭借自己在大学中所学的专业从事自媒体。
问:要实现你的职业目标,思考过没有,从现在开始你所需要面对的挑战有哪些?
答:首先我觉得坚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凡事都要坚持下去才有结果不是吗,但也少有人能做到;然后我认为未来一定会经历许多挫折和打击,我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以及挑战失败;其次是专业上想要取得一种好的成就,这并不是我说,我想,就能拥有的,还是需要我自己去经历,去体会,再去取得。
总结
作为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的新老师,与学院学生一起开始零基础指导,是快速建立师生良好沟通关系的有效模式。通过对受访学生刘美琳和旁听学生李清米的点对点辅导分享,能明显感受到学生对这种简单易上手的一问一答模式的兴趣。尤其是在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已学习3个月的李清米,最开始写《我在书院读大学》找不到采访着手方向,也觉得写稿是挺难的事情,但这种零基础培训模式,她主动提出自己也把今天采访内容写一篇,当做人物写作训练。受访学生刘美琳,第一次参加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的指导课程,她坦言,学院的学习内容对她新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有相通之处,现阶段关于写作表达、媒体相关的内容,自己都很感兴趣。刘美琳觉得这种自己写自己的培训模式很新颖也不枯燥,听着自己的采访回答,还是能发现自己在逻辑表述上有待提高的地方,这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文:刘美琳
图:受访者提供
指导老师:罗影
发布者:罗影,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