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鑫宇:130页的策划书

常鑫宇:130页的策划书导读:

常鑫宇,女,2001年7月出生,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人,淬炼·国际商学院审计1901班(青藤书院)学生。常鑫宇是一个对商业竞赛完全不懂的“小白”,但她胆子大得惊人,竟然报名参加了全国大赛。在备赛中,面对一切压力和挑战,她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闯进了国赛的决赛。回顾这场耗时五个月的比赛和130多页的策划书,常鑫宇收获了宝贵的人生体悟:胆量和坚持!

 

2021年 10月 27日一大早,伴随着一阵“嘀嘀嘀……”的鸣叫,我的手机弹出了一个聊天窗口,是书院老师发送的关于2022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比赛的通知。也许是好奇心的驱使,我本能地点开了链接。那时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下子把我送上了一条“升级打怪”的竞赛道路。

 

选“葫芦”还是“蜂蜜”?

 

通知说,比赛需要选择中小微企业的产品作为策划对象,从前期的实地考察、市场分析、营销策略、推广模式等方面为这些品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目的。对于这些东西,那时的我基本是一问三不知。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究竟是谁给我的胆量和勇气,我竟然报了名!

常鑫宇:130页的策划书

我们的团队来自不同的专业班级,大家彼此并不熟悉。但有了比赛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倒也很快进入了沟通状态。

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项目选择。在“葫芦”和“蜂蜜”两个选项中,大家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眼瞅着其他队伍已经开始撰写策划书,而我们还在选项目的岔路口犹豫不决。看我们争论不休,指导老师点拨我们:“蜂蜜是市场上的常见商品,要做出不同来不容易,但‘葫芦’作为非遗文化的载体,大众对它的关注度并不高,这是一个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很容易出成绩。”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们团队一致投票通过了“葫芦”项目。常鑫宇:130页的策划书

项目一开始,我才发现,大家基本和我的情况差不多,都没有任何经验。我作为队长,只能硬着头皮去想办法。那些日子,我几乎每天都泡在比赛直播的回放和获奖项目的策划书之间,遇到不懂的就去问老师。就这样,策划书的框架一点点地组合起来。看着渐渐成型的方案,想想自己开始的“小白”状态,我不自觉地就产生了一种成就感,进而又有了一种责任感,无论如何,我都要把它做好!

 

一百多页的策划案

 

框架有了,下来就是往里填内容。我们的队员都在不同的专业和院系,时间很难凑到一起。眼看校内赛时间马上到了,我们决定每个人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完成相关内容的搜集整理和撰写。

尽管这个方案修修又补补,我还是觉得已经很完美了。但老师看后,却给了我们一堆红、黄色的标注。此时距离策划书上交的时间不到48小时了,看着百衲衣般几十页的方案,我一下子慌了神。我不甘心将这个问题颇多的策划书草草上交了事——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输在了起跑线上,于是,我决定熬夜修改。

常鑫宇:130页的策划书

那是我大学期间第一次熬夜工作,为了不影响舍友们休息,我来到了书院加班。我的身心全部沉浸在了方案之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敲完最后一个字,我长舒了一口气,伸了个懒腰,看看时间,已经是夜间3点57分。我最后检查了一遍,这才注意到,几十页的方案,已经扩充到了130页。事后想想这一百多页纸,我都心有余悸头皮发麻,不知道那个晚上我一个人是如何做出来的。

我将方案发送到比赛规定的邮箱,拿起手机,才发现有两条舍友发来的未读消息:“书院冷不冷,忙完早点休息!”“如果你今天晚上回来的话,就直接回来吧,给你留门了!”我心里一阵温暖。回过头,看着身边已经趴在桌子上熟睡的队员,想想还是不要再打扰舍友的休息,就窝在沙发上睡了一觉。

常鑫宇:130页的策划书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策划书评分的环节,我们竟然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由之进入了现场的答辩环节。这让我们惊喜不已,感觉付出总算没有白费。这份成绩是对我大胆尝试和不懈坚持的回报。哪怕专业不对口,哪怕对品牌策划没有任何经验,只要你敢尝试,能坚持,一样可以做好!

 

这是比了个啥赛啊?

 

这种收获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到了现场答辩准备阶段,入选的喜悦很快就被挫折取代——稿子背不下来、PPT设计无亮点、答辩无吸引力……我心情异常烦躁,时不时地产生放弃的想法。这时,我就用前期的坚持来为自己打气。心情沉下来,点子自然就冒出来。如何让方案获得大家的认可?也许我应该转变思路,如果我不把台下的大家当成评委,而是当成喜好不同的消费者怎么样呢?于是,我调整了答辩的方式,以“节目访谈”的创意方式进行项目品牌方案的呈现,将品牌亮点串联成采访段落,通过节目主持人、宝葫芦园区负责人、讲解员以及受众体验者等不同角色的扮演,对品牌进行分析与介绍,试图让评委老师主动探索这其中的奥秘。

常鑫宇:130页的策划书

常鑫宇:130页的策划书

结果,这种特殊的方式,吸引了很多同学的目光,也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和评委老师赞许的目光。当主持人现场公布校内赛一等奖是“河东宝葫芦文化创意园”品牌工作室时,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的尝试和坚持又成功了,我终于拿到了那张通往国家赛道的入场券!

常鑫宇:130页的策划书

迈入国赛,我们的压力更大了,因为要与来自全国244所院校的845支团队同台竞技,其中“双一流”“211”“985”院校30余所。我开始害怕,害怕满心期待一场空,拿不到好名次。比赛受疫情影响在线上进行,我们要将现场答辩方式录成视频。

常鑫宇:130页的策划书

与校内赛相隔了许久,队员们对答辩的内容都生疏了,稿子讲不下来,配合也频频出现纰漏。一次又一次的录制让我们都很疲惫,看着手机里十来个相同内容的视频,却没有一个令人满意,大家的情绪都很低落。有了足够的应对困难的经验,我告诉大家先静下心来,仔细看视频找问题,然后对症下药。

一点一点不急不躁地做下来,视频终于完成了。这让我们松了一口气,觉得备赛应该差不多了,但没想到,意外总是比准备多一点。比赛的当天,我突然觉得身体很不舒服,精神也有点恍惚,结果不仅忘记了通知大家统一白衬衣着装,比赛中又忘了锁门,结果一名队员的弟弟跑了进来。我们一边在线上进行比赛的答辩,一边通过一系列的小动作想方设法让他离开。我想,当时的场景在外人看来,一定会显得非常奇怪,不知我们在做什么。在回答评委老师提问时,我们虽然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但是由于现场的干扰弄得太过紧张,感觉自己的话都不是我们准备好的内容。

退出会议室的那一刻,我心想:完蛋了,这是比了一个啥赛呀!

 

退掉火车票以后

 

比赛结束去高铁站的路上,我没有心情欣赏窗外风景,只在手机上和指导老师聊心情的郁闷。老师一个劲儿安慰我“表现已经很好了”,但我始终认为这次的表现很差劲。

谁知道天意就是这么捉弄人,我就是那个踩着狗屎运的女孩。在高铁站的门口,我看到手机屏幕上显示来自北京的电话号码的时候,心里先是一愣,犹疑着接了起来——电话里传来一句:“你好,请问你是河东宝葫芦品牌策划工作室的队长常鑫宇吗?”听着这个声音,我心里突然有了一种惴惴不安。如果没有入围,应该不会打电话来,可我们的成绩怎么能够入围?

我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只简单地回复了一个“嗯”,电话那边又说:“首先,恭喜你们队伍进入了明天的总决赛,请问你们明天可以参加吗?”这句话在我听来就像一声巨雷,震得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我本能地小鸡啄米般点着头:“嗯嗯。”对方挂掉电话半天后,我还对着电话发愣。

常鑫宇:130页的策划书

现在想来,我之所以会这么吃惊,应该和我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有关。其实,我们前期的准备已经足够了,但我并没有自信,目光老盯着自己的不足。

我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指导老师,一句话没有说出口就哭。老师在那边着急地问:“鑫宇,你咋了?”我含糊地说:“姐,我们进了!”

退了火车票,我们重新回到赛场,养精蓄锐迎接总决赛。总决赛是由入围的845支队伍组成,分成了33个小组,我们最终获得了小组第一的成绩,获一等奖,由之晋级全国总决赛精英赛,并荣获特等奖。

常鑫宇:130页的策划书

常鑫宇:130页的策划书

常鑫宇:130页的策划书

整个比赛的历程,已经刻进了我的生命中,因为我在这个比赛过程中的收获,远远重于比赛的成绩。如果没有老师鼓励下的大胆尝试,如果没有一次次面对压力和困难的坚持,作为一个门外汉,怎么可能最终杀入全国总决赛?所以,谈到这次比赛,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理解了奋斗的意义。130多页中的每个字都是我坚持的结果,都是我杀入全国决赛的铺路石。我相信,从此后,有了这种一往无前的胆气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我都能一步步地战胜它们,走向成功。

发布者:欢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7419.html

(0)
欢欢的头像欢欢晋中信息学院
上一篇 2024年4月7日 17:08
下一篇 2024年4月8日 15:37

相关推荐

  • 杨涛:信院的班长与众不同

    导读: 杨涛,男,2001年8月出生,山西临汾人,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据2101班(无边书院)学生。从中学到大学,杨涛走过了10年的班长历程。对比中学,在信院的两年里,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体验,…

    2024年4月6日
    1180
  • 张佳仪:说相声的信院女生

    张佳仪,女,山西太原人,2002年11月出生,商务英语学院经贸英语2001班(白燕书院)学生。在信院,渴望优秀的张佳仪别出心裁,通过尝试表演相声克服了怯于在公众面前表达的弱点,这让她树立了自信。 早在…

    2024年3月18日
    1300
  • 牛菁诚:剪辑师养成记

    导读: 牛菁诚,男,2002年出生,山西太原人,艺术传媒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102班(无边书院)学生。在大学,牛菁诚完成了从狂傲不羁到沉稳老练的蜕变,在视频剪辑这条自选的赛道上,他用行动兑现了自己“…

    2024年3月4日
    3460
  • 阴旭燕:打不倒的小强

    导读: 阴旭燕,女,2003年4月出生,山西晋中人,晋中信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2101班(无边书院)学生。在信院的两年,阴旭燕通过演讲和写新闻,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她觉得,与专业知识学习…

    2024年4月7日
    1620
  • 宋源源:从85分开始起步

    导读: 宋源源,女,2005年9月出生,重庆开州人,艺术传媒学院2021级广播电视编导5班学生。大一的摄影课上,宋源源得到一个令她失望的分数,让她深受打击,也激发了她努力提升的动力。她利用学校丰富多彩…

    2024年1月26日
    1150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