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重庆移通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合川校区在南湖书院圆桌会议室举行本科高校素质教育调研活动经验交流会。此次交流会为在深化同学们对本科素质调研项目的理解,并为即将参与调研的同学提供调研经验。
交流会上,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在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他们围绕如何有效开启对话、精准选择调研目标人群、灵活调整调研区域以及自身从调研中的收获等多个维度展开讨论,共同打出了一套调研“组合拳”,以持续提升调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重庆移通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院长方刚表示,本科素质教育调研活动是学院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项目,学院将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创新和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实践交流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院也将继续加强与产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提升。
据了解,“本科高校素质教育研究”项目由重庆移通学院、泰山科技学院、晋中信息学院三所高校联合组织,将对全国多数本科高校的素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此次经验交流会为即将参与调研的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的实践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对调研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如何开启对话:说话拒绝官方化,寒暄打破距离感
- 问:面对陌生人群,怎样开场对话获取被调研人群的信任感?
刘渝环:在最开始搭讪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一些人反馈的肢体语言或者语气动作,进而和他聊一些针对性的话题。在对方放松警惕的时候就可以提出能不能帮我们小组课题作业填个调查问卷,填了之后我们可以给你送一把伞。以拉近距离感+赠送礼品的方式让他们填写问卷,在他们填写的同时也要在旁边看着,以免乱填导致问卷无效作废。
曾玉玲:我像跟自己朋友聊天的那种方式,直接走过去,语气亲切的跟他们讲,我们这里有一份调研活动,然后后续有个论文,我现在差几份数据,非常需要你的帮助,可不可以帮我完成一下。外加当时在下雨,我们的礼品是雨伞,刚好吸引了被调研人群的注意。
黄金华:我们首先要拉近我们与他之间的距离,说话亲切随和一些,比如说兄弟可不可以帮个忙,美女你停一下,打扰一下,可不可以帮一个忙之类的,他就大概率会帮你的。
欧啸宇:不要说我们是做本科素质调研的,他们会觉得比较抽象难懂,直接转身离开。说是为了完成课题作业,成功率会高很多。
陈燕:我们那个队有一个队友,他叫陈新宇。当时他看到同学就直接上去闲聊,问同学,你是来这吃午饭的吗?你是二师还是重邮的?非常的随和自然,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二、调研目标人群选择:不建议找情侣调研,着重注意寝室出行人员
- 问:哪些人群的调研成功率最高?
刘渝环: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小情侣,那种的话一般大多数都是女生会停下来听你说两句,但是男生一般大多数马上扯她走。所以尽量的话选择几个女生一起的,或者是几个男生一起的,再或者是单独那种都可以,不建议去找小情侣。
曾玉玲:我看到那种等车的,稍许停留的那种,我就会走过去跟他们讲。
黄金华:我们调研的时候尽量可以找那种一个人的,这样好沟通一点。上次我调研的时候,我专门针对一个人的调研人群,他一个人坐在那里看起来挺无聊的,那他肯定有时间填写你的问卷,你也很容易和他沟通。
欧啸宇:我是专门去找的那种两三个人或者四五个人一起的,因为那样调研一次就可以得到几份调查问卷。他们看到室友或者朋友来参加调研,心理也会放下警惕参与调研,这样可以加快调研的进度。
陈燕:当时在校门口有一个志愿团队在做活动,有大概20多个人,陈新宇就拉着我进校门,直接介绍我们是做本科素质调研的,也跟他们的领队和老师沟通,然后他们非常同意的就帮我们做调查问卷了。
三、调研区域灵活变动:遇到非开放式大学,将调研区域移至周边娱乐场所
- 在不能进入学校的情况下,怎样选择调研区域?
刘渝环:在校门口守着,或者在饭点的时候,去周边的餐饮店进行调研。中午的时候情况特别好,因为他们会去饭店吃饭,大家一般都是在玩手机,然后这个时候你过去跟他们讲,我们非常需要这一份数据来完成我们的论文的话,他们会非常乐意来帮助我们的。
曾玉玲:一般在出校门口的不远处,因为他们出校门的那个位置离轻轨站特别近,他们一般都是去赶车的,人流量就比较多。要分析调研一下当地的周边环境,不管是交通路线还是娱乐场所的多少,都是选择调研区域的关键点。
黄金华:我们要讲策略,比如奶茶店,咖啡厅、网吧,一般学生都是常客,可以多去走动。恰逢周末,学生比较贪睡,一般都是十一二点才出来吃饭,那个时候在校门口周边的面馆等餐饮店人都特别多,都可以让他们填问卷。
欧啸宇:我们在学校周边的一些餐饮店调研,就不一定只能聚焦在他们的校门口或者说学校里面。
陈燕:开始在校门口附近,但是没什么人。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发现车站对面有一个塔斯汀,然后陈新宇就说我们直接去塔斯汀里面,然后找里面的学生直接跟他们沟通。
四、自己的收获:突破自己结交朋友,锻炼胆量和沟通表达能力
- 参加调研后,有什么样的的收获或者感悟呢?
刘渝环: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朋友,其次就是在调研过程中,吸取一次次被拒绝后的经验,再次鼓足勇气去尝试。
曾玉玲:最大的收获的话,我觉得可能就是锻炼胆量,其实我胆量不是特别大,我有点点怯场,不太擅长于交流问题。当时看到我们团队的一些同学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然后我就觉得我也可以,自己鼓励一下自己。在这其中学到挺多的,不管是团队的一个合作方面,还是自我迈出了自己的那一步的感觉,都是非常有收获的。
黄金华:收获就是,因为我本身就有点内向,所以不熟的人我不是很愿意主动交涉。但通过这次调研,我交了些好朋友,和组员们都认识了,然后调研的地方也加了几个好友,我觉得我们学校这个活动组织得非常很好,我自己也突破了很多。
欧啸宇: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但在调研的过程中还是要大胆点一些。其实第一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然后去问陌生的人,跟他们交流还是比较紧张的,我多问几次之后感觉也就那样,还是可以,锻炼了胆量。
陈燕:体悟到我们应该不止局限于学校,还是应该多出去看一看,拓宽一下自己的视野,在调研过程中也是有很好的锻炼到自己的表达沟通能力和胆量。
文:张渝湘
图:罗影
指导老师:罗青
发布者:罗青,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