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晚上,在綦河书院创客交流空间,重庆移通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组织新采培训班成员开展了一场思维培训课。杨洛老师以《把故事讲得有味道》为题做分享,聚焦新闻写作中的“叙事思维”,深入探讨如何在表达中掌握详略有致、逻辑清晰、情感打动的叙事技巧。
“我们为什么写作?就是为了把一个普通的事件讲得让人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 杨洛老师从“叙事作为连接人和人、情感与事实的桥梁”切入,提出“没有故事的表达是苍白的;有故事但没重点的表达,是混乱的”。她强调,写作者应具备“内容选择的判断力”和“细节处理的匠心”,尤其是在人物报道和采访稿件中,如何提取有效信息、营造情境氛围,是讲好故事的关键所在。
课程特别设计了一项“关键词讲故事”的实战环节:同学们各自写下“人物、地点、事件”三个词条,打乱后随机抽签,并据此进行即兴叙述。抽到“流浪狗”“医院”“迷路”的黄继英同学,现场讲述了一只流浪狗阴差阳错闯入急诊室,最终被好心护士收养的温情故事;李佳晋同学则用“张新成”“茶馆”“梦境”三个关键词,编织出一场明星与小镇少年在梦中偶遇的奇幻经历,语言流畅,情节完整,赢得了阵阵掌声。
通过创设“虚实结合、真情表达”的现场演练环境,杨洛老师引导学生跳脱传统写作模板的束缚,学会如何“用细节推动情节,用情绪拉近距离”。她反复提醒:“每个好故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打动人的角度。你讲的不是事情的过程,而是人的情绪、动机和选择。”
讲座结束后,新采培训班成员李佳晋深有感触地表示:“以前总觉得写稿子要‘有信息量’,但现在明白了,信息只是骨架,叙事才是血肉。有温度的表达,才真正能够打动人。”(文:李玉莲)
发布者:杨洛,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9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