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分,对很多人而言,这个高考分数并不高,但对罗睿燊而言,这个分数,足以让他的妈妈周朝喜喜极而泣了——曾经被医生预言可能活不过18岁的他,在19岁这一年走进高考考场,顺利完成高考,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7月1日下午,綦江校区新闻采写产业学院一行来到綦江中学,见到了罗睿燊周朝喜母子,也倾听了母子二人相互扶持,一路走来的故事。罗睿燊曾经告诉妈妈,他的梦想是“就读重庆移通学院,学习文学类的专业。”选择移通学院的原因,除了学校的学风和风景吸引着他外,他更想继续陪伴妈妈身边。
来到母子俩在綦江中学居住的宿舍,不到30平方的宿舍里,书柜里却整整齐齐摆满了书。“我最近在看周国平的《何以滋养灵魂》,很喜欢看哲学类的书籍。”罗睿燊说,看书就像帮他打开了一扇世界的窗户,让他可以挣脱身体的束缚,走得更远。
为了让轮椅上的他看到更多风景,十几年来,母亲周朝喜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独自一人带着儿子走遍了近100个城市,自己也为了方便照顾儿子,从綦江登瀛小学的语文老师来到綦江中学任职,成为了一名后勤老师。多年来,她成为了儿子的“双腿”。虽然艰辛,但在母子俩相互扶持的过程中,却总有笑容相伴。343分中的每一分,都是这个坐在轮椅上的男孩,从疾病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中,抢夺而来。
母子俩的故事打动了跟随老师前来采访的新采学子们。在近日的慰问中,重庆移通学院常务副校长王永周曾代表学校告知母子俩,移通学院愿意让罗睿燊到学校借读,让他参加移通学子才能参加的课程和特色部门和社团活动,并提供标间住宿,免学费和住宿费,还为他的妈妈提供学校岗位薪酬待遇,方便妈妈照顾他。一想到两个月后,自己就能和其他新生一样,走进大学的大门,睿燊就忍不住展开笑容。
“睿燊,你喜欢写作吗?”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的郝树静老师说,“我们新闻采写产业学院是一个可以教你写作,培养你思维能力的平台,我们特别希望,你来到移通借读后,也可以加入新采,参加我们的课程,提升你的写作能力,把你生活中的点滴,和你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文字记录下来。”
考虑到睿燊喜欢文学,喜欢阅读,郝老师建议,他可以把自己读过的书籍,以读后感的形式,融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形成文章,发表在“我在书院读大学”学院公众号上,这些都让母子俩欣喜不已。当问到进入移通学院大门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罗睿燊说:“我想,应该是在图书馆呆一整天,看自己喜欢的书,还有就是,加入新采。”看到今天跟着老师一起来采访的新采的学姐们,罗睿燊说,他很喜欢老师描述的新采的教学环境,看到今天来看他的新采的学姐们也很开心,也希望来到学校后,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睿燊,老师给你布置一个作业,你把你对大学畅想,写成一篇文章,然后发给老师,这个暑假作业你能完成吗?”面对郝老师提出的暑假作业,他点了点头:“我就把这个当做老师给我的加入学院的‘笔试挑战’,我一定会通过的!”
采访结束后,罗睿燊主动让妈妈拿出自己的手机,加了老师们和前来采访同学们的微信好友。他说,希望开学后,能在移通学院再次见到大家。
看着新采的老师和学姐们离去的背影,罗瑞燊坐在轮椅上,不停挥舞着手臂。同学们转头说:“睿燊,开学后新采见!”他点点头,露出微笑。对未来,他有了新的期待。
文:张盈
图:黄继英
人物心语:
(本文是采访对象罗睿燊的作品,他将这篇文章当做自己加入新采的笔试作品,文字经调整略有删改)
罗睿燊:梦想花开的地方
很多人说,我能参加高考获得343分是一个奇迹。不过,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奇迹, 而是我和妈妈共同创造的奇迹。
回顾从前,我想,正是我爱上学习的那一刻,命运的齿轮就已经开始悄然转动。
年幼的我接连被查出两种罕见病,祸不单行。那段日子,我妈妈的生活是灰暗的,他带着我四处寻医,每天以泪洗面。直到母亲觉察到我的恐惧,她便立下带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扩展人生厚度”的志向。
十余年来,妈妈带我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近100个城市都留下我们的足迹。每逢寒暑假,我们不断奔波在旅途上,和不同的人交流沟通,慢慢的,我走出了年幼的封闭,开始察觉到自我意识的重要性。旅程中不同的风景,也为我充满病痛的生活带来一丝光亮,梦想的种子便在我的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此后,我对知识的渴求更加的热烈。文字就像一个神奇的交通工具,带领我领略不一样的精神世界,无事的时候,我总喜欢看看书,我喜欢通过文学来理解这个世界。有些文字对我来说很生涩,但从未浇灭过我对知识的渴求。每天,我都会坚持阅读,尝试去理解文学的神奇。
我记得王恒绩老师在《疯娘》中对母爱的诠释:他母亲告诉过他,婴儿时他发过高烧,她前去探望,无意走进产房,发现医生正在进行强制引产,不顾产妇哀求。她便带着孩子逃离,很长一段时间不敢见医生。我不由地想起,有一次我妈妈问我:“如果时间能到会到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你知道自己有先天缺陷,你还会不会来这个世界?”我毫不犹豫的表示,我一定会来。19年,我一路和妈妈扶持走来,在她的帮助下,我看到了这个广阔的世界,有各种各样新奇等着我去探索,像一个游乐场一样。我感谢我的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从没有后悔过。
书籍是人们的的庇护所,翻看每一本我喜欢的书籍时,我也希望能像那些作家一样,用文字记录我的灵感,记录我对生活的思考,我想尝试这种体验,在写作中遗忘我的病痛。
我很向往大学生活,在我心中,大学是一个博学、包容又自由的桃花源。我和妈妈一直都住在校园,这里的眼神都是友善的,没有歧视和偏见,冷漠被热情融化,急躁被消解,学生礼貌而谦逊,老师们博学而包容。各种性格、各种面容、各种方言在这里汇聚,组成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相信,对于我这种身体情况的进入大学,也能够像其他学子一样,收获友情,收获知识,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我想在沉浸在大学中,全心投入学术、社团活动;学习为人处事,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探索自己的人生目标,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学就像一座小城,我们就是小城里的居民,不断的劳动,在知识的田野中种植出一片收获。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生活一定充斥着快乐感和满足感。
今天,我很开心能结识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的大二学姐们,还和郝树静老师畅谈了一番,也感谢杜公英老师为我们拍摄了视频。如果以后我能够在移通学院借读,我一定会加入他们,加入新采,一起追求对文学和文字的热爱。我相信,相信无数个给予我帮助的你们,也能够与我一起创造更多可能,将奇迹之花开遍原野。
发布者:郝树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7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