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罗睿燊周朝喜母子—— 他说,进入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入新采  

343分,对很多人而言,这个高考分数并不高,但对罗睿燊而言,这个分数,足以让他的妈妈周朝喜喜极而泣了——曾经被医生预言可能活不过18岁的他,在19岁这一年走进高考考场,顺利完成高考,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7月1日下午,綦江校区新闻采写产业学院一行来到綦江中学,见到了罗睿燊周朝喜母子,也倾听了母子二人相互扶持,一路走来的故事。罗睿燊曾经告诉妈妈,他的梦想是“就读重庆移通学院,学习文学类的专业。”选择移通学院的原因,除了学校的学风和风景吸引着他外,他更想继续陪伴妈妈身边。

专访罗睿燊周朝喜母子—— 他说,进入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入新采   

来到母子俩在綦江中学居住的宿舍,不到30平方的宿舍里,书柜里却整整齐齐摆满了书。“我最近在看周国平的《何以滋养灵魂》,很喜欢看哲学类的书籍。”罗睿燊说,看书就像帮他打开了一扇世界的窗户,让他可以挣脱身体的束缚,走得更远。

为了让轮椅上的他看到更多风景,十几年来,母亲周朝喜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独自一人带着儿子走遍了近100个城市,自己也为了方便照顾儿子,从綦江登瀛小学的语文老师来到綦江中学任职,成为了一名后勤老师。多年来,她成为了儿子的“双腿”。虽然艰辛,但在母子俩相互扶持的过程中,却总有笑容相伴。343分中的每一分,都是这个坐在轮椅上的男孩,从疾病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中,抢夺而来。

专访罗睿燊周朝喜母子—— 他说,进入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入新采   

母子俩的故事打动了跟随老师前来采访的新采学子们。在近日的慰问中,重庆移通学院常务副校长王永周曾代表学校告知母子俩,移通学院愿意让罗睿燊到学校借读,让他参加移通学子才能参加的课程和特色部门和社团活动,并提供标间住宿,免学费和住宿费,还为他的妈妈提供学校岗位薪酬待遇,方便妈妈照顾他。一想到两个月后,自己就能和其他新生一样,走进大学的大门,睿燊就忍不住展开笑容。

“睿燊,你喜欢写作吗?”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的郝树静老师说,“我们新闻采写产业学院是一个可以教你写作,培养你思维能力的平台,我们特别希望,你来到移通借读后,也可以加入新采,参加我们的课程,提升你的写作能力,把你生活中的点滴,和你对生活的感悟,通过文字记录下来。”

考虑到睿燊喜欢文学,喜欢阅读,郝老师建议,他可以把自己读过的书籍,以读后感的形式,融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形成文章,发表在“我在书院读大学”学院公众号上,这些都让母子俩欣喜不已。当问到进入移通学院大门后,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罗睿燊说:“我想,应该是在图书馆呆一整天,看自己喜欢的书,还有就是,加入新采。”看到今天跟着老师一起来采访的新采的学姐们,罗睿燊说,他很喜欢老师描述的新采的教学环境,看到今天来看他的新采的学姐们也很开心,也希望来到学校后,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睿燊,老师给你布置一个作业,你把你对大学畅想,写成一篇文章,然后发给老师,这个暑假作业你能完成吗?”面对郝老师提出的暑假作业,他点了点头:“我就把这个当做老师给我的加入学院的‘笔试挑战’,我一定会通过的!”

采访结束后,罗睿燊主动让妈妈拿出自己的手机,加了老师们和前来采访同学们的微信好友。他说,希望开学后,能在移通学院再次见到大家。

专访罗睿燊周朝喜母子—— 他说,进入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入新采   

看着新采的老师和学姐们离去的背影,罗瑞燊坐在轮椅上,不停挥舞着手臂。同学们转头说:“睿燊,开学后新采见!”他点点头,露出微笑。对未来,他有了新的期待。

 

文:张盈

图:黄继英

人物心语:

(本文是采访对象罗睿燊的作品,他将这篇文章当做自己加入新采的笔试作品,文字经调整略有删改)

 

罗睿燊:梦想花开的地方

 

很多人说,我能参加高考获得343分是一个奇迹。不过,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奇迹, 而是我和妈妈共同创造的奇迹。

回顾从前,我想,正是我爱上学习的那一刻,命运的齿轮就已经开始悄然转动。

年幼的我接连被查出两种罕见病,祸不单行。那段日子,我妈妈的生活是灰暗的,他带着我四处寻医,每天以泪洗面。直到母亲觉察到我的恐惧,她便立下带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扩展人生厚度”的志向。

十余年来,妈妈带我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近100个城市都留下我们的足迹。每逢寒暑假,我们不断奔波在旅途上,和不同的人交流沟通,慢慢的,我走出了年幼的封闭,开始察觉到自我意识的重要性。旅程中不同的风景,也为我充满病痛的生活带来一丝光亮,梦想的种子便在我的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此后,我对知识的渴求更加的热烈。文字就像一个神奇的交通工具,带领我领略不一样的精神世界,无事的时候,我总喜欢看看书,我喜欢通过文学来理解这个世界。有些文字对我来说很生涩,但从未浇灭过我对知识的渴求。每天,我都会坚持阅读,尝试去理解文学的神奇。

我记得王恒绩老师在《疯娘》中对母爱的诠释:他母亲告诉过他,婴儿时他发过高烧,她前去探望,无意走进产房,发现医生正在进行强制引产,不顾产妇哀求。她便带着孩子逃离,很长一段时间不敢见医生。我不由地想起,有一次我妈妈问我:“如果时间能到会到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你知道自己有先天缺陷,你还会不会来这个世界?”我毫不犹豫的表示,我一定会来。19年,我一路和妈妈扶持走来,在她的帮助下,我看到了这个广阔的世界,有各种各样新奇等着我去探索,像一个游乐场一样。我感谢我的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从没有后悔过。

书籍是人们的的庇护所,翻看每一本我喜欢的书籍时,我也希望能像那些作家一样,用文字记录我的灵感,记录我对生活的思考,我想尝试这种体验,在写作中遗忘我的病痛。

我很向往大学生活,在我心中,大学是一个博学、包容又自由的桃花源。我和妈妈一直都住在校园,这里的眼神都是友善的,没有歧视和偏见,冷漠被热情融化,急躁被消解,学生礼貌而谦逊,老师们博学而包容。各种性格、各种面容、各种方言在这里汇聚,组成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相信,对于我这种身体情况的进入大学,也能够像其他学子一样,收获友情,收获知识,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我想在沉浸在大学中,全心投入学术、社团活动;学习为人处事,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探索自己的人生目标,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学就像一座小城,我们就是小城里的居民,不断的劳动,在知识的田野中种植出一片收获。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生活一定充斥着快乐感和满足感。

今天,我很开心能结识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的大二学姐们,还和郝树静老师畅谈了一番,也感谢杜公英老师为我们拍摄了视频。如果以后我能够在移通学院借读,我一定会加入他们,加入新采,一起追求对文学和文字的热爱。我相信,相信无数个给予我帮助的你们,也能够与我一起创造更多可能,将奇迹之花开遍原野。

发布者:郝树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7863.html

(2)
郝树静的头像郝树静
上一篇 2024年6月29日 20:52
下一篇 2024年7月3日 13:03

相关推荐

  • 人物专访(1)重庆新采研修班学员陈彤专访00后音乐人王靖雯

    编者按: 重庆移通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研修班学员陈彤作为特约记者,参与“商界集团”对00后原创音乐人——王靖雯进行专访,撰稿《音乐人王靖雯|大概是因为你的到来,从一人一吉到千人巡演》刊发于“商界青年”官网。
    这是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的学员们追逐梦想的又一次社会实践,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正如陈彤在文中所说:“追梦的路上或许充满质疑、或许荆棘密布、或许踽踽独行……可这不正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吗?年轻而热烈的心跳,纯粹而固执的勇敢,让每个逐梦的人都发着光。”
    商界青年
    http://m.kanshangjie.com/Special/Show?id=3039

    2023年8月14日
    4541
  • 新采学院举行《我在书院读大学》和《商道故事》改稿会

    5月22日,集团新闻采写版块负责人孙善清带领《我在书院读大学》和《商道故事》项目编辑部主任李孟和张伟与重庆移通綦江校区的新采学院老师进行了改稿会。 首先,讨论了《我在书院读大学》项目的改稿情况,该项目…

    2024年5月23日
    4020
  • 零基础训练:印象深刻的事

    受访对象:李欣阳,太古科幻学院学生 采访日期:3月20日 指导教师:姜蔚 主题:印象深刻的事   一、部分访谈实录 李欣阳:之前参加了一个我们老师的讲座,他的讲座叫有线游戏无线游戏,然后我觉…

    信息速递 2024年4月1日
    2850
  • 一路向“黔”!本科高校素质教育“千人调查团”贵阳行圆满收官

    9月26日-29日,为落实“本科高校素质教育研究”项目,深入了解并评估全国本科高校的素质教育实施情况,重庆移通学院合川校区调研团师生一行38人分别前往贵州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理工学…

    2024年10月3日
    2640
  • 新闻时评:李子柒”归去来兮”,传统文化之美才是顶流

    11月12日下午,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停更三年来的第一个作品,正式回归大众视野。视频发布后,短短半个小时,就陆续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榜,随后李子柒又发布第二个作品,接连两个视频上线,热…

    信息速递 2024年12月2日
    870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