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景:“垃圾读者”圆梦记

戴景:“垃圾读者”圆梦记

导读:

戴景,女,2002年12月生,江苏泰兴人,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101班(杏花书院)学生。喜欢网络小说的戴景,通过学校创意写作的学习,从“垃圾读者”转变为“创意作者”,经历了一条独特的成长之路。

2021年9月,我怀着巨大憧憬踏进了“六扇门”,不为别的,就为了能无拘无束地看小说。

“垃圾小说”与“垃圾读者”

       刚进信院,我就收获了一份惊喜——这里竟然有创意写作学院,还有小说工坊。在工坊里,我跟着作家徐清松老师,打开了一扇通往小说世界的大门。

戴景:“垃圾读者”圆梦记

第一节课,徐老师问大家爱看什么类型的小说,我本能地就想接茬答网络小说。但刚张嘴我就犹豫了,高中时喜欢网络小说被批的那一幕就涌上了心头。  中学时,我特别喜欢看网文,什么玄幻类、校园类、科幻类、言情霸总……我可是一个没落下。记得有一次上课,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而我则在台下沉浸在作家“唐家三少”构建的玄幻世界不能自拔。书中的情节进行到正反派关乎存亡的一场激烈战斗,我读得津津有味,正在替枪林剑雨中的主人公捏一把汗,全然没有察觉班里突然安静了下来,真实的“危险”已经来到我身后——老师一把将小说抽走,“唰”地撕成两半,一个完美的抛物线,主人公就从战场进了教室的垃圾桶。在老师眼里,那可是一本实实在在误人子弟的“垃圾小说”。从那以后,我也成了老师眼里的“垃圾读者”。

我担心大家会瞧不起网络小说,觉得是低俗的垃圾,所以,面对徐老师的问题,我就点卯似的说了一堆中外名著。

其实,对名著,我也并不排斥。高中三年,高考就是指挥棒,大棒挥舞之下我也“被迫”看了不少严肃文学。当时没什么感触,只觉读得昏昏欲睡,可随着阅历的提升,我也开始对很多文章产生共鸣。比如高一时初读余华的《活着》,看到主人公身边的亲人接二连三地离他而去,我想的是“太夸张了,哪有人的命这么衰?作者这不就是为了苦难而写苦难嘛。”但后来看到的一些社会新闻让我转变了看法,真正明白了艺术来源于现实,而现实却往往比艺术更加残酷。反而那些初读很“爽”的网络小说,看完了就忘了,没有哪本能够再现于脑海。我明白了有些故事带给我的只是一时情绪上的宣泄,而有的却能直击灵魂。

戴景:“垃圾读者”圆梦记

网络小说和其他类型的小说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真的有实际意义上的好与坏吗?高中的我无暇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我特别期待地想知道,徐老师是不是也认为网络小说是“垃圾小说”。

徐老师并没有一概而论,他说:“评价一个作品的好坏不能看它是不是“网文”,而要看它写得好不好,有些优秀的网络小说之所以能够被很多人喜爱,一定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可能是构思精巧,也可能是词句优美,亦或是主题深刻。”

这节课让我兴奋异常,曾经钟爱网络小说而感到“羞耻”,曾经的“异类感”开始消失,甚至还生出了想要尝试创作的念头!

满是名言的第一篇小说

       在学习写作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只有阅读量上去,明白了好文章的模样,自己才能写出好作品。于是,老师推荐的《中篇小说选刊》就成为了我的第一叶扁舟。其中,苏二花的《离歌》让我明白战争的残酷,尹学芸的《鬼指根》让我明白人性的复杂……随着阅读量逐渐增多,我慢慢明白,文学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过度沉浸于网文,就会失去感受其他小说的时间。

徐老师说,阅读不是拿起一本书翻开读了个故事这么简单,他给我们展示了自己的笔记。有的是将生动形象的描写语句勾画出来,有的是在段落旁写上自己的感悟,灵感涌现时他还会迅速拿出本子记录。我也学着用这种方法读完了整本《中篇小说选刊》。这种反复阅读和记录的方法使我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动机,也对文章整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戴景:“垃圾读者”圆梦记

有了基础,我手痒难捱,自己也想创作一篇。我以疫情期间上海医生被网暴的事件为灵感来源,创作了我的第一篇小说——《乌合之众》。题目的灵感则来源于同名传播学著作。在创作时,我自作聪明地将其中的理论借由我主人公的嘴说了出来,想要作品看起来更有“格调”。但一位同学读了之后却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你这句话引用得太生硬了,现实生活中谁会一张口就是一句名言呢?”

这实实在在地把我问到了,是呀,现实中谁会天天把名言挂在嘴上呢?许多小说之所以能够让人回味无穷,是因为它贴近了真实的生活,引发了读者的共鸣,而我装腔作势的“掉书袋”显然偏离了这条原则。

明白了这一点,我便把这些生硬的话一句不留地删去了,用更生活化的方式借由旁白说出来。改完之后,同学们反映文章更贴近生活了,也开始能够与文中主人公产生共鸣了。

《我在书院读大学》的挑战

       从读者转变到作者后,似乎明白了些写作奥秘的我,也想体验一下其他类型作品的写作。一次,我看到学校官方公众号转发了一篇《我在书院读大学》的人物通讯报道。故事里的主人公热爱音乐,参加各种音乐比赛,还登上了星光大道的舞台,我触动很大。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得到了一次采访的机会。采访完回到宿舍,我趁热打铁写出了稿子。当时我自信满满,在作家班都待了半年了,写这种千把字的“豆腐块”还不是手到擒来吗?

然而我高兴得太早了,编审意见像一盆凉水,兜头泼来——老师认为我的“文艺”的风格不符合题材要求。我云里雾里的,并没有细想,继续执拗地根据自己的思路继续修改,但前前后后改了两星期还是不行。

被采访的同学问我:“稿子怎么样了?”我有些惭愧地说:“没整理好……”

“你早说啊!有个老师还问我了,早知道就找那个老师重新写一下……”

我既内疚又自责,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久,那位同学的文章就在公众号上发表了,发布的稿件跟我的写作思路完全不一样。我心里五味杂陈。那段时间,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在作家班上课时我也郁郁寡欢,不再像平时一样举手发言,甚至开始自我怀疑。

徐老师看出了不对劲儿,听完我的困惑之后,他耐心地说到:“写文章的技巧手法要因题材而异,不能妄想学会了一个公式就套对所有的题型,也不能所有类型的文章都只用一种写作思路。”老师建议我多读读以往公众号以往发表的文章,认真体味其中的行文方式。

我开始反省自己当初的心态——自认为学了半年,就可以轻松驾驭所有的题材,所以忘记了老师最初教我的阅读为先。

戴景:“垃圾读者”圆梦记

成功的“繁漪”

       我开始了认真阅读,并且按照老师教的,一边读一边做笔记,尝试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文章中所运用的一些心理、细节描写。仔细研读了十几篇之后,我逐渐认识到“我在书院读大学”的稿件本质上就是“讲故事”,它不需要繁杂的写作技巧,需要的是挖掘人物的独特性和闪光点,然后细细地还原人物心理活动,突出人物的成长与改变。要时刻注意要将真实性和可读性结合起来,只有华丽的辞藻是无法吸引读者的。

认识到这一点,我犹如武侠小说中的高手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我开始期待下一次的采访,我觉得,下一次一定能写好!

第二次采访的是一位话剧团的学姐,她即将饰演著名话剧《雷雨》中的角色——繁漪。这是一个性格很复杂的角色,饰演难度很大,学姐在多次排练之后仍未达到满意的效果。但她没有放弃,通过不断地复盘来反思自己的问题。为了感受角色在减肥后暴饮暴食的状态,她将自己整整饿了一天,最终在努力下真正成为了“繁漪”。

学姐的经历给了我启发,写稿时我也像她一样,把自己当成主人公,思考她在失败时经历了怎样的心理过程。

初稿写完后,我给几位舍友读了一遍又一遍,让她们提出意见,比如哪儿的转变太过突然,哪儿的心理描写失真了,随后我再一遍遍修改,这次,我不再沉迷于“自我欣赏”,也不再堆砌华丽辞藻,而是抓住采访者的闪光点努力挖掘细节,力求通俗易懂地把真实的故事讲精彩。事实证明,这回的思路是对的,稿件成功在公众号上发布了。

戴景:“垃圾读者”圆梦记

从沉迷于网络小说到阅读严肃文学,从写小说再到尝试写人物通讯,我一边迷茫,一边在鼓足勇气。其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人要敢于面对真实的自我,承认认知的狭隘和能力的不足,知耻而后勇去接受新事物、尝试新领域,这样才能让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

发布者:欢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6043.html

(0)
欢欢的头像欢欢晋中信息学院
上一篇 2024年2月29日 21:31
下一篇 2024年3月2日 11:26

相关推荐

  • 冯晓霄:墨香青春

    导读 冯晓霄,女,2002年2月出生,山西阳泉人,商务英语学院2004班(无边书院)学生。从没有任何写作经验,到最终成为一个新闻采写的“达人”,冯晓霄在大学里完成了自我的全面成长。 高考后选择志愿时,…

    2024年3月16日
    2830
  • 杨涛:信院的班长与众不同

    导读: 杨涛,男,2001年8月出生,山西临汾人,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据2101班(无边书院)学生。从中学到大学,杨涛走过了10年的班长历程。对比中学,在信院的两年里,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体验,…

    2024年4月6日
    1180
  • 孔繁伟:登山的泥鳅

    孔繁伟,男,2000年1月出生,山东东营人,2019级电子商务(本)19-1班学生。作为一条“老泥鳅”,被泰科捞起来后,坐火车时跟同行乘客聊天,买水果时跟阿姨聊家常,在学校参加辩论赛,逼迫着自己变得越来越外向。

    2023年11月30日
    2600
  • 常鑫宇:130页的策划书

    导读: 常鑫宇,女,2001年7月出生,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人,淬炼·国际商学院审计1901班(青藤书院)学生。常鑫宇是一个对商业竞赛完全不懂的“小白”,但她胆子大得惊人,竟然报名参加了全国大赛。在备赛…

    2024年4月8日
    1670
  • 张朝钦:“莽张飞”的大赛之路

    导读:        张朝钦,男,2002年8月出生,山西平遥人,远景学院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2105班(毣谷书院)大三学生。在信院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带着创业梦想打比赛,从校赛、省赛,再到国…

    2024年3月9日
    1800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