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煜洋:我就要“高调”

裴煜洋:就要高调

裴煜洋:我就要“高调”

导读:

裴煜洋,女, 2002年4月出生,山西长治人,商务英语学院英语专业2004班学生。中学因为爱表现自己的才艺而被大家议论,她渴望寻找一所开放包容的大学。在信院,她参加了大学生艺术团,参与了一系列的节目排演。通过这些活动,她终于找到了这样的大学。

我从小就学习了些才艺,又从不介意当众展示,因而就显得有些“社牛”。在中学时,总有一些同学在背后议论,说我太高调。那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选一个开放包容的大学。

高考后的那个夏天,骄阳似火,热浪阵阵,窗外聒噪的蝉鸣扰得我心烦意乱。志愿表成功提交的瞬间,我也陷入了对未来的迷茫,大学就像一个盲盒,我不知道打开后,能不能如我所愿。

裴煜洋:我就要“高调”

一进入信院大门,我就开始研究能够培养学生才艺的组织。一位学姐听了我的情况,推荐我去参加大学生艺术团的选拔,并说那里一定能够实现心中所想。我将信将疑地报了名,没想到还真入了选。我一下子觉得这个刚刚打开的“盲盒”有点意思了。

入团一周迎来了新人见面会。出于社牛的本能,我打算上前与大家热情地打招呼。可中学时遭受的议论又让我心存疑惧:如果这次再主动的话,大家会不会觉得我太爱出风头了?万一重蹈高中的覆辙怎么办?

可我没想到,这里竟然是e人(“e人”指外向性格,编者注)的专场,三十多位小伙伴落落大方地作自我介绍,大家展示特长与才艺时也毫不怯场!天哪,这不正是我向往的交友氛围吗?我一下子兴奋起来,有点地下党找到组织的感觉。

裴煜洋:我就要“高调”

活动的尾声,学姐宣布了一个爆炸性消息,音乐剧《妈妈咪呀》在一个月之后就要进行专场表演,而我们这些新人都要参演这部剧!

听到这个消息,我一下子慌了神:音乐剧是什么我都不知道,这可怎么登台?看到大家和我一样一脸的担忧,学姐又解释,艺术团会给大家安排声乐、形体、台词的训练课,每门课都有专业指导老师,团里的前辈们也都有丰富的演出经验,到时候会帮助各位萌新。

尽管有些忐忑,但止不住的兴奋也随之而来。我感觉这个校园里,阳光明媚,天高气爽,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都跳动着鲜活的色彩。我和团里的小伙伴聚在一起背台词、学表演。

裴煜洋:我就要“高调”

台词课上,老师先带着我们分析角色特征,再讲解人物对白的情绪,然后给我们做示范,让我们自己一起来练习。这不就是有感情地读课文嘛,简单!于是在轮到我时,我信心满满地站了起来,可还没等老师点评,我就卡住了——这“啊、呢、呀”语气词,还有“嘻嘻、哈哈”这可怎么读?我努力地想要声情并茂,结果却成了非常做作的译制腔,一点都不自然,正常人根本就不会那样说话和笑。听完大家的建议,我自己都尴尬得恨不能用脚趾抠地——明明我已经很努力了,怎么会这样呢?

老师给我辅导说,说台词时气息要稳,音量要大,口腔要打开,情绪要饱满,还得尽量想着日常的语气,尽力做到自然地表现,而不是刻意地表演。于是我主动问老师要了这部剧的影视资料,回到宿舍之后仔细研读,对我饰演的角色进行全方位了解。除此之外,我还模仿视频资料一段段地学习,看专业演员是怎样在舞台上自然地对话和发笑。那段日子,我开始留心观察同学们平时的说话语气,趁训练室没人的时候偷偷加练,将自己的台词录音和演员原声进行对比,不断进行调整,力求将台词表现得自然有活力。

裴煜洋:我就要“高调”

一天训练时,一位同学忽然对老师说:“我觉得裴煜洋很适合这个角色!”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努力被肯定的欣喜。更重要的是,原来“表现”在这里不是坏事,而是值得被大家夸赞的优点!后来我发现,在信院里,没有人会因为“表现”而受到非议,反而人人都喜欢表现得好的伙伴!那一刻,我尘封已久的心就像被掀开了一角,温暖的阳光又撒了进去,展现自我的渴望就像一株小嫩芽,小心翼翼地在角落里“复活”了。

好不容易翻过了台词这座大山,我却发现,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与搭档对戏时,他情感充沛、肢体协调,与角色结合得浑然天成。我不甘落后,可演出来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老师说我信念感不够强,得认为自己就是角色才行。可我饰演的角色唐娜是个中年女性,且跟三位男角色们早已熟识,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而我只是个刚上大一的学生,根本没有类似的经历,况且我和搭档男同学才认识几天,话都没说过两句,要演出那种五味杂陈的感觉,这怎么可能!

但剧情是不容修改的,好在我的搭档都是专业素质过硬的团员,我主动找到他们讨论和学习,大家对角色逐一剖析。几次讨论过后,我们渐渐熟识起来。随着时间过去,离演出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已经没有什么时间留给我们“培养感情”了。我不得不硬着头皮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忘记学生身份,想象自己就是唐娜本人。

好在搭档也很给力,他们的语气既真实又自然,好像我们就是久别重逢的老友。渐渐地,我沉浸在剧情中,周遭一切的声响和目光好像都消失了。我不再想着这句之后的下一句是什么,伸完手之后该接什么动作,所有的台词和动作都好像成了下意识的反应。

裴煜洋:我就要“高调”

训练时,我让团里的小伙伴们帮我摄像,以便于我晚上回到寝室后复盘。我发现想要表现得好,扭扭捏捏畏手畏脚是绝对不行的,自己一旦胆怯了,表演效果马上就会弱一截,甚至会接不住对手的戏。基于此,我索性大声地唱,放开了演。看着视频里丢掉包袱的自己,神采飞扬,表现力十足,一种熟悉感从心底油然而生,这不正是高中前那个勇敢的我吗?

一个月后我站上了乌马河剧院的舞台,灯光、音效、服装、道具每一项都让我身临其境,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就是唐娜,我真实地感知着她所有的喜怒哀乐。音乐渐隐掌声雷动,一切都结束了,可我却久久不能从剧情中抽离。这一个月以来,我对唐娜这个角色从陌生到熟悉,她的一言一行已经融进了我的生活,她仿佛不再是一个虚拟角色,而是一位我认识了多年的挚友,而今日就是我对她的欢送仪式。

裴煜洋:我就要“高调”

走下舞台的那一刻,我意识到,借助唐娜,我已将过去放下,与岁月和解,唐娜乐观豁达的精神驱散了我心里的阴霾,高中的经历再也不会成为我前进的枷锁。

作为学生来说,我的人生经历是简单的,酸甜苦辣也都来得直白,但舞台角色们的经历却丰富多彩。感谢信院的大学生艺术团,让我以这样的方式体会到人生百味。更重要的是,我曾经因为高中的阴影而怯于展现自己,是这个集体用一次又一次地训练和表演治愈了我,让我知道有才艺就该好好打磨,展现自己不是过错。

现在,当我站在大四的末尾追忆往事,我好想回到那个闷热的夏天,告诉电脑屏幕前彷徨的自己:“别担心,你的选择很正确。与信院相遇后的一千多个日夜,她不曾让你失望!”

裴煜洋:我就要“高调”

发布者:欢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6371.html

(0)
欢欢的头像欢欢晋中信息学院
上一篇 2024年3月9日 16:02
下一篇 2024年3月10日 11:35

相关推荐

  • 姚林岱:折腾的青春

    导读: 姚林岱,男,1993年出生,山西运城人,晋中信息学院经济管理系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12班毕业生,山东大学经济学硕士,现在个人创业。组织活动问题多多,4次考研不成功,举办公司倒闭……在…

    2024年3月23日
    3600
  • 邵一鹏:“二皮脸”是怎样练成的

    导读: 邵一鹏,男,2001年出生,山西朔州人,经济与管理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数管2003班(杏花书院)学生。刚进大学,作为山西人的邵一鹏,他的话,连山西人都听不懂。这严重打击了他的自信心。于是立…

    2024年3月25日
    3960
  • 戴景:“垃圾读者”圆梦记

    导读: 戴景,女,2002年12月生,江苏泰兴人,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101班(杏花书院)学生。喜欢网络小说的戴景,通过学校创意写作的学习,从“垃圾读者”转变为“创意作者”,…

    2024年3月2日
    1840
  • 闫晓静:我真正成了繁漪

    闫晓静:我真正成了繁漪   作者:木公三皮 张菊 戴景     导读: 闫晓静,女,2002年12月出生,山西原平人,食品与环境学院园林2002班(三达书院)学生。在大学生艺术团话…

    2024年4月4日
    3830
  • 阴旭燕:打不倒的小强

    导读: 阴旭燕,女,2003年4月出生,山西晋中人,晋中信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2101班(无边书院)学生。在信院的两年,阴旭燕通过演讲和写新闻,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她觉得,与专业知识学习…

    2024年4月7日
    4290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