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日报实习记(5)区长700字

又想到昨天记者王灿说过:“新闻是没有版权的,尤其是时政类新闻,大多语句是通用的。所以对于这种极为简洁的新闻,只需要提炼材料中的关键词或短语,再把它们串联起来,保证这篇新闻中有必要的元素就可以了。”

真是一道天光闪现,听过学过的知识融合到一起。

我按照王记者说的方法,尝试提炼这篇发言稿,又联想到方刚老师指导写作时经常会提到细节的重要性:“细节是一篇文章的肌理,它决定着文章的故事性、合理性和逻辑性,决定了文章的成败!”我想,即使是演讲稿也应该有细节,把这些细节概括成短语,不就是充分完整的提炼出这篇材料全貌了。

经过7月5日一天的新闻稿撰写培训后,我和匡芙蓉、贺钰媛对于新闻中的消息类、通讯类稿件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7月6日上午,记者刘鑫宇拿出一份“合川区国家卫生区第三轮复审迎检工作动员会”演讲稿,说“羽雁,这里这里有一篇区长的发言稿,你尝试着改成一篇消息,下午我们分析你修改的新闻稿优缺点。”我连忙答应,待刘鑫宇走后,我粗略看了演讲稿内容,这是一场2023年5月8日下午开展的会议。由合川区区长姜雪松亲自主持,是一篇很系统化的总分总结构。分点鲜明,重点内容一目了然。我在学校也虽然承担过撰写和修改新闻稿的工作,有一定新闻撰写经验,对于将此类清晰明了的演讲稿,改写成一篇概括性强的新闻稿,我自认为手到擒来。但再次细读稿件时,却发现这种大篇幅官方时政文章都是官方术语和数据指标,阅读起来特别枯燥,难以在脑海中进行提炼概括,这让我还没开始动笔就陷入了困境。如何将发言稿如何修改成一篇新闻稿呢?

我想起贺钰媛同学说过,她前天跟随记者罗洪参加区里会议时,罗记者到会议现场后第一件事先问主办方拿到领导发言稿,开会时在上面圈圈点点,再配合现场发言,会议结束时一篇新闻稿即已完成的故事。那么,罗记者在发言稿上究竟是如何圈点的呢?

又想到昨天记者王灿说过:“新闻是没有版权的,尤其是时政类新闻,大多语句是通用的。所以对于这种极为简洁的新闻,只需要提炼材料中的关键词或短语,再把它们串联起来,保证这篇新闻中有必要的元素就可以了。”

真是一道天光闪现,听过学过的知识融合到一起。

我按照王记者说的方法,尝试提炼这篇发言稿,又联想到方刚老师指导写作时经常会提到细节的重要性:“细节是一篇文章的肌理,它决定着文章的故事性、合理性和逻辑性,决定了文章的成败!”我想,即使是演讲稿也应该有细节,把这些细节概括成短语,不就是充分完整的提炼出这篇材料全貌了。

首先,我用笔把发言稿细节中的短语一条条划出。完成材料的提炼后,我按照消息类写作特点,不以时间顺序写作,而是以“倒金字塔”方法,将最重要的信息放上面,再依次详写和递减,字数控制在300-500左右。

因我之前从未写过此类稿件,行文时不免啰嗦,无论是新的写作技法,还是严格控制字数,对我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

我按照消息类新闻的框架:第一段导语部分,包含了会议时间、主要内容;第二段细写强调内容;第三段略写活动效果和未来期许;第四段列参会人员;我就像填空一样,把提炼的材料向里填,标题直接取的《合川区国家卫生区第三轮复审迎检工作动员会顺利召开》。在表现演讲稿中的强调顺序时用了“首先”、“其次”、“最后”的连接词来串联整个材料,完稿字数只有387字,总觉得少了东西。

下午,记者刘鑫宇对我撰写的稿件进行点评。首先指出字数不对。我很疑惑,问:“不是说消息类新闻是300—500字吗?这篇稿件只有300多字啊!”

“消息类确实只要这个字数。可这是篇区长发言稿,新闻等级要高些,此类会议也比较重要,所以文稿不能过于简洁。一般区长的稿子控制在700—800字。区长特别要求过他的新闻稿不能超过800字。”接着,刘鑫宇又指着屏幕继续说:“还有标题过于简单。这个标题是最常规的,不能体现这个会议的重要性。这是时政新闻,你要有一个新颖的标题凸显会议的意义。比如‘持续擦亮国家卫生区金字招牌,为加快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我边听边思索着。合川日报实习记(5)区长700字

刘鑫宇拿出当时她为这个会议改写的新闻稿,作为范例继续讲道:“你这篇稿件提炼上确实很简洁,但这简洁的只剩下演讲稿原文中的小标题了。而且你不要用‘首先’‘其次’这类连接词来串联短语,这样会造成新闻稿缺乏重点。你不是在概括提炼演讲稿中每一部分的中心句,而是要用你的思考把提炼出的短语说成一段完整的话。”她顿了顿,思考了片刻,继续说道:“这篇稿子虽然不是通讯,但因为它等级比较重要,所以写作时你需要对进行详略结合,表达出此篇新闻稿的重点。”

我这才想起,昨天记者刘冰凌、王灿讲道各种新闻等级时,特意强调过区领导和重要新闻对字数的要求。这也算一个“细节”问题,我没注意到这个会议的特殊性,忘记了正确的字数要求,在提炼材料时只注意到演讲稿中的细节,却忘了自己撰写的稿件也有细节要求。

晚上,我详细对比了我自己改写的稿件和报纸上正式发布的新闻稿。除了白天记者说的问题,还有,在语言措辞上较为稚嫩,这是我对于宣传类稿件知识匮乏所致。还有,我的表达虽然简洁,但是语言组织不够有力。这次尝试写稿,让我真正感受到报社的稿件相比于学校官网要求更加严格。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求的不仅是文笔,更需要有足够的新闻敏感度,和时政知识储备。(文:陈羽雁

发布者:方刚,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4404.html

(3)
方刚的头像方刚重庆移通学院
上一篇 2023年7月8日 09:47
下一篇 2023年7月9日 10:34

相关推荐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