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下午,记者王灿为我们三个实习生再次详细介绍新闻中的消息写作。她讲到消息有特定的结构时,运用《姜雪松在全区政银企合作推进会上强调深化政银企交流合作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消息为例。她说:“这篇消息第一段,导语部分要用精简的语言交代会议主要内容。第二段,写近年来合川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第三段,强调下一步如何推动合川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状况。最后一段,介绍主要参会人员。你们多看看报纸,分析其消息写作特点。”
听完,我拿来报纸,从结构格局、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来分析了王灿所说的这篇消息,发现这正符合金字塔结构。
随后,记者刘宇鑫提供的区委书记郑立伟在《合川区国家卫生区第三轮复审迎检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稿,布置了一次消息练习。拿到稿件后,我开始尝试消息写作。第一次通读后,因对稿件中涉及到的许多文件、会议精神不熟悉,我无法完整归纳,面对只有五页的讲话稿我很迷茫,于是我又反复阅读了三遍,决定依据讲话稿中的每个小标题进行消息的内容归纳。检查无误后,我拿着稿件请教记者罗洪帮忙修改。
罗洪拿着我撰写的消息浏览一遍后,不紧不慢的说:“小贺你有几个问题,我们慢点来说。”听到他没有直接批评我消息写的不好,我稍松了一口气,但意识到还存在问题,就端来板凳坐在旁边,认真听他继续讲解。
他说:“导语是消息的精华,要写出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他拿起区委书记原讲话稿边看边念其中的一段发言:“‘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任务、压实责任,以归零心态,改善“硬”环境、增强“软”实力,持续擦亮“国家卫生区”金字招牌,为加快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这段话可以直接作为消息导语。”我瞪大了眼睛,原来可以原封不动的直接提取材料中一段话或关键句,作为消息导语。
“看了你写的消息,目前你在逻辑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我没想到,一个简短的消息居然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幸好有带教记者指点,我继续问道:“罗主任,我在逻辑上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他指着消息中第三段落具体工作部分,继续说:“你看这句话,‘充分认识到巩固国卫成果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以此次迎检为契机,持续巩固国卫成果。’你还缺了一个部分,想想,如果你已经充分认识到国卫的重要后,是不是应该落实到该如何巩固的具体行动上面?在书面中就是今后工作该怎么做,最终要达到什么的效果。然后再‘以此次迎检为契机,持续巩固国卫成果。’”
我似有所悟,点点头问:“罗主任,具体工作安排这部分步骤是不是先认识、再行动、最后目标?”
“对!就是这个意思。”罗洪当即表示认同。
“还有一个问题,你要注意总——分结构,你将树立‘一盘棋’思想放在最后面是有问题的。因为树立‘一盘棋’思想总体、全局的思想,应该放在最前面。”
听完罗洪的耐心讲解,我再对照刘鑫宇在《合川发布》上发布《姜雪松:持续擦亮“国家卫生区”金字招牌 为加快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消息进行修改,惊讶地发现“金字塔结构”原来是贯穿着全文。不仅文章整体的结构倒金字塔,文中每一段落也是倒金字塔,都是由最重要到次之的结构。
再对照消息全文和材料,内容大多是直接根据材料提炼出来,只有小部分进行归纳。如“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把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对照分工抓、聚焦重点‘整’、针对问题‘改’、围绕指标‘查’”归纳修改为“聚焦重点抓整治,针对问题抓整改,围绕指标抓督查,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位、每个问题整改到位。”除此之外叙述视角和语气也都换成媒体人客观的表达,如“责任要压实”改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奖惩要逗硬”改为“逗硬奖惩考核”,“宣传要强化”改为“强化宣传引导”。其他的均是原文提取。
晚上睡觉前,回想起今天下午的改稿经历,我感到深刻又充实。虽然看到自己撰写的消息和记者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是通过报社实践,我也发现消息写作技巧中提炼方式和倒金字塔结构的规律都是有迹可循。只要勤加练习,相信不久后,我也能完整准确的写出消息。
(文:贺钰媛)
发布者:方刚,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