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日报实习记(2):拍荷花

实习第一天,虽未安排外出采写,但懂得了之前忽略的拍摄与修图的重要性。今天工作没有我预想中的紧张忙碌,记者们教的镜头语言和ps软件之前在学校也学习过。但课堂上以理论为主,今天弥补了实践经验。看来,宣传工作中,不仅是采访和写稿,还有拍摄中的构图与修图。图片是文章的另一张面孔。

7月4日,是我和匡芙蓉、贺钰媛正式在合川区融媒体中心实习的第一天。

昨日下午,采访部主任任洋约定4日9时到B区204室报到,并为我们三人准备了办公桌,和5名带教记者。

早高峰塞车差点让我们第一天上班就迟到。9时刚过,204办公室内只剩下记者罗洪一人。我们各自找的自己工位。

今天报社安排记者罗洪带贺钰媛外出采访,安排记者王灿、刘冰凌教我与匡芙蓉学习摄影构图和图片制作。我们一同前往不远处的文峰公园里拍摄荷花。

文峰公园是合川区地标景观之一。八角凉亭、檀木阁楼、青石板路等古典建筑被园内绿水青丛环抱。步入绿荫,耳边响起潺潺流水、清脆鸟鸣,夏日微风中柳树枝条在湖面上空轻拂。

我们一行人走过回廊,远远就看见荷花池。当下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在一方碧绿的荷叶中,探出一朵朵娇嫩的荷花,像是一个个亭亭玉立的温婉女子。

王灿为我们讲解专业相机的使用方法。她一手托着机身,把镜像面对给我们,一手调节相机上的齿轮,让我们观察镜像中图像的变化。

“用相机拍摄时,直接看目镜,调节效果的时候才转为镜像。一定要注意对焦拍摄物体,在目镜和镜像中都会显示一个矩形框,把矩形框对准拍摄物体就是对焦,然后再调节光圈齿轮来看虚实效果,注意图片亮度不要太高。”

专业相机是一个记者的标配。我是第一次接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刚开始有点新奇,仿佛自己真的成了一名记者。我按着刚才讲解试着拍几张,但又担心不小心摔坏,很快就还给了她。随后,我与匡芙蓉站在旁边看两位记者拍摄,我注意到她们在拍摄前多方位寻找角度。有时爬上山石俯拍,有时半蹲着水平拍摄。她们拍摄荷花大多使用竖拍。构图时以一枝荷花作为主体放在取景框中心,周围团簇着虚化的荷叶。王灿说:“竖着拍荷叶占比要小些。再做虚化就更能突出荷花的主体物。”我想,摄影中用虚化周围物体来突出主体,与方老师之前教写作时强调突出人物、场景烘托,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回到办公室,我和匡芙蓉学习图片处理。王灿选了一张竖版单株荷花图,问我们觉得这张图片存在哪些问题?我说荷叶虫洞、池水浑浊、亮度不够等问题。王灿直接让位,说:“那你来修一下。”刚开始我有点慌,以为是自己那里说错了,坐在电脑前迟迟不敢下手,怯生生问该怎么修改?一旁的刘冰凌说:“你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这种没有硬性标准的话反而使我心里更没底。我尝试剪裁图片把荷叶虫洞剪掉,但这样处理直接破坏了整个构图。荷花在图片中位置由原本中上变为偏下;我又改亮度,导致整张图片艳丽得刺眼。几番操作后,我束手无措,询问王灿该如何修图。

“首先要复制图层,不要在背景图层里修改。因为要保证原图的完整来做对比。荷叶上的虫洞和水渍颜色可以用五点画笔工具修复。先小范围圈出要修改的地方,然后再向其他地方拖动,ps会自动填充这部分的颜色。然后再用减淡工具调节光度,降低这部分的违和感。” 王灿简单教了ps工具中图片处理方法——原来平日里报上图片处理都是由记者拍摄修图的。

合川日报实习记(2):拍荷花

实习第一天,虽未安排外出采写,但懂得了之前忽略的拍摄与修图的重要性。今天工作没有我预想中的紧张忙碌,记者们教的镜头语言和ps软件之前在学校也学习过。但课堂上以理论为主,今天弥补了实践经验。看来,宣传工作中,不仅是采访和写稿,还有拍摄中的构图与修图。图片是文章的另一张面孔。(文:陈羽雁  图:王灿

发布者:suns,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4388.html

(4)
suns的头像suns泰山科技学院
上一篇 2023年7月5日 14:56
下一篇 2023年7月6日 15:52

相关推荐

  • 合川日报实习记(19) 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看着修改后仅有425字的新闻稿。全文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最核心的信息。如果没有亲身写作实践和现场讲解,仅从报纸上看到这篇新闻,是不会理解一篇新闻稿撰写时竟有这么多奥妙。这次撰写稿件和改稿过程,让我重新梳理了新闻稿写作框架特点:导语交代事件,内容适当描写所见所闻,最后用“据了解”补充背景。
    《重庆移通学院暑期调研:相遇荷田 传递乡情》发表于《今日合川》http://www.jrhcw.com/html/2023-07/21/content_52029197.htm

    2023年7月29日
    1350
  • 肖老板的麻辣烫

    拍摄主题:小吃街爱情麻辣烫 拍摄人员:周娅玲 李舒薇 皮梦欣 剪辑人员:皮梦欣 指导老师:杜公英

    2024年3月23日
    4250
  • 合川日报实习记(14)204室无冕之王们的背后

    我走出204办公室,走廊的尽头的窗口恰逢落日,余晖洒满两边墙上的报纸。我回想起前阵子网红教师张雪峰对“千万不要报新闻学”的观点而引发的一系列全民争议时,我想:的确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起无冕之王的称呼。至少在那层厚重的滤镜下,还隐藏着多少记者们不为人知艰辛与责任。

    2023年7月20日
    1400
  • 合川日报实习记(22) 时政新闻中发言的细节

    看着任洋在讲话提纲上勾勾画画记录的内容,都是第二天发布新闻稿中的重点内容。这也解答了我的疑惑:为什么她能在两小时内完成新闻稿?那是因为,会议笔记时,她已勾画了会议的重点内容,并及时记录补充发言。会后直接梳理誊写即可。

    2023年8月1日
    2320
  • 合川日报实习记(10)填补录音

    回想起道别的场景,仍让我记忆犹新。白炽灯下,罗洪的白衬衣显得如此苍白。当我推开办公室的门的一刻,外面楼道上漆黑一片,恍惚中我又回到走在高中宿舍熄灯后的夜晚,前路孤独而漫长。这是我第一次加班,恰才办公室里的灯和此刻走廊上空荡的暗,形成鲜明的对比。我想,在罗洪从事十多年的记者行业中,一定无数次走过这样幽暗的走廊吧!

    2023年7月16日
    1210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