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一早,泰山科技学院首批“千人调查团”40名学生离开校园,分别奔赴两所驻地高校,正式开展本科高校素质教育田野调研工作。经过一天辛苦的工作,40名学生共收集调查样本200余份,数据有效率高达95%,初战告捷。
一次很好的能力实践
常永昊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田野调查,他既兴奋又紧张,一大早就来到教室等待集合。直到坐上公共汽车,他还在跟着指导老师问来问去:“老师,要保证数据的有效性,除了指导他们客观填写,还有什么好方法?”老师告诉他:“与被调查者的沟通与互动是保证田野调查数据有效性的重要环节。调查者需要尊重被调查者的意愿和需求,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随着公交缓缓驶入目的地,学生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与期待。调查团成员纷纷下车,整理好调研物品,根据设计好的问卷进行调研工作。他们进行分工协作,对每个人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有的负责问卷填写指导,确保受访者能顺利填写问卷;有的负责联系当地学生,为调研提供便利;还有的负责数据分析,确保调研结果的客观与准确。
调研过程中,指导老师也时刻关注学生的调查进展,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姚秀海在访谈中遇到难以沟通的对象,指导老师翟亮亮现场教授其一些沟通技巧,帮助其克服困难。指导老师赵书林对学生在调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来自己在问卷调查中还存在这么多问题,真是学到了不少。这次活动,真是一次很好的能力实践课。”调研结束后,翟老师认真对学生此次调查结果进行总结与评估。
一次应急高情商的调研
“这次田野调查的体验感真的太棒了,小小调研可难不倒我”,活动结束后,小刘兴奋地讲着此次调研中的趣事。
原来,小刘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原计划进入学校进行深入采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方面拒绝了他的进校请求。面对这一突发状况,他并没有气馁或放弃,而是迅速调整了自己的采访策略。
“我跟学生交流,了解了被拒进校的具体原因,也主动跟保安大叔进行了多次沟通,但还是进不去。既然沟通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调整自己的采访计划。”
于是,小刘将原本计划在校内进行的采访改为在了校外。他用真诚的态度询问受访者,幽默地跟他们交流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取得受访者信任后,再认真地指导他们填写问卷。
一次对学校的重新审视
“之前来泰科,我没觉得泰科的教育理念多么先进。但经过此次调研,我真的为我的母校感到自豪,觉得自己就读的学校一点不比公办的大学差。”
王化省同学在调研过程中,深切的感受到,泰科在特色活动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意识到,原来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如此的美好和独特,这里有着丰富的学术资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丰富的实践项目。“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实践项目,为我提供了锻炼平台,让我学会了沟通、组织和创新。”
许多同学也纷纷表示,田野调查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文:翟亮亮 图:常永昊 赵书林)
发布者:suns,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6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