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店女老板的“喜”与“忧”

位于綦江通惠的铜锣湾商圈,曾经是在本地最被看好的商圈之一。2019年,有许多本地人花上百万购买这里的门面,而现在,这些门面却根本无法出租,连降价都无法抛售。

欧女士就是几年前斥资购买门面的一员,因为无法出租,她只好用门面自己做生意,开起了烤肉店。经过几年低迷的市场环境,这家与铜锣湾商圈唇齿相依的烤肉店,是否会迎来新的转机?

烤肉店女老板的“喜”与“忧”

实现翘脚老板

通惠大道铜锣湾商圈外围门店有一家烤肉店,和其他烤肉店不同,这家店是一家正宗的东北烧烤店。

这家店约莫100多平方,位于铜锣湾商圈的车库出入口旁边。笔者来到这家店,见到了这家店的老板,老板姓欧,36岁,綦江本地人。每天早上10点左右,她都会准时来到店内,开始打扫清洁,准备食材,制作调料。直到客人来到店内,烤肉盘中的特色大块烤肉发出滋滋的油响,店里充斥着肉香。

“我是綦江南州中学毕业的,19岁那年,我就跟着哥哥姐姐去了北京打拼。”面对笔者的采访,欧女士一边收拾客人刚离开的桌子,一边和笔者聊起了自己出去打工的过往。

“那会儿,我在北京做服装售卖的工作,北京的服装行业,不管是零售还是批发,利润都相当大。”欧女士说,十几年前,自己的工资就高达一到两万。在那个平均工资只有三四千的年代,在亲友眼里,欧女士一个月近两万的收入已经是“天价”。“当时,我老公也在北京做服装售卖工作,我们俩都是重庆綦江人,特别有缘,于是我们俩走到了一起,直到结婚,生了小孩。”

从05年到18年,欧女士和丈夫一起在北京打拼了十多年,攒下了上百万的存款。有了小孩后,他们决定回到綦江,两人用在北京10多年打工的积蓄,全款买了一套綦江的房子,还买了这套位于通惠铜锣湾商圈的门面,而这套门面,花了夫妻俩160万,几乎花光了这个家里所有的积蓄。

“当时,听别人说铜锣湾这一带要发展商业,说还有大型商场要修在这里,以后肯定是人流聚集地。”欧女士说,她和丈夫想着,门面买了之后就可以出租,也不用自己辛苦,轻轻松松当个“翘脚老板”,收租就好。买下门面后,她和丈夫都盼望着门面早点交付,早日拿到租金。

烤肉店女老板的“喜”与“忧”

 

商圈遇冷门面难

不知不觉,笔者和欧女士聊到了中午,这时,客人们又开始陆陆续续来到店内,欧女士赶紧起身,招呼客人坐下,摆上碗筷。“老板,再拿一些你们特色的烧烤蘸料来。”刚招呼完刚来的客人,前面的客人又开始了吆喝。“好啊,就来。”欧女士转身又进了厨房,拿出一罐自制的黄色的蘸料出来给客人添上。

当初买下这个商铺的时候,欧女士和丈夫都没有想到,翘脚老板根本当不成,反而开了个从早忙到晚的烤肉店。

2020年7月,欧女士和丈夫购买的铜锣湾商圈门面正式交付使用。当时正值疫情冲击,铜锣湾的大部分门面都遭到退租,之前买下店铺的人,降价几十万也卖不出去。

租不出去,怎么办呢?没办法,只能自己干。欧女士说,开什么店,又让她犯了难。有人说,你在北京做了那么多年服装,不如开一个时装店。然而,她却把目光瞄向了东北烤肉。

“虽然我做过时装,但是重庆的拿货渠道和北京的根本不能比,售卖价格更不能比。二是这个门面我也想过,根本不适合做零售,只适合做餐饮。而且,我去问了,烤肉学起来快,做起来简单,是个做生意的好路子。”

欧女士回忆到,她和丈夫在北京时,偶然跟着朋友去了一家北京燕郊的东北烤肉店,那家的味道让她至今都难以忘怀。“那家店装修得很普通,但门口坐满了候餐的客人,旁边的同样是烤肉店,就是没他家生意好。其他客人都说,这家店的蘸料就是好吃。”

为了开好这家烤肉店,欧女士专门还找时间去了一趟北京燕郊,花了一笔钱买下了这家烤肉店的蘸料配方,当时,家里人都不理解她,做烤肉只要买点桌子凳子和烤肉盘子就行了,为啥还要去北京的烤肉店买配方?欧女士没有听旁人的意见,她觉得,如果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

烤肉店女老板的“喜”与“忧”

如今,这家名叫“炭匠烤肉”的店已经开了两年,一直以来,欧女士都始终坚持使用东北炭火烤肉的方式来烤肉,和传统烤肉店做出区别,同时在烤肉店当中加入川渝的口味特色,但不加过多的辣椒和花椒,区别于川渝重麻重辣的口味,因其显著的东北烤肉特色,加上特制的自制蘸料,这家店获得了不少回头客的青睐。

成本提高生意却变差

笔者问起如今店里的营收额情况,欧女士说:“在21年疫情期间,我们的生意其实也还不错,赚点养家的钱没得问题。就连年初,生意是十分火爆的,排队的人一轮接一轮,不过,从今年5月后,我们的销售额一天不如一天了。”

“老板,再来一份酸菜五花肉,对了,你家的炭,好像没有上个月那样经得起烧了哟,赶紧给我们换换。”采访中途,店里有客人站起来,大声抱怨炭火。“好,这就来换。”欧女士的父亲也在店里帮忙,他从门外拿来一个夹子,把这桌客人的炭火提起来,走向门外,又给客人换了一块新炭,这才止住了客人的抱怨声。

“现在由于经济下滑,各行各业都找不到钱,原材料的质量也在整体下降。同样的价钱,质量却没有以前好了。”欧女士叹了口气,前两年,一样价格的炭火一次可以烧两三个小时,现在受市场的影响,在价格不变的基础上,炭的品质只能降低。一次只能烧一个小时左右。“我尝试换了好几家供应商,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我只好又换回原来的供应商。客人抱怨,我们也是有苦说不出。”

今年年初,欧女士本想着,趁着疫情彻底放开,生意好转,干脆为店里添置一些新的产品,进一步扩大生意。为此,她花了10多万在店内加装了一套精酿啤酒的设备,推出了“精酿啤酒”这一新品类。刚开始,客人还十分买账,喜欢买啤酒来下烤肉,但她没想到,今年5月后,生意一落千丈。这套精酿啤酒的设备,收回成本是遥遥无期了。

烤肉店女老板的“喜”与“忧”

笔者在店内注意到,午餐时间的生意大概是2小时不到就结束了,中午一共也就三桌食客,一桌最高消费也就177块,也就是说,当天中午的营业额也就是四五百块左右。

多渠道销售迎来转机

偶尔,其他的烤肉加盟店会来邀请欧女士加入,面对加盟的“诱惑”,欧女士明确表达了拒绝。“我觉得,只有店在自己手里,才能严控品质关,做生意的,一定要做得无愧于心,别人才能吃得安心。如果真的加盟了,就要用别人让你用的食材,到时候食品出了安全问题,谁来负责?”食材安全和品质,是欧女士经营烤肉店的底线。

虽然现在的生意不太好,但偶尔一些网上的推广,也能为店里带来新的商机。欧女士回忆,不久前的一天傍晚,一位青年男子在店门周边徘徊,经再三确认后才走进店内。上完菜后,欧女士和客人闲聊得知,原来他们是从美团大众点评上看到自家的店评价很好,这两年里,经常有回头客在社交平台上给烤肉店留言:“这家东北烤肉太好吃了!”“下次还来吃!”他们看到这些留言和打卡图片,这才专门找过来的。

“那个时候我才知道,网络渠道,才是传统实体餐饮新的销售渠道。”欧女士说,她去了解后才得知,如今很多线下餐饮都开始和线上联动,比如邀请达人来拍视频,做直播,在网络上售卖团购券等等,这让欧女士看到了烤肉店新的出路。

“后来,我也尝试过请一些抖音达人来帮忙做宣传,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网络达人都只是做一次性的推广,”欧女士说,尽管花钱做过一次失败的尝试,但她仍然对线上销售渠道抱有希望。

“目前还不能确定是否能成功,但是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比如自己尝试一下直播,做抖音,为烤肉店引来更多流量。”欧女士说,她打算继续用线上引流的方式,让更多喜欢烤肉的消费者看到自家烤肉店。“我相信,未来,消费者对餐饮品质的要求一定会越来越高,只要我坚持把味道做好,保持食材的质量和安全,不乱涨价,以后,这家店的生意一定会再次好起来。”

采访手记:

坚守的城市风味

这次,我跟着萧老师来到学校附近的铜锣湾商圈一家烤肉店采访。本来觉得,这是一家普通的烤肉店,但是没想到采访下来,老板娘竟然有那么多故事,比如和自己老公在北京攒钱,回来全款买了房子和门面。果然,只要深入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采访中,我一直闻到隔壁桌传来的烤肉的香气。綦江地处川渝腹部,流动人口并不多,老式的川渝人对味觉的喜好还是以重口味为主,重庆基本上所有的烧烤都以重油重辣为主,而这家店则是用原味肉类烤制。也许,在川渝重麻辣的重口味下,这家店的口味是独特的,这也是欧女士曾经生意一度火爆的原因。

不过,在如今这个行业不景气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中小型餐饮店会难以为继,但每一个坚守的店铺,都是在为城市风味建设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像欧女士这家烤肉店,希望这家店能坚守下去,迎来下一个春天。

 

             撰稿:龚鑫诺

指导老师:萧婷婷

发布者:郝树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5175.html

(0)
郝树静的头像郝树静
上一篇 2023年11月23日 18:17
下一篇 2023年11月24日 22:49

相关推荐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