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锅炉工“跨界”炖铁锅

导读:

五年开三店,创业之路不可谓不艰辛,宋健、康燕夫妻二人从未想过放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度过一次又一次危机。如今,他们的铁锅炖小店生意越来越红火,成为了山口的知名美食店,铁锅里炖的不止是肉食,还有普通人呕心沥血的奋斗之“味”。

 

每到饭点,这家位于山口镇商业街的铁锅炖饭店便人声鼎沸,站在店外,也能看到店内座无虚席的热闹场面,袅袅升起的锅气把小店衬托的异常温暖,小店与冷清的北方冬夜有些格格不入。

这铁锅炖究竟有什么魅力?推开店门,浓郁的酱香味伴随着阵阵暖意扑面而来。吧台就在进门的位置,店长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堆着笑:“同学,很抱歉,铁锅炖已经卖完了,我加你个微信,下次提前预约好吗?”

宋健:锅炉工“跨界”炖铁锅

锅炉工的创业路

2019年之前,宋健还是上高镇工厂的一名锅炉工,康燕则是超市的生鲜售卖员,没想到,“烧锅炉的烧起了铁锅炖,卖生鲜的变成了买生鲜的。”宋健、康燕夫妻俩人调侃道。

与很多创业者的故事相似,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成长,家庭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宋健工作之余也开滴滴补贴家用,但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夫妻二人辞去了原先的工作,决心创业。

可是创业并非易事,两人在项目的选择上便花费了大量时间,苦闷之余,一个朋友请二人吃铁锅炖,没想到一口下肚,铁锅炖的味道便征服了二人,加盟铁锅炖!

他们马不停蹄地考察市场,但尝过几家加盟店之后,总感觉味道差点意思,是选择最正宗的味道,还是图省事选择差强人意的味道?花费重金学的技术,是否能赚钱呢?

经过反复商议,宋健决定去辽宁沈阳,到东北铁锅炖最正宗的地方学习技术,在妻子的支持下,宋健只身前往东北,开启了寻找学习正宗铁锅炖的道路。

学成归来,宋健为家人做了一次铁锅炖,藏在心里的担忧在吃完这顿饭后消失殆尽,他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足够正宗、美味,生意一定会好的。

宋健:锅炉工“跨界”炖铁锅

可是,店开在哪儿呢?

天乐城,位于泰安南部新城,紧挨着104国道和京福、京沪两条高速公路,游客众多人流密集,经过全方位考察,他们的铁锅炖店就落户天乐城马路对面。

夫妻二人之前虽薄薪但稳定,多年的勤勤恳恳也让这个小家庭有了一定积蓄,他们将20多万积蓄全部投进这个店,能否回本,就看生意如何了。

虽然是五年前的事情,但康燕还清楚得记得开业那天的场景。为了图个喜庆,开业当天准备了大批的烟花炮竹等,开业第一天的客人主要是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这一顿就成为“温锅”,大家的捧场也是为了图个喜庆。

作为当时天乐城周边唯一的铁锅炖,几乎没有同行竞争的压力,因此,每到饭点,店里就座无虚席。

为了让顾客有更好的就餐体验,大到店面的内外装饰,小到餐具细节的选择,康燕都事无巨细,她深信,细节决定成败,除了味道好,舒适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宋健:锅炉工“跨界”炖铁锅

一场骗局

宋健沉默寡言,一门心思琢磨如何提升改善铁锅炖的口味。这些年,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在客人离开后,他都会用勺子捞一下锅底,如果剩余的食材比较多,他会亲口尝一下剩的食材,以确定究竟是客人胃口小,还是铁锅炖的口味出了问题。

经过多年的摸索,天天铁锅炖的口味更适合泰安本地人,宋健说,这是因为在原有20多味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8种“秘方配料”炒制而成。

相对于炒料,呼饼的难度也不小。早期,一掀开锅盖,饼子就在汤上滚动,尽管客人没说什么,但宋健觉得脸红。饼子的种类很多,有水饼,长长地垂到锅壁上,呈透明状;有死面饼,口感劲道嚼劲十足;宋健用的是杂面饼,用玉米面和白面进行发酵,口感酥软、色泽金黄。

宋健:锅炉工“跨界”炖铁锅

在宋健的手里,小小的面团异常乖巧,在他看似随意的烀饼子动作背后,是夜以继日的练习。

创业的道路很难一帆风顺,他们曾遭遇过一次诈骗。有一次,康燕接到了一个订餐电话,对方要订十锅小店炖大鹅,“对方操着一口南方口音,我一开始就有点怀疑,但是店里的老顾客实在太多了,也就信了。其实是很常见的套路,但是当时太想接单,这才上了当”。

康燕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菜市场准备相关食材,大鹅是店里最贵的食材,十锅铁锅炖的成本在3300元左右。

为求保险,康燕要求对方先付定金,但对方竟又要求她准备十箱矿泉水,且要垫付矿泉水的费用。看着满满当当的十锅炖大鹅,康燕也答应下来,但临近中午对方也没有出现,反而又要求购买大宗罐头,并指定了罐头供应商。到时候,夫妻俩才明白遭遇了骗局。

两人赶紧报了警,才知道本地多家店铺都遇到同类诈骗,诈骗术并不高级,主要是利用了店家做生意的急切心理。虽然没有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但十锅大鹅就白白浪费了,只好选择送人或丢掉。

宋健:锅炉工“跨界”炖铁锅

新店三迁落脚金山口

凭借着好味道和周到服务,夫妻俩的铁锅炖渐渐干出了名堂,回头客增多,也有不少顾客闻名而来。一切都在2020年初一摁下了暂停键,随着疫情爆发,全国进入管控状态,康燕夫妻也只能暂时闭店。

夫妻俩焦虑不安,为了春节迎客,他们提前屯了大量的食材,多一天封控,就多一分成本,他们唯有关注新闻,期盼着解封。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三年期间疫情不断反复,此时市场情况与地区发展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俗话说“人挪死、树挪活”,2021年,康燕、宋健筹划着换个地方开新店。他们考察了济宁、新泰及岱岳区周边乡镇,最后决定将新店开在山口镇。

“泰安人从小就知道金山口、银满庄,山口的经济发展的不错,而且还有泰山科技学院,消费群体比其他地方更稳定。”康燕说,在这样的考虑之下,他们的第二家店落户在山口镇文化路,并将新店取名为“齐鲁地锅烧烤”。

这家店面积不大,只有一层6个包间,为了让顾客体验更好,也为了确保消防安全,他们又对新店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了更安全的“一锅一灶”模式。

为吸引和回馈新老顾客,店里还推出了“进店即送一箱啤酒”、“买一锅送一锅”、“9毛9十串羊肉串”等一系列促销活动,凭借有吸引力的营销和良好的口碑,齐鲁铁锅炖迅速在山口打开局面。

宋健:锅炉工“跨界”炖铁锅

新店刚有起色,疫情便再次严重,附近高校实施了全封闭式管理,康燕的店也不断地闭店、重开,仅在2022年下半年,就先后五次闭店。在热切期盼中,他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3年,沉寂许久的店终于活了起来。

然而,仅仅一个月的喧嚣之后,237省道的修路彻底打破了他们的经营。“道路不通,客人过不来,有时候店里一天都开不了一桌”,康燕说,为了维持下去,她不得不辞退所有的钟点工,店里只余夫妻二人。这也让康燕、宋健意识到,店面位置选择的重要性。

寻来寻去,他们找到了这个位于237省道和山口北村交叉口的店面,店内有西、南两个门,无论客人从237主道来,还是从泰山科技学院的方向来,进出都非常方便。

而且,这家店分楼上楼下共200平米,大厅可以堂食,楼上包间也适合聚餐,更重要的是,这家店铺距离泰山科技学院仅有1000米。7万的年租金不算便宜,思来想去,二人咬着牙签下了合同。10月10日,“天天铁锅炖烧烤”正式开业。

“孤注一掷的心态吧,如果行,就继续坚持下去,不行,我们就老老实实回去上班,再也不想三想四。”夫妻二人摆出了破釜沉舟的架势,“其实人就是这样的,不给自己留回头路的情况下,反而能有起色。其实,无论生意大小,努力很重要,机遇也很重要。”

泰科旁边的“网红店”

康燕年纪不大,但近距离沟通时不难发现她眼周细密的纹路,这是长期睡眠不足造成的。新店开业以来,夫妻二人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左右,是那条街上关门最晚的店。

晚上10点,当最后一波客人离店,康燕和宋健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店里有6种地锅,但猪排是点单率最高的,因此宋健每天都要剁60多斤猪排,将其分成均匀的小块,分袋放在冰箱里。

宋健:锅炉工“跨界”炖铁锅

羊排也深受食客喜欢,宋健会选择28斤以下的小羊的羊排,这样的羊排口感有弹性、不膻气,每晚他都要准备出25斤羊排。剁肉是个体力活,这80多斤排骨耗时两个多小时,然后加盐、泡水,直至血水全部泡出,大约需要三个小时才能备餐完毕。

康燕会在这个时间腌制第二天用的凉菜,海带需要泡发、调料、搅拌,20多斤海带几乎每天都会用光,食客们对海带凉菜也是赞不绝口。然后,康燕会把第二天用到的葱姜蒜等各种配菜一一切好,分类备用。

等这一切忙完,天边已经泛起了一丝亮光,在清晨的凛冽的气息中,两人回家享受4个小时的睡眠,8点就要准备开店。这样的生忙忙碌碌的生活,他们还将继续坚持。

仅仅月余,这家“满月店”就成了有名的网红店,中午还好,每晚70%的桌都被预订出去,五点半之后的顾客,只能选择等待或者下次光顾,300%的翻台率,让夫妻俩振奋之余,也忙得脚不沾地。

开店至今先后经历了疫情和修路,今后或许还会遇到更多难关,但夫妻俩脸上漾起的是乐观的笑,“作为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个体户,坦承平凡,笑着面对,生活也会回给我们宽容”。

宋健:锅炉工“跨界”炖铁锅

在山口镇,像宋健、康燕这样的夫妻店有很多,喜怒哀乐都在几十平的店铺里依序呈现,在这里演绎着生活的真实模样。平凡虽然是他们的人生底色,但不甘于庸庸碌碌,勇敢地闯出一条路,他们身上的那股奋斗的劲头,折射的恰恰是亿老百姓最真实的精神写照。

 

采访手记

起初,我刚刚接到这个采访任务时一头雾水,就一家一家店地去问,肯接受采访的寥寥无几。最后没办法,甚至抛出了“我是学校表白墙”的鬼话,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天天烧烤铁锅炖店长终于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在采访过程,聆听了他们的故事,发现他们也有着我难以想象坚毅与心酸,但又转念一想,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一个个有血有肉普通人的集合?从烧锅炉的工人成了烧铁锅炖的大厨,从超市生鲜售卖员到铁锅炖生鲜采购员,或者我的文字只能轻描淡写,但“打工人”的创业本来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大咖马云”、“亿万富翁”、“大集团股东”……而是一家餐饮店、一个小吃店。

大多数人,包括我,或许只会奔赴平凡,小时候老师总告诉我们要做英雄成为伟大的人,平凡普通似乎成了一种罪过,但是没关系,能够接纳自己的普通也是一种勇气呀!

宋健:锅炉工“跨界”炖铁锅

作者:常永昊,2003年生,泰山科技学院远景学院2022级学生,喜欢看电影、写诗和听歌。

 

宋健:锅炉工“跨界”炖铁锅

指导教师:孙惠,原泰安日报社记者,电影评论中心教师、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兼职指导老师。

发布者:翟亮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5630.html

(1)
翟亮亮的头像翟亮亮
上一篇 2023年12月25日 18:03
下一篇 2023年12月26日 10:24

相关推荐

  • 三个农民的商业之路②∣“草根画家”蔡启伦

    导读:    在合川文峰古街内,白塔旁有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流动商铺,那里堆满了石膏娃娃,还不时吸引小孩子来画画。本以为与其他摊位无异,但走进后发现,这些石膏娃娃旁边竟然摆放着一幅幅精美的油画。令人惊讶的…

    2023年11月27日
    00
  • 王仙琼:从乡下到城里的“童装生意路”

    导读: 二十四年前,王仙琼,还是一名朴实的涪陵农妇,眼见周遭乡邻进城务工,内心涌动不甘。她决心改变命运,挽起袖子摆摊创业。为将童装生意做大做强,她干脆迁居合川。王仙琼的创业之路,是否能花开富贵? 初次…

    2024年3月20日
    00
  • 采访手记: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采访手记: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一 梦虽好,若醉黄粱,只恐大梦一场,唯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可奈何这世间,天道无常,世态炎凉,不能只靠信义昭彰。生活,终究会鞭打一个人,体无完肤,遍体鳞伤。岁…

    2024年4月8日
    1990
  • 大男孩煮串串:真诚是最好的生意经

           在榆次一条集聚了各种特色小食但不是很繁华的小巷子里,有一家名叫“大男孩煮串串”的小店。店面不大,60平米,刨去厨房面积,只能容纳28人同时就餐。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店,每天自下午5点营业,…

    2024年2月23日
    2690
  • 霍克志:小商人的“水果商道”

    导读: 四年多的时间,鲜果小铺门店开了8家分店,霍克志要求货源统一、品质统一,他说:“现在,鲜果小铺是维系我们和顾客之间的一座桥,我想开更多家分店,不单纯为了挣钱,也为了给更多人提供优质服务。” &n…

    2023年12月21日
    1650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