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培训:我的完满新篇章 乡村振兴在行动

培训时间:2024年3月20日

受访者:安起东   2019级中德学院专升本,现就读通信学院

采访者:邱枫    2022级远景学院本科学生

采访地点: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北山斋

指导老师:罗影

本期导读:本期案例的受访者安起东,作为重庆移通学院花果书院“繁花硕果”乡村振兴公益行动队的副队长,和由学生干部组成的志愿者们一起到合川区牌坊社区、合川区铜溪镇金沙村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当地村民的志愿工作互动中,让他不仅感受到了志愿者工作的魅力,更是理解到重庆移通学院把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育人理念。

“零基础”培训:我的完满新篇章 乡村振兴在行动

一、采访部分

1、问:我们先从你的志愿者工作开始,先请你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

安起东:我是2019年进入的移通,那会儿是在中德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德国工程学院,当时进校之后做的第一份学生工作就是班长,然后也进入了团委的电视台。大二的时候是做了学院的团总支学生书记,大三的时候因为入党,就负责党组织的一些具体工作,比如说像党费收缴,党员的登记这些,包括预备党员党会,还有系统上的登记,包括入党申请书和优秀团员申请的表等等。也就是一些党组织和党建方面的工作。然后升本上来之后,当时还没有开学报到,然后是受到了花果书院的邀请,当时是参加了花果书院的一个面试,然后升本上来之后就是大三,做了花果书院的主席,然后也是在还没开学之前就去参加了三下乡,并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获得了校级的优秀团队和校级的三下乡优秀先进个人。

2、问:我们就围绕着三下乡这一件事情进行一个详细的展开。第一个就是请安同学你分享一下,你是因为怎样一个契机,或者说在怎样一个环境下,加入了花果书院的这一志愿团队的?能详细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安起东:当时是这样的,升本考完之后选的是本校,录取结果出来之后是原学院的团总支书记莫晓雯老师,像当时胡芳杨老师前期是在中德学院做学生工作,后来是去了花果书院做学生发展导师,然后是莫晓雯老师向胡老师推荐,因此当时就参加了线上面试,面试通过之后,当时有这么一个机会,就是作为团队的副队长,也是负责人,去带领队伍参加三下乡,就是这么个契机,我就去了。

3、问:我可以这样理解为这样一个流程吗?鉴于你在中德学院读专科的时候,有一系列的党建活动和组织能力,然后你们老师就在你专升本成功过后,向书院部推荐了你作为一个三下乡志愿团队的副队长的这样一个身份,去带领团队执行三下乡的一些工作,可以这样理解吗?

安起东可以的。

4、问:我们也看到你三下乡的一些经历,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在三下乡期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哪件事情?

安起东:三下乡活动,印象最深刻的是反诈宣传。

5、问:在三下乡志愿活动的反诈工作当中,比如说给老人宣传等等,你有没有印象深刻的?

安起东:这一块的话确实不多,因为村子里面大部分老人的手机都是那种小灵通,所以这一块没有太多的故事。

6、问:通过这次志愿者的活动,你觉得你有哪些成长,或者是对你的现在的工作有哪些现实意义?以及你觉得学校开展志愿者活动的现实意义在哪?

安起东:这个的话我先说个人,对我来说最大的一个亮点在于我们第一次离开学校,虽然我们之前很多志愿者活动是去敬老院或者是到外面去开展活动,但是离学校不会太远,并且时间周期不会这么长,一般一个活动可能就最多三个小时左右,但是这一次是7天6晚,这个时间周期很长。

第二个的话确实我们的生活条件还是比较艰苦,住的是农村那种自建房,它是个毛坯房,没有床没有褥子,什么都没有,然后当时我们是从学校搬的已经离校的大四学生的床垫,然后拼在水泥地上做成的床,夏天又热,蚊子又多,但是不光我坚持下来了,大家都坚持下来了,而且每天都用一个很好的状态做着我们这次下乡的工作,就这个事对于我来说是个很大的一个点。

另外一个的话就是走这么远,这么多人,也培养了自己对团队的这种领导能力,因为确实离开了校园,然后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长周期的志愿活动,对个人带领团队这种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7、问:你可以谈一下青年志愿者这个活动有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你们这7天6晚的一个活动,比如说反诈工作,有取得怎样的一些成效呢?

安起东:最大的一个成效是对农村一些小朋友的帮助,包括团队的一个凝聚力的提升。因为大家朝夕相处,然后生活在一起,出入在一起,其实对团队凝聚力的提升是很大的一个帮助。

对村子里最主要的帮助就是对这些小朋友的陪伴,因为他们大多都是父母在外务工,暑假生活如果没有我们去,可能大部分就是完成假期作业或者是假期作业都可能完成不了,就在村子里玩,但是他们跟我们在一起的话,我们就会帮助他们学习,带他们做各种游戏,还会带他们学手势舞,当时是学的万江的手势舞。在最后一天的时候还带着小朋友们给村里的老人表演,因此对这些孩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而且这些小朋友后面也有联系我们,包括之前在学校附近,我们当时的队员遇见了之前在村子里待过的小朋友,小朋友还是记得我们,而且他对我们很热情,就那种感觉是作为一个志愿者后面得到的很温暖的回馈。

8、问:我还想问一下关于志愿者工作,你和团队在这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最具挑战的困难,你们是怎样克服的?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毕竟有7天6晚,还进行了反诈的宣传。

安起东:还是挺多的。最大的困难可能是在沟通上面,因为我不是重庆本地人,然后在沟通过程中,其实我平常在学校跟年轻一点的,就是大学生这个群体沟通的话,他们说重庆话我其实是能听懂的,但是到村子里,我跟老人沟通起来其实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说的重庆方言我就听不太懂了。但是在宣传的时候,就是说我说的他们能听懂,但是有些东西他们理解不到,但是他们说的我基本上听不懂。

9、问:当时沟通和交流这一块是一个比较大的困难,你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怎样的心路历程转变?

安起东:刚开始的时候和我队员一起,他负责听,然后他给我翻译,我再来跟人家说。到后面跟村子里的老人熟悉了,他也会慢慢地跟我说,我也能听懂一部分。虽然可能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我们所做的事情老人是看得到的,他也愿意从一开始不耐烦的状态转变到他愿意去听你说,愿意去跟你交流,这对我来说也是转变比较大的。

二、成稿部分

我的完满新篇章 乡村振兴在行动

“零基础”培训:我的完满新篇章 乡村振兴在行动

辗转两千九百一十公里,历时四小时五十分钟飞行,我从祖国的大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飘飞向有着雾都之称的重庆市,为迎接党的二十大,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开启我的第一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拉开我第四年完满教育新篇章的序幕。

       2022年7月1日至7日,我作为重庆移通学院花果书院“繁花硕果”乡村振兴公益行动队的副队长,和由学生干部组成的志愿者们一起到合川区牌坊社区、合川区铜溪镇金沙村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当“繁花硕果”乡村振兴公益行动队的队旗随着队员们整齐划一的步伐飘扬起来时,我的三下乡开始了。在牌坊社区为老人免费剪发,拍摄“天安门一日游风景照”,一位面带笑容的老爷爷自豪的说道:“中国共产党好啊”,志愿者与社区老人、儿童们哄笑一堂,那一刻让我感受到志愿的魅力。

      当队伍进入重庆市合川区铜溪镇金沙村时,这支举着鲜艳的旗子,穿着红色的马甲,背上青年志愿者的字眼瞬间被村里小卖铺的“情报组织”所掌握。虽然之前踩点去过我们的“豪华独栋别墅”,但是当真的来到在这住下,面对一间毛坯房,我的本心还是很抗拒。和志愿者们打扫卫生、绑水管、铺大通铺还有和狗狗麻圆斗争。一向对小狗抗拒的我没想到,在短短几天里麻圆成了我们这支队伍的好伙伴,陪我们在村委会加班、送我们去集市,甚至还接受了我们志愿者的“独家专访”。

在金沙村的第一个晚上尤为难熬,蚊子成了我们所有志愿者的公敌,全身上下二十四个包让我顿时身心俱疲,一边忍受着蚊子的袭击,一边又被热浪反复拍打,第二天顶着黑眼圈继续开展活动。厨房里的新疆大盘鸡不停地刷新着我对热的认知,一顿在家轻易完成的新疆特色在这个不足五平米用土灶的厨房里显得尤为艰辛,第一次做十几人的饭菜让我面对调料犯了难,对这辈子再做一次大盘鸡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花果书院两支队伍的汇合,让火锅成为了那天的主旋律,在忙完当天的行程后浩浩荡荡的出村,我们给火锅店老板的好好地上了一课,搬空的冰箱和那一张满脸通红的照片是我们第一次的聚餐。金沙村的健身步道、龙游寺的日落是我这一生难以回忆的行程,顶着烈日爬着山,一遍遍放弃自己又咬牙坚持,湿透的马甲像是我的勋章,顶点的照片是我们的战绩,向山顶的老人骄傲的讲着我们的坚持,短暂的歇息再下山,山下的凉面是一队人的期待和努力方向。小朋友们的出现解放了我们队伍的双腿,但冲击着我们的心灵。《孤勇者》、《万疆》还有《雪龙吟》成了我的歌单单曲循环。我们的高歌,教室的欢乐,家长的陪伴成了这些小朋友这个独有的快乐,也成为了我们这些志愿者最美好的回忆。留下的手机号在没出村子就一遍遍接听,听着小朋友问我们何时再来。

    离开的那天心有不舍,学校门口的聚餐送走了一位位朝夕相处的伙伴,民宿里七天未见的淋浴洗去了一身的疲惫,柔软的床让我仿佛梦了一场。言以至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拼搏,学好专业知识,掌握服务本领,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三、采后讨论

“零基础”培训:我的完满新篇章 乡村振兴在行动

在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北山斋A101,2名同学组成了本期《我的完满新篇章 乡村振兴在行动》稿件的学习小组,大家对该稿件的亮点、有待改进等细节内容,展开了分析研讨。

老师:安起东这篇《我的完满新篇章 乡村振兴在行动》,你们阅读后,觉得最大亮点是什么?

陈燕:首先整篇文章写的非常具有真情实感。其次人物心理描写非常到位。文中说他对来到金沙村是非常高兴和期待的,但是当面对毛坯房,内心还是很抗拒。

李晨:运用大量特殊称谓使文章生动有趣,紧扣主题,以自己七日的“三下乡”活动参与感受有条不紊地写出自己在金沙村的志愿经历,逻辑紧密,在写出志愿活动时自己遇到的困难时也启发了读者想到“一直生活在这其中的人们多么辛苦,我是否也该关注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写出了帮助别人自己也有所得的“成就感”,潜移默化地鼓励了读者参与志愿活动。

老师:大家谈谈这篇稿件如果要调整,还有哪些不足呢?

陈燕:1.文章故事情节的衔接度不够,显得很松散。2.描写的故事情节太过于丰富,有些杂乱,并且没有重点。3.整篇文章没有紧扣乡村振兴这个主题,并且结尾有些生硬。 

李晨:其中对于自己遇到的困难描写过多,对于被帮助的人却描写过少,比如对被帮助过的人被帮助时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大多都一笔带过,在最后对于被自己帮助过的人怀念,离开时的不舍,对志愿的这段时光的怀念升华略显突兀。

老师:看完这篇稿件,也听了安起东同学的采访,大家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陈燕:第一当自己要写一篇文章时要先梳理整个故事的脉络,完整度很重要。但是也要有重点,不能大篇幅的把整个情节完全描述。第二,一定要确立好文章的中心与主题,并且整个故事情节都要围绕其发展。第三,在结尾时要总结全文,并且要呼应主题。

李晨:可以用特殊称谓,有趣的语言等丰富文章色彩使文章更生动有趣,也可以用大量的动作描写等丰富文章画面,描写故事时也可从小到大,以细节衬画面和背景,比如制作大盘鸡,蚊子的侵扰写出环境的困难,以自己所经历的“志愿小事”写出乡村振兴,时代改革,志愿帮扶的大格局。

老师总结:采访安起东同学是3月20日晚上8点30分,那个时候他才下班回来,这次采访除了“零基础”培训部分,其实还有一部分是《我在书院读大学》,整个时长长达2个小时。其中除了老师的采访部分,还有远景学院邱枫同学的采访。加入新采学院近一年的时间,邱枫同学说优秀的同学也经常采访,但是安起东同学在学校的知名度非常高,是正能量代表,她希望通过这次采访多了解他。邱枫同学自愿承担了写《我在书院读大学》的锻炼机会,“每次参加新采学院的校园人物采访,其实都是自我学习的机会,见贤思齐。”

文:邱枫、安起东、陈燕、李晨
图片:安起东

发布者:罗影,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6812.html

(0)
罗影的头像罗影
上一篇 2024年3月21日 15:45
下一篇 2024年3月21日 18:33

相关推荐

  • 一定要把思维训练作为培训的核心

    在传统的新闻采写培养模式中,基本都是以采写理论体系和技能为中心来组织教学的。但,这完全不符合新闻写作的实际需求。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古人也说“文以载道”。所以,文只是载体,只是手段,而“道”才是目标。…

    教学资源 2023年9月19日
    3790
  • 访非遗 论传承 练笔力——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探寻平遥商道

    推光漆器,文化底蕴深厚,流传千年,如何让漆艺非遗技艺在保护中传承创新?平遥牛肉,制作技艺独特,口口留香,如何推动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品牌做大做强? 看非遗,论传承;访平遥,寻商道。10月15日,…

    2023年10月17日
    4270
  • 綦江校区组织本科高校素质教育调研培训

    为让学生深入了解调研要求,保证调研顺利开展,3月6日,“本科高校素质教育研究”项目的首批调研团培训会在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举行。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40多名学生志愿者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科高校素质教育…

    2024年3月6日
    9480
  • 济南的冬天:冬日影像记

    在众多描绘冬天的作品中,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用那独特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温馨、宁静、美丽的济南冬日画卷。老舍笔下的济南,在冬日的暖阳下显得尤为安详。没有那种刺骨的严寒,没有…

    2024年1月12日
    3830
  • 带着“偏见”看世界——批判性思维的正确打开方式

    5月7日晚上,在綦河书院创客交流空间,重庆移通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组织新采培训班成员开展了一场思维训练讲座。杨洛老师以《带着“偏见”看世界》为题做分享,深入探讨“批判性思维”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打开了一…

    2025年5月8日
    1520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