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在泰山科技学院J1-103教室,新闻采写产业学院指导老师张伟,组织学生围绕田野调查的实践意义,展开互动座谈,学生们踊跃发言,分享了感悟和经历,现场气氛热烈。
在田野调查经验总结交流分享活动中,同学们普遍认为,调查活动形式新颖,让大家走出校园,开拓视野,有了了解其他学校的机会,收货满满。淬炼商学院的赵枫说,这次社会调研活动是她第一次参加,也是第一次跟同学们以大巴的形式出行,进入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校园,她就被校园内高耸的大树和学校围墙边盛开的花朵吸引,加深了她对这所学校的印象。她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泰科校园内的花草树木,也能茁壮成长,开出最美的花。
行政管理学院的文霏霏介绍,去山东中医药大学,是她第二次参与调研活动,由于她性子比较急,被拒绝好几次之后,就没了耐心,直接蹲地上,想躺平。“组长赵枫他们完成自己任务后,都过来帮我,和我一起分析被拒绝的原因,陪我一起去做调研,这令我很感动。”
远景学院的徐睿超,分享了他在调研活动中的趣事,在山东交通学院调研的时候,碰到了一名外国友人,在沟通中对方能听懂一些中文,但遗憾的是,外国友人没拿手机,没办法做问卷,“要不然就成了咱们做田野调查以来,第一位外国友人的案列。”
来自淬炼商学院的王凯月,叙述了她参与调研活动以来的成长,“记得我第一次参加调研的时候,非常的社恐,也不敢跟别人交流,没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很喜欢参与这种户外的活动,可以增长见识的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第二次外出锻炼的机会到来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报名了。”有了第一次的失败经验,王凯月第二次做调研就比较熟练了,看见有同学就直接上去问,能不能帮忙做份调查问卷,也是在拒绝与被拒绝中,重新建立自信,慢慢地她发现,其实田野调查也没有多难。
王舒心的情况,和王凯月类似,第一次参加调研,不敢开口说话,很腼腆,看到别人,不知道怎么问,总是被拒绝,一紧张,话都说不好了。由于对自己不自信,王舒心经过一番观察和总结,她给自己打造了一个人设,以学姐或者班干部的身份,去问话。“你是大几的学生啊?学的什么专业?想不想考研啊?以后有什么打算?”在有了共同话题,或者在对方警惕心变弱的时候,再提出做份调查问卷,成功率会很高。
淬炼商学院的陈梦洁,是第一次参加调研活动,没什么经验,在大巴车上,有一点惴惴不安,然后她就在小红书上搜调研活动的一些通用话术,搜如何让别人帮忙做调查问卷。以至于到山东中医药大学,进入学校站到餐厅门口的时候,她还有点恍惚,不知道怎么下手。在大概问到第六个人的时候,才完成了第一份。陈梦洁说,万事开头难,她觉得只要能完成一份,她也觉得自己收获了成功。
座谈最后,指导老师张伟做了总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家出去调研,可以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对参与调研的学校做个了解,方便大家知己知彼。这就相当于商道故事的采访,在采访之前,要求大家了解当事人,或者说了解当事人所从事的这一行业,这样有利于大家在采访中,问的问题有针对性,有含金量,这样采写出来的稿子,才更有深度,才更加耐看。
与此同时,通过观察分析,能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可以帮忙做调研,这就是个人能力的提升。人的学习能力很重要,参与调研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和陌生人沟通,学习提升分析判断的能力,学习提升组织协调的能力。“在别的学校,这样的锻炼机会,估计不会很多,但泰科给了咱们这样的平台和机会,大家要多多把握。”
发布者:张伟,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