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10月17日,晋中信息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师生六人,在重庆移通学院合川校区,围绕“如何高效指导学生参加写作比赛”和“‘我在书院读大学’项目的写作经验”,与重庆移通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师生进行深入交流,为促进双方教育水平的共同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晋中信息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院长助理崔欢欢,重庆移通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院长方刚、教师罗青、罗影出席。晋渝两校学生代表约30人参加。
首先,两校老师就指导学生参加写作比赛的经验进行了简单的分享。重庆移通学院的方刚老师,从“为什么要组织学生参赛”以及“如何指导学生”两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经验。
方院长谈到,本学年重庆移通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学员在多项高规格赛事中斩获了三十余项奖项,其与学院对竞赛的重视密切相关。以赛促学,以赛提能,学院在提升学生写作、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打响学院品牌进行了赋能。
方院长首先强调了“研究比赛本身”的重要性。要对比赛性质、主题甚至评委审美都要有一个深入了解和分析。通过研究往届获奖作品或举办单位特点,教师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比赛要求,从而有效指导学生创作。其次,他分享了指导学生获奖的一些具体方法,包括做学生动员、稿件筛选、结构调整、内容深化以及投稿策略等。他指出,学生初稿往往存在结构、主题等问题,老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同时打磨语句、注意标点、提炼升华,最后选择契合度高的赛道进行投稿。
解构分析赛事作品,动员学员踊跃参与,提供思路打磨精品,选好赛道精准投稿。方老师的四项指导策略,为两校师生参与比赛文章创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同样参与过指导学生写作比赛的罗影老师,就以往经验及此前作为民生记者的相关经历展开了分享。她强调,内驱力的提升是一切动力的核心来源。参与指导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学员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还能有利促进老师思维能力的提升。最终获奖的体验,更能激励参与师生爱上写作。她鼓励学生要不怕失败,勇于写稿,通过不断参赛复盘,“量变”达成“质变”。
晋中信息学院的崔欢欢老师,在认真聆听了两位老师的分享后,表示高度认同,认为这些经验将对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学员满意度大有裨益。返校后,一定会把相关经验的精神内核进行有效传达,积极引导学生提升在新闻采写学习实践的内驱力,通过多看、多听、多写,积累经验,实现突破。未来,信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也将立足学院建设,以赛促学,真正把“新闻采写产业学院——一个快速提升你思维能力的地方”的口号变成现实。
另外,两校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的学生就“‘我在书院读大学’项目的写作经验”展开交流。
重庆移通学院的李晨、陈燕和殷凯同学分别分享了自己在新闻采访、写作以及本科素质调研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谭诗颖同学分享了自己在消息类新闻稿件撰写中选题与主题契合的重要性,同时也了解到保持新闻敏感性,注重日常记录积累,将为稿件撰写提供多元化思路。
晋中信息学院学生代表则从自身经历出发进行了分享。孟皓楠同学谈到了自己在新闻稿和消息类稿件撰写中的经验,并强调了信心、创新、细节在稿件撰写中的重要性。王金涛同学则分享了自己视频剪辑制作的一些经历,并表示自己将利用专长,将文字和镜头相结合,为讲好信院人物故事做好准备。李魏同学结合素质教育调研工作的亲身经历,深情并茂地表达了在挫败中成长,于历练中成熟的故事,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都在实践中得到了极大提高。
互通有无,增进共识。分享交流会在热烈而友好的气氛中推向高潮。
文:王广萍
图:孟皓楠 王金涛 李魏 温秀芸
指导老师:崔欢欢
发布者:欢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8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