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夜市”圈粉年轻人!如何复制下一场“流量密码”?

10月底,夜幕降临后的天气有些许寒意。不过,重庆沙坪坝区的三峡广场溪水两侧却是一派热闹景象。众多市民聚在一起,观看中医文化表演、品尝药食同源糕点、体验中医外治疗法、畅玩中医小游戏……据多家官方媒体报道,近来,重庆多地都办起了“中医夜市”,涵盖问诊、开方、针灸、推拿、养生、保健、膳食、文化推广等诸多活动,吸引不少市民特别是年轻人排队“打卡”。有网友称赞道,“走过路过没想到挂上了专家号”“年轻人在上医院和上网之间,选择了上中医夜市”。

中医?夜市?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实际上已经悄悄组成CP火出圈了。这种让人意犹未尽的夜市,为何能引得年轻人的关注?热潮过后,又如何复制下一场的“流量密码”呢?

顺应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是契机

        “暖暖的很舒服,中医确实博大精深!” 重庆大学学生何碧在体验完火熨术后说。

中医站上年轻人心中的“养生C位”,原因是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养生和健康,无论是中药茶饮,还是中药面包,无一都击中了年轻人养生的需求。中医药强调预防和保健的理念,也跟当下年轻人的健康理念不谋而合。于是,在中医夜市中,青年群体占据了问诊队伍的半壁江山;在中医文创展示、手工制药、传统养生功法体验等区域,年轻人更是占到了九成以上。

时下,年轻人常以“脆皮青年”自嘲,不是他们不爱惜身体,实在是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里很难有时间调理身体。为了小毛小病请假去医院近乎奢侈,日常锻炼身体又难以坚持,面对“时间困境”的年轻人,却在中医夜市里找到了一个审视自我健康的机会。在中医夜市,大家既无需顺应医院的作息时间,又摆脱了走进医院时的拘束不安,在逛逛吃吃玩玩中,遛着弯顺道把病看了,这样暖心的便民举措,真可谓“想不红都难”。

令人欣喜的是,“中医夜市”持续火爆,看病是“揽客招牌”,文化才是“压轴好戏”。对于走进夜市的年轻人来说,在这里了解中医关于未病先防、以病治病、病后防护的理念,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与知识,才是“篮子里最大的果实”。现学现用的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文化活动,识别药材、制作中药香囊的小课堂等沉浸式文化体验,让人感叹中医夜市既是中医诊疗的便民场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除了“Z世代”的年轻人,不少家长也带着孩子前来感受热闹的氛围,中医药文化是我们的国粹,让孩子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中医+”新公式探索“流量密码”

       如今的中医不再一幅“老气横秋”面貌,玩法越来越多元,也越来越“年轻态”,比如将中草药制成香囊,将中草药加入咖啡、面包、奶茶中,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和喜欢。年轻人也经历了“从质疑到理解再到成为”,终究也没能逃过“真香定律”。

仔细分析这场“中医夜市”热,其底层逻辑是传统中医药日渐“出圈”,年轻人对于传统中医药的认同感与日俱增。而这一现象背后也折射出,作为新时代的“消费担当”,“Z世代”年轻人的消费行为和观念正在引领新的时代潮流。

那么,想要得到年轻人的青睐从而获得关注度,中医知识传播必然也要与时俱进,跟随注重情感共鸣与体验至上的“Z世代”人,寻找传播新赛道、新方式。

新媒体时代,热衷于打造医药卫生领域爆款IP的,可不止重庆的卫健委。《中国中医药报》社舆情监测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相较于2019年,广东、河北、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区的中医医院新媒体账号开通数量稳步增长。此外,可以看到,不少知名中医当起短视频博主,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并针对社会热点回应民众关切问题,吸引了更多的年轻受众关注。

前段时间,杭州中医院的一款乌梅汤12小时内配出24万余帖,成为中药代茶饮“顶流”,高峰期甚至“一贴难求”。于此同时,日前发布的《中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蓝皮书》显示,中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规模预计在2027年将超过8000亿元。近万亿市场蓝海召唤下,中医药企业品牌纷纷入局养生休闲食品赛道。云南白药推出姜黄软糖、红糖姜茶、弹性胶原蛋白肽玫瑰果汁饮品等产品;同仁堂健康药业旗下新零售品牌知嘛健康推出枸杞拿铁、益母草玫瑰拿铁等“养生咖啡”;国药集团、一方制药旗下主打本草茶饮的一方四季,推出茯苓奶冻、胖大海秋梨茶、红枸杞舒甘饮等饮品。

这场“中医夜市”的“潮流”启示我们,中医药文化只有从一种符号、观念,创造性转化为具体的、时尚的、鲜活的生活体验,才能推动“老中医”以“中医+”新业态走进千家万户,焕发出新活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推广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营造重视健康的氛围,“中医夜市”开了一个好头,找到了一个推动中医药大众化、生活化的新路子。

文:廖喆鑫
指导老师:罗影

发布者:罗影,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8420.html

(0)
罗影的头像罗影
上一篇 2024年10月27日 23:05
下一篇 2024年10月29日 20:28

相关推荐

  • 重庆移通学院本科素质调研分享交流会

    分享会时间:3月27日晚7时许 分享会地点:南湖书院中德创意工坊 参会领导:新闻采写产业学院院长方刚 会议主持:新闻采写产业学院指导老师罗青 参会学生组成:本科素质调研团成员、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学员 录…

    2024年3月28日
    8530
  • 新闻知识:华尔街日报体

          华尔街日报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其特点: 1.“由小及大”、“窥叶知秋”,从个体到一般。结构上,开头从非常个人的视角切入,再从这个小细节推展开来,逐渐论及全局。文章…

    2023年4月23日
    3530
  • 新闻摄影赏析(5)北平的茶馆

    1948年11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从缅甸来到中国。他和妻子先飞往上海,之后北上抵达北平。此时的北平,国民党统治已经摇摇欲坠。然而,…

    2023年7月24日
    3420
  • 从零开始训练

    对没有写作基础的大学生来讲,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效果并不明显。在他们那里,所有的方法、技巧,都很难转化为真正的写作能力。从听懂、明白到会用之间,横亘着一道天堑,就像心学的知行合一,听起来好像很容易的样子…

    教学资源 2024年2月28日
    4270
  • 新闻摄影赏析(3)士兵之死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在巴黎的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1954),马上赶赴西班牙采访。这个无所畏惧的年轻人,正如欧文·肖所说的:他活着像最好的士兵一样,遵守最严厉的军法…

    2023年7月23日
    4200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