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树静:各位同学,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学校举办的古剑山大学生网络攻防大赛,本次比赛也邀请了来自高校和企业行业专家,我们学院也要对他们进行一个专访。那么,我们今天现场制作一下专家的采访提纲。比如,我们要采访奇安信集团的副总裁罗海龙罗总, 大家觉得应该从哪一个问题开始?
学生:我会先询问和他比赛相关的内容,因为专家是专门来参加大赛论坛的,从比赛开始更好切入。
郝树静:你说的没有错,可以问与比赛相关的问题,不过,我们面对专家,第一步应该是建立和专家的信任度,让对方信任你,愿意和你聊,所以,我们一般第一句可以让他介绍一下自己,包括他的研究领域等等。像罗总的话,大家觉得对他本人而言哪一部分比较感兴趣呢?
学生: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罗总的职业生涯,他是怎么开始网络安全这一块的。
郝树静:你说的非常好,那么,我们第一个问题可以这样问,罗总您好,大家对您的职业生涯特别感兴趣,可以请您告诉我们,您是怎么开始您在网络安全领域的职场之旅的。这个问题和他本人很贴近,也是在分享他的个人经历,也有助于建立我们访谈双方的信任度。我们在采访专家的时候,一定要去搜集他本人的一些背景资料,大家会从哪些方面来了解专家?
学生:我会通过去搜一些他的新闻节目视频,从视频中去找一些关于他的信息。
郝树静:这个方法是可行的,但是效率不会很高。你们还有想到其他方法吗?
学生:去网上搜一些关于他的报道,这样比看视频更快。
郝树静:是的,我们可以直接在网上找到关于这名专家的报道,在寻找报道的时候,我们也要筛选,尽可能选择官方媒体的报道,这样的报道更权威更准确。在报道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专家说过的话,来提出我们的问题。
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找到罗总曾经在数博会上提过,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繁荣的底板,我们就可以把这句话抛出来,然后再接我们下一个问题:您认为现在我们国家在网络安全领域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这样,我们的访谈问题就可以显得更加自然。
同时,我们在采访专家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眼神和表情,让自己显得专业。采访不同的人,我们要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比如采访学校门口的豆花店老板,我们可以用生活化的语言和口吻与其交流,而面对专业性强的专家学者,我们更要显示出专业度。
总结:本次课程,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导,学院学生对如何采访行业专家,以及如何制作采访大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付诸实践,在课堂上现场制作了采访提纲,用于之后的实践采访当中。
专访奇安信副总裁罗海龙:数字化时代的安全“底色”
导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领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作为古剑山第一届大学生网络攻防大赛的特邀嘉宾,奇安信集团副总裁罗海龙接受了我校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的专访,分享了他对网络安全领域未来趋势的看法,揭开网络安全的神秘“面纱”。
问:非常感谢罗总接受我们本次的专访。您作为奇安信集团副总裁,大家都对您的职业生涯特别感兴趣,请您告诉我们,是什么激发您投身于网络安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的?
罗海龙:我的大学专业是铁路运输管理,但我一直很喜欢计算机行业,也是因为偶然的机会去面试,刚好面试到了一个网络安全企业,然后步入了这个行业。工作时间久了以后,我发现这个行业还是很有意思。我在各个企业打拼了一段时间,也在外企工作了一段时间,我发现,网络安全行业和产业对于整个国家,乃至于整个民族来,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领域。后来,我就抱着这样的心态,一直在这个行业里面去工作。我是2001年进入到这个行业,现在有二十几年了,一直在做技术,也是前些年才做相关的管理工作。
激发我选择这个行业的原因,实际上是这个行业本身的未来前景,以及这个行业能创造的价值。我当时在外企工作了10年,在国外学了很多东西,想着能为国家做点贡献。所以网络安全这个行业也具备了这样的潜质,现在的话,应该说我们把网络安全产品推出国外实际上是按军火来处理的,所以说网络安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业。
问:之前我也在网络上到一些关于您的报道,您曾经在数博会上提过,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繁荣的底板,您认为现在我们国家在网络安全领域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罗海龙:我们现在国家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打赢一场网络安全战争,这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命题。也就是说现在来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在战争中,网络安全战是属于战争的先导或者持续战争的一种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国家能否应对一场大规模的网络安全战或者大规模的战争?这件事情上我们现在是对国家来说最大的挑战,涉及到了我们网络安全人才的部分内容,涉及到我们安全网络安全管理机构以及运行体系的部分内容,也涉及到我们在网络安全的研究和科研能力的问题,所以各方面素质造成在一起,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打赢。就像俄乌战争一样,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网络战打得很凶,但是,如果我们国家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去应对?
就像我刚才讲的一样,说如果一个学校面对一个国家,这个网络战没法打的,我们如何把国家的力量集中在一起,然后应对战争,这是我们现在研究的一个课题。实际上,我们一直研究的核心点就是我们在冬奥的时候做了一些实践,无论在防御体系还有反制体系里形成一定的机制,但这种机制我们在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和特殊的要求下实现了,那么,在现有的社会环境里面能否实现这种内容,是我们在推广的一个核心的机制。这部分我们也跟綦江区一直在推的就是城市级安全运营的概念,如何把一个城市作为一个战争的主体来进行整体的运营提高和对抗,这个事情实际上是我们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问:在您看来的话,我们现在在技术和人才上都存在比较大的挑战和难点。
罗海龙:对,因为现在我们所有的安全建设属于一盘散沙,所谓的一盘散沙是说各管各的,就是企业单位只管自己的安全,符合要求符合规定就行。但是这些企业如果在真正发生战争的时候,它不可能各自为战,如果各自为战的话,那就不可能答应如何把他们协调起来,发挥大家集体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把相应的单位和国家的一些机构相结合去做。
这就是一个核心点,比方说我们在冬奥的时候做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在冬奥组也监测到一些攻击,然后我们通过我们的技术手段确认出哪一些地质是攻击我们的。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是国内的地址,我们把地址给到工信部,工信部给我们实名地址,完把实名地址给到公安部,公安部就可以上去抓人了,这就是一套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不光是一个单位的问题,涉及到国家的各个机构和部门如何去解决,所以这件事情才是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机器和一个企业单位之间如何去沟通,如何协同资源,发挥大家的力量去作战。如果我们每个单位都有安全人员,网络安全人员能不能大家集起力量一起去作战,这又是一个话题。
问:那么,根据您的一个观察和研究,您认为未来在网络安全领域里面将呈现哪些新的趋势或者说是新的特点,您能介绍一下吗?
罗海龙:安全这个东西相对来说简单又复杂,所谓的简单是说它只要防御就行了,或者是攻击就行了。但是它复杂的地方就是说你要实现攻击和防御,你要对现有的所有东西都要了解。现在最大的安全挑最大的挑战就是人工智能,AI技术在第三波的浪潮里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就也提高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这种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的挑战,我们现在是最未知的一个部分内容,也就是说新技术和新需求的产生对我们挑战变化很大。
比方说,以前我们的数据都是分散的,现在通过国家这种各种云平台的建设,很多数据都是集中的,这种集中性的防御体系来说,如何去做也是一个挑战。再一个比方说我们出了人工智能物联网这样的先进技术,由于它的新的应用模式,对于整体安全防护的部分要求就很高,而对不同的领域里面的细分市场的内容又不一样。
以物联网为例子,我们需要很多探针,比方说智慧农业来看智慧农业里有水监测、空气监测,营养成分监测等相关的内容,这些监测都有指定的探针,而这些探针都很小,而这些探针很小的时候,如何能够把这些数据链接起来的同时保证它的安全性,这就是很大的挑战,我总不能给这一个小的探针上装一堆东西,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所以在这种过程中里面,其实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新技术和新的应用或新的商业模式或业务产生以后,我们如何去分析它这种业务的分析它业务存在的脆弱性和方式,构建一个系统化的防御体系,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像人工智能,我刚才在讲的时候说人工智能其实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人跟人工智能对抗会不会胜利?人工智能产生以后,它的防御是什么样子的?它能不能遭到攻击者的攻击,然后利用这个人工智能方式向别人发起攻击,这样东西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的压力就非常大。所以回过来一件事情,其实网络安全无论是各种科技和内容发展,它都是具有地域性的一种安全属性的。
最终回归到本质就是刚才说的,我们如何把网络安全战争打赢,就所有的对于或某个地域或区域或国家都是一样子的,所以回过来一件事情,美国人为什么不让华为进入美国?现在又限制比亚迪,就是因为如果美国人用的大部分是中国生产的产品,它的安全性没有办法考虑。
再回过来考虑一件事情,我们国家现在为什么推行信创?我们的核心机业务在别人的掌握的时候,我们就很难提到安全性,换句话来说,我们所有人都用windows,有一天windows的开发者在后台中了一个后门,随时都能利用的话,我们何谈安全性?
所以总而言之,网络安全面临很多的东西,但我们国家需要改变的还很多,对新技术的挑战,新的机制的挑战,以及被别人卡脖子的挑战等等,这些内容都是我们需要改变的。如果非要排个序来说,我觉得解决卡脖子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就是先把它换成国有的东西,不管国有东西好与坏要换。
因此,要对新技术慎重的使用和应用,但是这又违反了我们国家的弯道超车的做法,我们大部分都使用在新的技术使用的非常广泛,比方说在国外很难有电子技术支付,但是在国内电子支付是必须的,这就是差异化的东西,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这种业务场景下,我们要重新去考虑安全的部分内容,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非常难的地方,要如何打赢一场战争,这是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
问:刚刚听罗总分析了很多关于我们国内现在面临的新的网络安全领域的趋势和挑战,我想又回到咱们学校来,对于我们移通学院来说,学校也是将网络信息安全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领域,我们当代大学生也是我们国家未来网络安全事业的一个主力军,对于我们这次古剑山第一届的全国大学生网络攻防大赛的参赛学子们,您有什么期望或者寄语?
罗海龙:未来的国家安全实际上是靠这批大学生们来掌控的,我希望他们能够更早地认识到网络安全的主权意识。第二希望他们深刻地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然后把这些技能水平应用在正确的道路上,这是我对他们最大的三点期望。首先要爱国,第二部分要掌握技能,但第三要有武德哈哈。
问:我觉得武德这个提法非常有意思,您是我们这次大赛的特邀嘉宾,也是我们学校奇安信网络安全产业学院的一个发起者和见证者,在您看来就是这次大赛你觉得最新颖的一个亮点是什么?还有未来,攻防大赛会以后每年都会举办,你对未来每年一届的比赛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罗海龙:我参加过很多的这样的的大学生的比赛,大部分对我们而言,对我们产业研究来说都是一种游戏,但是我们这届大赛最大的差异性,就是他把学生带入了实战的演练过程中来,真正的攻防环境中来,这是最大的特点。
我希望我们古剑山大赛未来一直坚持这种实战化的原则和接近现实的原则去开办,做出跟其他的大学生比赛最大的差异性,希望用这种方式真正的培养出一批为国家能做出贡献的人才。
问:感谢罗总对本次大赛的认可,这是罗总第几次来我们学校呢?相比第一次来,您觉得我们学校有哪些变化呢?
罗海龙:我第一次来的感受是这个学校很现代化,二是感觉学校的制度很人性化,第三部分感受是学校的学生很热情,老师也很有朝气。这次来古剑山大赛我也有很多感受,我是觉得民营学校里边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并且有远大目标,我觉得移通学院应该有比较好的前景。
以我们现在的国家经济和整个教育情况来看,还是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一种教育方式,而公办确实有它的好处,又有它的优势,但是缺乏了一些活力和创造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民营的学校能够引领一个新的变化。
比方说我们在军事领域里面,现在反而很多民营企业比真正的军事企业做得更好。在网络安全领域里边,民营企业可能会比国有的部门和单位会更强。所以我希望我们移通学院也在这方面,在教育领域里面做成民营企业的标杆,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文:徐铭霞
指导老师:郝树静
发布者:郝树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