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校园记者 熊一铭 黄晨晨 李薇 齐高祯 王亚冉) “叮铃铃,叮铃铃……”5月29日,随着急促的下课铃声响起,神色各异的大学生从教学楼的大门涌出,走向食堂宿舍。就在这时,一男生熟练地掏出一根烟,点火,叼在嘴里,吹出屡屡轻烟,一幅潇洒的样子。
时下高校里,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吸烟并不是一个少见的现象。5月29日,周三3-4节课课间,济南长清大学城一高校教学楼3楼男生卫生间,刚走到门口,就可以闻到一股烟味,两个男生正依窗抽烟。小便池里,烟头已泛黄。
校园道路边正在打扫卫生的保洁说,地上常能扫到烟头,树林里的长椅边上烟头也不少。校园内的一家商店里,工作人员说买烟的同学男生女生都有,“女生也不只是抽女士烟,各种牌子的都有买的”。在记者观察的两个小时内,这家商店卖出了16包烟。
在记者进行的小范围调查中,83.33%受访者称抽烟主要是为了缓解压力,也有48.39%的受访者对于周围人吸烟感到厌烦,70.97%的受访者认为学校里随地乱扔烟头让人讨厌。“我在17岁时第一次尝试吸烟。那时候主要是出于好奇心,以及周围朋友的影响。”一受访者说。“我宿舍里有几个人吸烟,他们通常是在晚上睡觉前抽一两支。我担心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对我的健康可能也有不利影响。”也有受访者表达了对被动吸二手烟的担忧。
针对这种现状,学校也推出了相关措施。不少高校会在无烟日前夕发布校园禁烟倡议书。有的高校还组织开展“无烟校园”主题班会等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采访手记:
今天,我走在山东管理学院校园,希望通过采访了解大学生吸烟的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
我先去采访的小卖部老板,他表示,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买烟的人数都很多,每天都会卖出去很多,学生会购买不同类型,不同价位的烟。
在课间休息时,我注意到有几位学生聚在角落,其中有几人正在吸烟。我鼓起勇气,走上前去与他们交谈。我询问了其中一位男生为什么选择吸烟。他显得有些尴尬,但随后坦言自己是因为学业压力大,经常感到焦虑和不安,而吸烟似乎成了他暂时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他告诉我,他的身边也有不少同学因为类似的原因而开始吸烟。我又采访了一位女生。她表示,自己并不喜欢吸烟,但有时候为了和朋友们更亲近,会跟着他们一起吸。她认为,在大学里,吸烟似乎成了一种社交的方式,有时候不吸烟反而会被视为不合群。
又进行了网络调查问卷之后,看到了同学们对抽烟的各种看法。
在采访过程中,如何与受访者建立信任、打开话题,以及如何引导他们分享真实的想法和感受,都是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的。通过与不同学生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吸烟的原因多种多样,这让我意识到,要全面理解和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我还学到了如何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在采访过程中,我记录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包括受访者的观点、态度、行为等。通过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我能够更清晰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为后续的解决方案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这次采访,我深刻认识到吸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远离烟草的侵害。
发布者:李孟,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8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