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类作品入围】看不见的八千万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统计,在中国的14亿人口中,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按三口之家算,平均5个家庭就会有一个中有残疾人,但在日常生活中,这群人的痕迹却像被抹去了一样不被注意。

  • 刘顺利:“俺想和爸妈出去玩”

顺利的手上有着明显的疤痕,在冬日的寒风里愈发红肿。

父亲做木工需要帮手,顺利就帮忙钉钉子、上螺丝,长年累月,顺利的手满布裂口和茧子,他却说:“没事,俺不疼,俺习惯了。”

【通讯类作品入围】看不见的八千万

(刘顺利的手部伤口特写)

刘顺利来自山东青岛,目前就读于明心学校的八年级,实际年龄24岁,但是心智年龄只有10岁,不在学校上课的时间,他可能自己去公园,也可能在和大舅扫大街,捡垃圾,或者是跟着二舅做家具,他很少休息。

(一)小小的心愿

“俺想让爸妈领俺出去玩。”他边说边掏出自己的公交卡和电话手表,这两样东西一直放在他的口袋。

【通讯类作品入围】看不见的八千万

(刘顺利的电话手表和公交卡)

顺利总是坐115路公交车去离家3站的公园玩,那里人很少,没人会叫他“傻子”从来都是自己一个人出去玩。爸妈不希望顺利和太多人接触,顺利总是从房间的窗子看着他们离开,他只希望偶尔一次,自己可以大大方方地和爸爸妈妈一起走出去。

顺利一遍一遍地重复着:“爸爸妈妈总不带俺出去玩,他们只带大妹妹和小妹妹出去玩”,但是当问到“你喜欢爸爸妈妈吗”,顺利却没有任何思考和犹豫:“喜欢”。

(二)满怀希望地孤独着

很少人会相信顺利。

顺利的语句没有逻辑,所以陌生人不信他,家附近修车店的人会拿铁钳子扔他吓唬他,茶叶店的小孩会骂他“傻子”,家长笑着旁观,置之不理;顺利的父母也不相信他,总是叮嘱他少出门,少惹事,少见人。据白老师说,两个妹妹可以和父母住在一起,但顺利不能,他只能单独住在一个小屋,冬天的小屋冷的像一个冰窖,冷到顺利养在窗台上的乌龟也被水给牢牢冻住。

顺利有两个妹妹,有时候顺利在外受了欺负,妹妹会拍下视频为他讨说法,这种时候不多,但顺利低头看看自己的手说:“俺喜欢俺妹妹,她对俺好。”

但是他很快又忘了这个愿望,也忘记了这些委屈,他一只手挽着记者,反复地询问:“哥哥你能陪我一起打篮球吗。”

顺利抱着篮球,开心的笑了,像是一个实现了愿望的小孩。

  • 王冲:不用手,也可以触碰世界

红绿灯允许通行了,王冲在街边摆着烤红薯的流动摊,从下午四点摆摊到现在已经三个小时了,行人匆忙的脚步冲散了摊位散发出的热气,王冲熟练地操作着,没有人发现他的双手是残疾的。

王冲来自山东菏泽,对于四岁的那场大火,他没有丝毫印象,只记得从医院回来后睡在床上,被电灯泡炸开吓哭的景象。但就是在这场大火中,王冲的脸和双手被重度烧伤。“年纪小,不记得有多疼”。从有印象起,王冲就接受了自己脸部布满伤痕,双手残疾的事实。

【通讯类作品入围】看不见的八千万

(王冲正在备货)

(一)“我抓不起筷子,也不喜欢抓笔杆子”

小学还没念完,王冲就选择辍学了,他说自己不属于学校,更适合自己摸索,自己学习。

肢体残疾没有成为他拒绝尝试的借口。“慢慢摸索就学会了”,炒栗子、烤红薯都是王冲自学的,他自己改造流动摊位的三轮车,组装烤红薯的炉子,用铁丝编织称心的炒勺,这些正常人都难以完成的手工,王冲硬是慢慢摸索出制作的方法。

冬天王冲卖红薯栗子,不出摊的时候会修修车,到了夏天他便会做一些手工摆件到海边售卖,“只要愿意学就一定能学会的”,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他都会骑,他也很想开车去更远的地方,但是双手残疾让这件事变成了奢望。

(二)出去了,才有希望

“出去”是王冲生活的真实写照。家中有六个兄弟姊妹,王冲排第五,他觉得家乡机会太少,太拘束没有像哥哥姐姐一样守在原地。37岁的他已经外出打工十余年了,除了每年的春节几天回家,剩下的时间都在外奔波,能赚钱的营生他都愿意尝试。

“我不愿意在老家种地”,王冲没有选择在菏泽做买卖,他知道,小城市赚不到钱,他更愿意去大城市奋斗,走出菏泽,他去了济南、北京,最终在青岛站住脚。他去过海边,最后还是选择在学校附近固定出摊。王冲的性格很好,为了方便和顾客沟通,他建立了微信群,每天定时播报自己几点到达校门口,群内已有300多人。

王冲去过很多地方,攒到钱了就会去外面看看,钱花光了就回来继续挣,觉得自在。他说北京天安门的红旗很帅,也说青岛的海很美。

王冲喜欢在空闲的时候去钓鱼。钓鱼是他自己学的,“你喜欢,自然就知道了”,喜欢钓鱼,自然能知道哪里有鱼。

(三)谁都不容易,和气才能生财

王冲不会吆喝着让人们注意到他,但是只要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开朗和善良。王冲身边的朋友非常多,总有人愿意帮助他,他只是腼腆地笑着说:“在外面不容易,谁也不坑谁这是最主要的”。

王冲一直强调“和气生财”,谈到有一次卖红薯被顾客刁难,冤枉红薯质量有问题,欺骗客户,王冲为了生意也只好作罢,不与顾客解释,他说红薯的质量是顾客说了算的,有目共睹也就问心无愧。

他一直默默地,对这个世界不作任何反驳。

为了保证红薯的质量,他不断换供应商,尝试了很多家之后才稳定了现在的货源,所以每每谈到红薯栗子,王冲总会有底气的说“他们的质量都没有我好”,从早晨七点王冲就会开始备货,清洗红薯和栗子、生起火炉、清洗炒锅、摘沙子、放糖…一步王冲都是紧紧盯着,静静等着。

(四)我不是一纸证明

中国的八千万残疾人中持有残疾证的有3804万人,不到残疾人总数的二分之一。王冲也有残疾证,每十年会重新评级,他说到最新一次的评级遇到了很多问题,求了很多人帮忙才顺利办好。

王冲总是这样,不愿意争论过多,不依赖残疾带来的补助与优惠,“能吃苦的时候就要吃苦,不能吃苦的时候就要学会享受生活”,他选择在外面奋斗,而不是坐着等补贴。

已经十点四十二了,红薯只剩下三个,王冲笑了,说明天肯定可以卖更多。

【通讯类作品入围】看不见的八千万

(王冲在工作)

  • 千千:阁楼里是否能看见大海

12岁的千千住在阁楼上。

从外表看来,千千和任何健康的同龄孩子没有任何差异,但他不与其他人交流,没有人能懂得他的情绪。所以他会突然大吼大叫、摔砸物品,这时候妈妈小语会把孩子带离人群,直到千千的情绪归于平静。

精神残疾人群存在情感、行为和认知上的障碍,严重的会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很难适应集体生活。他们只占据残疾人群体的4%,但小语说:“落到一个家庭头上,那就是100%。”

  • “我的孩子已经错过了”

“康复训练有一些帮助,但他还是做不到正常生活。”对于儿童精神障碍问题,治愈的黄金时间是12岁以前。2015年开始,小语带着千千跑遍了青岛有名的医院、康复机构,尝试了每一种有可能治愈的方法,但都无疾而终。千千还能不能康复,没有任何人能给他们一个确切的答案。所以小语选择了特殊教育学校,在这里千千才能不受限制地、自由地奔跑。

  • 比阁楼更大的是外面的世界

千千喜欢大海。有空的时候小语就带着他去海边,在这里没有人会对千千指手画脚,他可以尽情奔跑、大喊,也不必担心会有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小语说:“他本是就是适合自然的孩子。”

千千并不是从小就远离人群。小时候他只是不主动和外界交流,幼儿园中班的手工课上,千千情绪突然变得激动,抢过其他孩子手中的作品扔在地上,那以后,孩子们只叫他“小疯子”,也是那次以后,千千更加抗拒人群,母亲小语是他唯一愿意沟通的人。

现在的千千仍然需要全天与母亲作伴,课间操时间,小语为千千系好红领巾,带着千千一起做操,母子俩在操场的空地上做些简单的锻炼,老师和同学们对这种场面已经习惯,没有人上前打扰。千千目不转睛地看着母亲,仿佛周边的吵闹与他毫无关系。

【通讯类作品入围】看不见的八千万

(千千和妈妈一起做操)

前年,小语一家搬到了有阁楼的公寓里,阁楼的采光不好,有时阳光无法照进来,但在这里她的压力反而变小了,因为不用担心引起邻居的投诉,也不必总是在千千情绪波动的时候指责孩子。

小语的愿望很简单,她希望千千能平安地长大,治愈的希望很渺茫,自己也不知道能陪伴孩子多久,但是一步一步走,偶尔也会看见阳光照进阁楼里。

  • 看见、看不见的地方

生活的扉页上记录着宏阔的诗与远方,但翻开才发现其中凝结着血泪的个体。我们看见高山,看见旷野,看见汪洋,却看不见那些鲜活的挣扎,那些真诚的求索,在时代的背景中,他们是一粒粒尘埃,在洪流中沉浮飘落,生活赋予他们枷锁,但他们带着镣铐翩翩起舞。

他们是看不见的、听不到的、抓不住的,是孤独的、坚持的、沉默的,当拨开生活中的层层屏障,才看见那些最真实的脸庞。太阳照常升起,有八千万份守候着的视线,正在寻找那一束,为他们点亮的光。

采写手记: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采访对象信息

比起夏天的热闹,11月份的青岛逐渐转凉,大街上的人变得稀少,我们遇到了好久没见到的朋友,寒暄起这几天为什么没有见到他,他激动地说到自己前几天骑车摔倒,脚崴的比较严重没有办法出来,我们才惊讶的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也没有帮到他。他和我们采访的主题是那么大同小异,我们忽视了很多周围的人,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他们正在经历着困难,而此时的我们正是那个没有看到他的人。

十四亿中国人中,有8000万残疾人士,他们在社会看不到的时候,又在经历着什么。我们又有多少没看到他们的时候。

这次采访,我们认识了守在校园旁的王冲,他从小肢体残疾,来到学校一年有余,才知道他一直在我们身边。他是一位积极的残障人士。在我们看不到的时候,王冲也许在路上奔跑,也许去到了自己热爱的城市,也许正在笑眯眯地称量着红薯和栗子,他努力冲破牢笼,让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他。

我们探访青岛明心学校,在那里认识了智力残疾的顺利,在学校里他可以放肆的玩,被老师保护的很好,但是在老师们看不到的时候,顺利仍然不能和父母一起出去,仍然会有人对他充满恶意,仍然只有他一个人和被冻住的乌龟住在一起,我们也不知道,在我们看不到的时候,他的愿望能不能被实现。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他们都在生活着,挣扎着,经历着……

“记者是啄木鸟,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对深度报道的反思

“好的记者不是喜鹊,而是啄木鸟”,在我国对残疾人的帮扶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我们还是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与谈话,发现了残疾人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困境。为了保证采访信息的完整度,也为了提问不冒犯到采访对象,每次采访之前都会阅读大量的相关材料,准备采访问题以及备用问题。

新闻是一门需要深入实践的学问,一开始的采访并不顺利,起初我们选择了医院作为采访地点,但等待了一下午我们才发现医院的病患大多防备心强,采访无法开展。在之后的采访中,我们通过社交媒体、学校网站、美团平台、同学老师的介绍以及自己生活中的观察找寻,积极和采访对象进行沟通,才让报道顺利进行下去,也有很多次被拒绝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多看到了新闻采写背后“人”的力量,只有排除了记者这个身份,真正地深入现场,和人交流沟通,才能发现最真实最有力量的故事。

在深度报道的采写中,我们才真正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智慧与学问,课上所学的“人是新闻力量的源泉”“记者要深入生活,奔赴现场”在一次次采写中更加深刻。

记者绝不是报喜鸟,也绝不是去堆砌辞藻,而是要为弱势群体发声,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我们在观察着、记录着、真诚着。当顺利说“俺习惯了”的时候,我们更明白自己的使命和担当:让苦痛被看见,用真相为弱势群体振臂疾呼。

法拉奇说:“生活是一种艰难的尝试。”对于我们看不见的八千万残疾群体更是如此。我们通过三个月的采访与这样的群体共命运,希望用笔底锋芒让他们被看见。

发布者:李孟,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8773.html

(0)
李孟的头像李孟泰山科技学院
上一篇 2025年3月2日 18:34
下一篇 2025年3月2日 18:42

相关推荐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