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传振:“高兴”的狮子舞起来

导读

生于1984年的高传振,是泰山舞狮的第五代传人。在他小的时候,逢年过节,父辈们总会走街串巷表演舞狮,他也会客串一把“狮头”,开启一年的热闹喜庆。有一次在青岛,他看到舞狮出现在婚礼、开业等场景上,才惊讶地发现:舞狮竟然还能赚钱?嗅到商机的他,回到家乡泰安,成立“高兴舞狮”。

    高传振:“高兴”的狮子舞起来

 从零到百 市场破冰

2009年年底,听到高传振的打算,父亲坚决反对:“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舞狮能当饭吃?我舞了那么多年,你啥时候看我挣到钱了?舞得再好,人家也只给你放挂鞭炮,顶多给盒烟。你干这个,绝对长不了!”但年轻气盛的高传振哪肯认输:“爸,您就给我两年时间,两年后要是干不成,我一定回工厂上班。”

就这样,高传振拿着上班时攒的几千块钱,购买了舞狮服和锣鼓设备,在外面租了一间老旧平房,晚上跟道具挤在一起睡觉,白天出去跑客户,挨家挨户地推销自己。

一开始,他盯上了火车站附近的手机卖场、家电卖场,但老板们像看骗子一样看着他:“你叫啥?你是哪的?啥狮子?我用那个干啥?”连珠炮似的疑问,让高传振根本无从解释。

出了卖场,高传振一想,这样推销不行,人家看不到实物——但也不能天天带着狮头狮尾出来吧?他想起从前在青岛拍过舞狮表演的照片,赶紧去买了优盘,拷贝好之后又回到卖场,老板还是一脸怀疑:“优盘有毒怎么办?你别往我电脑里放。”

接连被回绝,让高传振心里有些恼火:我哪里就像骗子了?!

回家之后,他思来想去,意识到不能太心急了——既然大家不知道舞狮是啥,那就先让他们知道。

于是,他把舞狮的照片冲洗出来给大家看,又做了一些带照片、带文字的广告页,贴在游走于大街小巷的三轮车上。另外,在视频网站上,他每天都发舞狮视频,贴吧里则搞自问自答式营销。

高传振:“高兴”的狮子舞起来

宣传推广日子是苦涩的。有一天,高传振借来一辆自行车,蹬着去30多公里之外的肥城跑业务,结果途中突降大雨,身上的西服都被淋透了。为了给客户一个好印象,他把自行车藏在离客户很远的地方,故作镇定地擦干头发,挺直腰板走进店里递上资料。出来之后,一直强撑面子的高传振泄了气,一阵苦涩涌上心头:以前自己当过学生会副主席,上班的时候也管着一伙人,现在成啥了?太狼狈了!

感觉单打独斗效果不好,他又把目光对准了庆典公司。“庆典公司人脉广,接的活动多,我把价格定得低一点,让他们也赚一点,总有人愿意帮忙向外推广吧?”在跑遍了各个庆典公司后,终于有一位姓康的庆典老板,答应帮高传振推广试试。

2010年4月10日,高传振接到了他的第一单商业演出——肥城三源家电开业。高传振喜极而泣:半年的推广,终于见到效果了!

活动当天,他带着11名演员,扛着道具登场。四头狮子威风凛凛,四个人敲锣打鼓热闹喧天。看着台下越来越多的观众,高传振他们越演越振奋。

仪式结束后,客户专门过来跟高传振道谢,“高师傅,太感谢了!你这锣鼓一敲,来的人都多了,比我们预期的还好!”

这场演出的费用1000多块钱,去除人力、交通等成本,他赚了200多。与这200多块钱相比,更令高振传高兴的是,终于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慢慢地,高传振的活儿多了起来。2010年下半年,“高兴舞狮”共演出了100多场,当年的盈利突破两万元,超过了一些普通工人的收入。看到儿子的生活有了起色,父亲的态度,也从开始的反对变成了默许。

“高哥”变“高叔”

回忆第一场演出,高传振还记得一个突发状况——三个人一起转的时候,一位演员忽然重心偏移,高传振大惊:坏了!这孩子要歪!第一场演出,说啥也不能摔了啊!自己在中间位置,没得选择,只能硬生生撑住了狮头,结果当场扭伤了腰。

动作的生疏源于磨合得不够。事实上,刚开始,舞狮被大家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事,高传振没有演员,他游走在几个大学的宿舍门口,跑来跑去发了好几天传单,才招来7个兼职演员,只练习了两个多星期就上了台。

早期招聘演员时,高传振的目标就是大学学生,“高兴舞狮,招聘兼职,一场演出半小时,工资50元日结!”但很多学生只是接过传单,看一看,又还给了他。

直到有一天,在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小贾向他抛出了问题:“你这个演出难吗?”看到有人感兴趣,高传振激动地像抓住了宝贝:“不难不难,只有几个简单动作,学几次就会了。”

更令高传振高兴的是,小贾来看的时候,还叫来了几个同学。高传振暗想:说什么也得把他们留下!他展示了几个简单动作,再让学生们分组尝试。这让大家有了信心,小贾当即表示:“高哥,我觉得还行,不算难,我们愿意帮你。”

为了留住大家,高传振不仅简化了培训动作,甚至允许大家边玩边学,又在附近找了几个叔叔阿姨打锣鼓,队伍就这样组建了起来。

高传振:“高兴”的狮子舞起来

第一场演出结束,在返程的路上,高传振就把现金发给了大家。学生们累得小脸通红,但拿到现金都很开心:“谢谢高哥,下次我们还来!”看着他们单纯又努力的样,高传振心里瞬间有了底气:“好,那咱回去好好练,以后可得上难度了!”

慢慢的,高传振在各个大学都有了像小贾一样的“联络员”,帮他招募兼职学生。这让舞狮队的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始终没有出现断档。

对于大学生群体,高传振始终心存感激,经常叫大家一起聚餐。近几年,泰山舞狮名声渐起,他还会定期到学校里,义务指导学生舞狮社团的训练。

为了凝聚队伍,他新租下了一间仓库改造成训练基地,还添置了乒乓球桌、游戏机、卡拉OK等设施,让大家训练完,可以一起玩玩。“高叔,能给我们做个台球枪吗?”“高叔,这里加个台球桌呗”……这些称呼让高传振产生了感慨:真是岁月不饶人啊,我都从哥变成叔了!

南狮北舞

随着市场打开,演出场次增多,客户开始提更高的要求。这让高传振有了一种众口难调的困惑:这个想这样演,那个想那样演,到底该怎么演?

有一次,他带着服装道具刚到现场,客户皱着眉头迎上来说:“你这狮子的模样,怎么感觉跟我们在电视上看的不一样?不够喜庆啊!”高传振有些懵,自己一直用这套服装啊,今天这是咋了?

回去之后,高传振就跟队员讨论客户说的“电视上看的”那句话。“现在大家爱看的是《黄飞鸿》,人家里边可是南狮”“咱们用的都是北狮,动作大,形象粗犷,南狮艺术化了,动作灵动,色彩也丰富”“南狮观赏度高,好像确实更受认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给了高传振很大启发,于是,他添置了南狮道具,学习南狮的手法。

但市场又不愿意了。在一次庆典活动结束后,客户又表示:“你们来的队伍不行啊,怎么狮子不大欢实呢?只在那走走、眨眨眼,算怎么回事?”结算费用的时候,客户还要扣掉他200块钱。

这让高传振意识到——客户喜欢南狮的形象,但动作上,他们想要的,还是北狮那种大开大合。

“南狮北舞!”高传振脑海中一下子蹦出这个词——狮子用南方的,动作用北方的。

高传振:“高兴”的狮子舞起来

不过对这次改变,高传振变谨慎了。思考良久,他觉得如果全部采用北狮手法,“舞南狮”就不伦不类,对两种老手艺都是糟蹋。他决定,不能全改,北方人更注重大动作,那大动作就用北方手法,小动作还是得用南方的。

作为泰山舞狮传承人,高传振内心深处是割舍不掉北方狮子的。他很怕南狮越来越多,会让北狮逐渐没落。“能不能有一个节目,既保留北狮大跳、旋转的动作,也保留南狮灵动的细节?”

带着一份责任,高传振开始走访泰山周边老一辈舞狮艺人,又结合从小所学的舞狮技艺,准备创造一个专属于“高兴舞狮”的节目。

就这样,《瑞狮祈福》应运而生。在一次大型户外祈福活动上,他第一次表演了这个节目——用舞狮形式,讲述狮子登上泰山,祈求国泰民安的故事。

演出现场,只见狮子上台就来了一个大跳,满是兴奋与高兴,紧接着是连续三拜,展示对泰山的尊敬与敬畏,然后狮子开始借助架子攀爬,单转、双转、三转……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的艰难攀爬后,泰山极顶到了,两头狮子站定,“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的条幅从嘴中潇洒落下。在大开大合的同时,狮子点脚、眨眼、停顿中,喜乐情绪、动中带静等微妙感觉也表现了出来。

后来,高传振又陆续在几次活动中,表演了《瑞狮祈福》,并且进行改良,客户的接受度很高。这让高传振很自豪:“之前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南狮北舞,感觉找对了!”

服务好才是硬道理

有了好的节目,也有了一定的市场,并没让高传振放松下来。因为这时,开始不断有后来者进入舞狮表演这个行当了。运营者是谁?他们怎么运作的?定价是多少?这一连串问题,让高传振经常会有危机感。

绝对不能停在原地,同行都在拓展市场,自己不往前走,就等于退步。抱着这种想法,高传振开始建新的训练馆、增强训练强度、加入高难度动作、开抖音搞直播、参加各类社会活动……

与之同时,他还不断思考:什么样的服务,才能让客户更满意?

通常,一个完整节目只有5分钟,为了不让客户觉得钱花得冤,高传振开始搞“超值服务”——他早早到达活动现场,进行暖场表演。一个狮子舞10分钟,另一个再接班舞10分钟,交替两三次,把整体演出时间延长到一个半小时。有时候赶上开业庆典,他还会到周边路口舞一舞,给客户多吸引一点人。

有一次,高传振带着队伍参加婚礼时,又想出了提供“情绪价值”的招儿。等在新郎家门口时,看着家属迫切地向远处张望,他主动提议:“不如我带着队伍,去村口等着吧,把他们一路迎进来。”这个提议,一下子得到家属的认可。高传振一路敲锣打鼓,陪着车队走进来,捧场的村民越来越多,让家属高兴地不得了:“太好了,辛苦你们了!”

除了制造小惊喜,高传振还严格把控每场演出的细节。每次活动,他会倒排时间表,然后挨个给队员打电话确定时间。有一次,新郎从莱芜去章丘接亲,为了打好充分的提前量,高传振半夜11点就出发了。演出之前,他也会跟客户沟通细节,比如南方狮子“点睛”时在狮子嘴里放红包这种“二次消费”,他会提前与客户解释明白,这只是图个吉利,让客户根据自己的意愿放钱。

高传振:“高兴”的狮子舞起来

对于自己的服务,高传振目前很有信心,“不管同行做得咋样,至少跟我合作的客户,是放心的,舒服的,满意的。”确实,他的服务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赶上特殊“好日子”的时候,高传振每天的演出场次多达6、7场,过年期间甚至能到10场。他坚持把每场演出的情况都发到朋友圈,用他的话说,不能嫌麻烦,要“刷存在,增加曝光量”。2024年,“高兴舞狮”整年的演出量300多场。这一切,都让高传振感到很知足。(文:颜培正 指导教师:薛瑞)

发布者:薛瑞,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9048.html

(0)
薛瑞的头像薛瑞
上一篇 2025年4月28日 17:44
下一篇 2025年4月30日 12:59

相关推荐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