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张飞”的大赛之路》写作手记

《“莽张飞”的大赛之路》写作手记

这是我第一次撰写“我在书院读大学”的稿件,这次写作我学到了很多,也认识到了自已写作中的不足。

刚开始写的时候,其实我是不明白的,写之前虽然也看了以往“我在书院读大学”的稿件,但我单纯地认为这种稿子就是把他们说的话整合起来,稍微串联就可以了,所以我的一稿写的很糟糕,毫无亮点与细节。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知道了写人物需要用细节去刻画,让故事更贴合人物。写作不仅是要写,提前还需要问,了解被采访人的事迹。这次采访的张朝钦同学,主要是围绕他的竞赛之路来写,拿到一稿的批注,发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补充采访,于是我又预约了第二次采访。在崔老师的协助下,采访结束,老师又一对一地对这篇稿件进行了细致分析。我也学到了写竞赛类人物稿的小窍门,那就是,每一个小文段都可以遵循“态度+行动+想法+收获”的模式,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摆事实讲道理,有经验有教训,就能更好地呈现人物的成长变化。

总之,这次的学习经历,让我对竞赛类人物稿件有了基本思路和方向,期待以后能再出一篇竞赛类的人物稿件,加深写作印象,熟练之后,再在其他人物稿件领域寻求突破。

文:韩文婧

指导老师:崔欢欢

发布者:欢欢,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5338.html

(0)
欢欢的头像欢欢晋中信息学院
上一篇 2023年12月7日 19:40
下一篇 2023年12月9日 17:06

相关推荐

  • 采访手记 | 这是我心中的“草根精神”

    这次我和罗老师来到了文峰古街的一个流动商铺进行采访,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校外进行采访。在大一时,我和室友一起去过文峰古街游玩,也看到了这个堆满石膏娃娃的商铺,当时并没有过多留意。然而,在这次采访中,我惊喜…

    2023年11月28日
    2330
  • 合川日报实习记(6)抓拍人物

    就在前几天,我和陈雨雁跟随记者,对荷花进行了拍摄。当时是对静态物品进行拍摄,而这次是拍摄动态照片,两次拍摄感觉完全不一样,后者更加注重找准时机进行抓拍。根据两次拍摄,明白拍摄照片有这么严格的要求,懂得发布在报纸上面的照片也要经过层层筛选、审核和修改,这让我想起在此之前,我写的每篇稿件,也是经过方老师多次审核、修改后,才能在学院发布。

    2023年7月11日
    4130
  • 合川日报实习记(12)参加区政府常务会议

    第一次参加区政府常务会议,看到那些只能在报纸和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画面,我被震懵了,这才发现自己原来什么都不会,发现自己要学习的地方很多。首先要养成爱阅读的习惯,无论是时政新闻,还是社会热点,或是文学读物,所谓开卷有益,只有多阅读才能厚积薄发,懂得透过现象去洞察事物背后的本质,并学会归纳总结以及寻找新闻角度。当然,还要锻炼迅速撰稿的文字能力。

    2023年7月16日
    4940
  • 合川日报实习记(7)提炼材料与倒金字塔

    晚上睡觉前,回想起今天下午的改稿经历,我感到深刻又充实。虽然看到自己撰写的消息和记者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是通过报社实践,我也发现消息写作技巧中提炼方式和倒金字塔结构的规律都是有迹可循。只要勤加练习,相信不久后,我也能完整准确的写出消息。

    2023年7月11日
    5130
  • 合川日报实习记(20)“最美应急人”人物撰稿

    王灿还标红了“张丹丹向附近药店购买酒精”当时问我:“你读这一句,和‘张丹丹赶紧跑到旁边的药店购买酒精’有什么区别?”
    “感觉后面的更加紧急。”我立刻回答。然后似有所悟,又退回到自己的文本上在心里将两句话反复对比琢磨。药店原本就在附近,走过去,和赶紧跑过去,体现出张丹丹救人的责任性和故事紧张度都有着天壤之别。而王灿仅仅加了一个“赶紧”的形容词,和一个“跑”的动词,就使这句话感染力得到大大提升。若将这种炼字能力运用在全文中,文章就会更加紧凑和富有张力。
    《最美应急人 | 张丹丹:守护生命 “救”在身边》发表在《合川发布》https://mp.weixin.qq.com/s/B7PDfQpJDbYFdLd8skeKMg

    2023年7月29日
    2270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