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培训:纪实性人物采访短视频——肖老板的麻辣烫

一.拍摄前讨论

老师:我们这次大概是想做一个纪实性的采访小短片,我们现在讨论一下拍摄的一些具体细节。首先大家可以想一想这次拍摄用横屏还是竖屏更加合适?

周娅玲:用竖屏,感觉可以更突出人物。

李舒薇:我也觉得用竖屏,我记得小吃街的环境不是很好,竖屏可以少拍一些环境。

皮梦欣:我觉得可以用横屏,感觉横屏可以用一些相机的画面。

老师:其实你们说的都没错。但是,由于我们这次会有采访,而且主要的平台是网站,所以我们这次想尝试使用横屏来拍摄,同时横屏可以拍摄下的内容和信息会更多一些,而且后期制作时如果需要竖屏,横屏的视频也更加好转化为竖屏。

老师:大家觉得我们大概可以拍些什么内容呢?

皮梦欣:老板做麻辣烫的画面。

李舒薇:老板和客人互动的画面。

周娅玲:环境画面。

老师:对的,这些都要拍,还有拍摄的时候注意拍摄一些老板采访时的画面,把老板的讲述拍摄下来,大家可以先有一个预估大概他哪个问题说的内容是需要的,然后拍摄时候注意聆听。还有注意拍摄一些细节,比如老板煮菜时会对客人进行一些口味的询问,可以把这些声音收录下来,这些也都是比较立体的,可以让我们的视频更丰富。

二.拍摄后讨论

老师:大家觉得我们大概这次拍摄有些什么问题?

周娅玲:手机拍摄感觉不稳。

老师:现在你们手持镜头时,尽量就不要使用推拉摇移了,就直接拍摄固定镜头,保持镜头的稳定性,把画面内容交代清楚即可。

周娅玲:环境声感觉有些嘈杂,不好收音。

老师:由于没有收音器,我们可以就把手机开广角,然后尽量靠经采访对象,让手机的收音器离人物近一些,可能收录的效果会好一些,或者后期直接使用一些手机录音的的片段。

李舒薇:人物的背景拍摄出来感觉脏乱。

老师:可以就拍局部,把镜头拉近,让人物占据大部分的视频画面,或者多换换角度拍摄,尽量避免脏乱的背景。但由于这是纪实性短片,只要是真实的画面,我们后期也是可以用的。

总结:当遇到环境比较单一时,拍摄时要尽量多角度多景别拍摄镜头,同时记得收录原音。拍摄人物时,注意拍摄人物的不同状态和神态,比如他煮菜、与客人交谈、整理菜品时的不同镜头,为视频后期制作留足让视频丰富起来的空间。

这次的视频制作主要就是以老板和小摊的画面为主穿插一些老板的采访镜头,大概表现一下这个老板的小故事。大家觉得他的采访中哪些是有用的?

皮梦欣:他说的关于创业遇到困难的部分。

李舒薇:老板讲述的为什么从深圳回来开麻辣烫店。

周娅玲:关于老板对麻辣烫经营的看法。

老师:这些都可以,但是由于视频时画面来表现内容,他说的话要尽量精简,抓取关键点,抓那些你觉得一下就能打动你的话语,同时注意看老板采访时画面中的神态,抓取生动的部分。

三.视频初稿

四.初稿修改指导

1.由于是以老板的一个纪实性的采访小短片,相当于是讲这个老板的故事,所以标题不能写成新采学院专访这个,那就变成我们出去采访的记录了,里面出现的我们拍摄者的这些画面也不要,也不符合我们做的这个片子的要求。

2.后面关于老板说的创业平台的采访可以不要,因为那段采访讲的有些官方,且和他自己的相关性也不大。

3.音乐可能需要更换一下,这个是《舌尖上的中国》的音乐,更像是展示制作食物过程的音乐,我们这个更偏向于讲故事,所以需要选一个更加烟火气的音乐,让视频更有故事感。

4.第一个镜头可以去掉,那个镜头后面元素比较多,出标题不够醒目,并且它也不能提供有效信息。并且标题需要更改一下,主要是说肖老板和麻辣烫,不用出现采访痕迹。

5.有几个老板煮菜的镜头,把原音放出来,因为老板在和顾客对话,可以增加视频的丰富性,也能让视频更有现场感。

6.老板出现的第一个采访镜头是配的录音,这里不用出现那么多老板的镜头,只留有他名字的那一个采访镜头,后面两句话都用空镜头补上,表明一下身份即可,他嘴型和说的话不一样的镜头太长的话,会让受众有一些突兀感。

7.注意修改字幕,字幕要用大家都读得懂的话语,有些方言可以修改一下,毕竟字幕就是为了让看视频的人知道人物在说什么。

参与学生:周娅玲 李舒薇 皮梦欣

指导教师:杜公英

零基础培训:纪实性人物采访短视频——肖老板的麻辣烫

发布者:杜公英,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7162.html

(1)
杜公英的头像杜公英
上一篇 2024年3月28日 15:42
下一篇 2024年3月28日 18:36

相关推荐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