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前一天晚上,我接到刘冰凌通知,7月20日15时前往合川区政府参加《广东省中医院和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协作医院签约仪式》现场采访。电话里她明确强调:“尽量穿正装或者‘白衣+黑裤’一定要记住!”这是她第一次采访前提出着装要求,而且如此正式。
我们于会议前半小时进入区政府第三会议室,这不是我第一次参加大型会议现场采访,已经能够驾轻就熟的做好会前准备。按照往例尽量靠内圈放置录音机,以及调试拍摄设备,查看座位牌姓名顺序,找个恰当能观察到领导们发言和表情的位置,然后准备好笔记本和两支笔,等待会议开始。
不久,工作人员端来茶水与《会议流程》以及《会议参会人员详情单》等会议资料。虽然,在此之前刘冰凌已将相关文件发给了我,我也提前在本子上记录关于会议的基本信息,但是没有这么详细。拿到单子,立刻开始进行资料补充。
刘冰凌要求我对每段会议流程分别进行录音,尤其是双方签约领导的讲话。我表示疑惑:“不是已经放置录音机了吗?为何还要再分别录音?”刘冰凌解释道:“做两手准备,以防后患。另外,分别录音是为了写新闻‘填补录音’时更加方便,可有选择的听。”最后她强调“不是所有录音都有用。特别是签约双方领导的讲话要特别注意。签约仪式写新闻要注意语言精准,尤其领导用词很重要。”刚开始我不理解,之前写新闻对领导讲话都是高度简洁概括,或者直接引用,为何签约仪式上领导用词要特别注意?后来写稿时才逐渐领会,签约仪式上双方领导在合作细节与愿景时的语言修辞格外讲究,它关系到合作的态度和力度。因此写新闻稿要格外注意,毕竟关系到两个地区之间的合作。
离会议开始仅剩10分钟,但是到场的参会人员全部站着,无一人落座。我感到疑惑,就问刘冰凌:“为什么大家都不落座?这和上次区常务会不太一样。”
刘冰凌环视了一遍会场,说:“签约仪式,会议庄严,在双方领导落座前,大家不能落座,以表示对双方领导的尊重。现在领导还未到场。”
“我看参会者都是白衬配黑西裤,想起您特别要求着装,是不是今天会务组有明确着装规定?”我接着问。
“对!签约仪式要注意服装整洁。应穿正式服装,庄重大方。切不可随意着装,这反映签约一方对签约的整体态度和对另一方的尊重。记者采访也要按照签约会场的要求着装。”
这些都是采访中必须注意的细节,记得刚实习时,我穿着比较随意,记者带我外出采访,一般下午采访,上午通知,我住的地方相对较远,根本没有时间赶回家更换,经历几次后,为了便于工作,已习惯每天穿着“白衣+黑裤”上班。除非有特殊会议,要求正装再作更换。
临签约最后几分钟,领导入场落座,会议正式开始。
本次会议由区政府副区长李艺滨主持,介绍双方领导时,我边记笔记边思考,我不能像刘冰凌那样已熟知每位领导,我需要自己记录,并发现这场会议安排位置是有规律的。
“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这让我想起当初新闻采写产业学院举行揭牌仪式时,方刚老师安排领导位置也是这样要求。
会议最后一个流程:签署协议,进行授牌。我这才发现身边的刘冰凌早已站到领导们正面,进行拍照。会议结束时,我和刘冰凌没有离开,而是检查刚刚拍摄的照片。发现成片有些问题,双方领导站位置有点偏离主题背景板中心,这是一个细节问题,但是无法补拍,只能通过修图来补救。她说:“抓拍领导握手、授牌的瞬间很难,幸好加了会场拍照工作人员联系方式,看有无可用照片替换。”原来,她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早已提前做好准备,以防后患。
回到报社,我在网上查询了“签约仪式”相关要求,发现除了上述注意事项外,还有很多细节要注意。我问刘冰凌:“记者是不是已经基本熟悉了所有会议的流程和细节以及注意事项?”
“刚开始来报社时,是根据会议要求提前做准备。后来,各个类型会议都去过,也就渐渐熟悉了。”她的回答印证了我的想法。
这场会议让我明白,做记者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除了采访和写稿外,还要注意很多不起眼的细节,熟知各个类型会议的注意事项等,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严重错误。在来报社实习之前,我进行过《我在书院读大学》的人物采访,但人物采访和会议采访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都要求精益求精注重细节。正如实习前,方刚老师布置我们每天撰写一篇实习札记。为了使札记言之有物,我们实习的每一天都认真观察工作中每一处细节,不懂之处多思多问,琢磨缘由,如今回顾合川日报实习记,我们的成长就在体现在这些细节中。(文:匡芙蓉)
发布者:方刚,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