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日报实习记(19) 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看着修改后仅有425字的新闻稿。全文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最核心的信息。如果没有亲身写作实践和现场讲解,仅从报纸上看到这篇新闻,是不会理解一篇新闻稿撰写时竟有这么多奥妙。这次撰写稿件和改稿过程,让我重新梳理了新闻稿写作框架特点:导语交代事件,内容适当描写所见所闻,最后用“据了解”补充背景。
《重庆移通学院暑期调研:相遇荷田 传递乡情》发表于《今日合川》http://www.jrhcw.com/html/2023-07/21/content_52029197.htm

7月20日,自三庙镇戴花村响水滩的荷塘产业园进行乡村振兴深度调研,回报社后,我撰写了一篇新闻稿,请记者王灿对稿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开展现场改稿教学。《重庆移通学院暑期调研:相遇荷田 传递乡情》于21日在“今日合川”网站与《合川日报》上发布。

当时,我打开王灿批改过的稿件,发现原稿从标题到正文均被批注的“面目全非”。此刻,她已站在我身后,指着屏幕中的稿件对我说:“你写的稿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我认为较具有代表性,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好吗?”我连忙点头,站起身来请她坐。可是看到自己稿件上一片批红,心里又隐隐有些失落。

“这次下乡调研是重庆移通学院主办的活动,属于校级活动。虽然有区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部门联动,可是在《合川日报》上发布,该级别最多适用300-400字的消息。”

我点点头,心里想,这些我知道。

“篇幅受限制,字数就要更精练。能省略就省略。”王灿停顿了一会,继续说道:“导语部分可以直接写成时间、地点、人物、开展的活动。其中人物,我们一般不写具体人,而是写成团队。”

“你说说,这样的导语用什么标题来概括全文更合适呢?”王灿抛了个问题。

我看着修改后的导语和之前的标题,立刻意识到我写新闻稿时站位不对。我是以重庆移通学院学生的角度,将活动组织者与每一位参与者及其身份一一列出。但是,从《合川日报》记者的角度来看,所有参与人员都属于重庆移通学院教职工。

“我拟的标题和导语是站在学生角度,不是《合川日报》记者的角度。”我顿时醒悟。

“对!报道新闻事件每个人都会,但是撰稿者千万要牢记,你要在什么级别的媒体上发表?你撰稿的高度不是你自己的,而是该媒体级别的高度。”

王灿边说,边侧身敲打键盘,直接将标题修改为“重庆移通学院暑期调研”然后快速翻动全文,略作思考,又继续打上“相遇荷田 传递乡情”。我看着文章中她已将所有参与人员身份全部改成“重庆移通学院组建调查团”。

“整体内容上,你写的太细了。前面已经概括说明的内容,不需要过多赘述。”于是,王灿删掉采访村委主任的一段对话,并强调“记住,只有300—400字篇幅。”

“写新闻稿,尽量做到行文清晰,言简意赅。你看,我将对话提炼后,省去大段文字。你将两篇都读一读,感受是什么?”

“修改提炼后与之前实录访谈相比,更能概括调研重点,简单易懂。”我紧跟着王灿的引导回答。

“就是这个道理,新闻最重要的是快速传达信息。”王灿笑了起来,接着她又补充道:“语言方面,过于口语化。比如,村委主任回答举办夜市目的是为了让村民看到外面的世界。可‘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这里可能会产生歧义。”

“可是,当时村委主任的确是这样说的呀。”我回想起采访时的场景,不解地说。

合川日报实习记(19) 绝知此事要躬行

“是的,一般被采访者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具有较大的随机性。但是你在写新闻稿时,篇幅受限,没有阐述的空间,就要学会灵活处理这些话语,组织成新闻用语来转述或概括。你可以说‘丰富了农民的娱乐生活’这种每个读者都理解的语言表达。”

看着精炼简短的新稿子,我陷入了沉思。我写稿时,将每天撰写实习札记中追求细节的描写和新闻稿中精简概括,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手法混淆在一起了。

“除此之外,你缺少了现场性描述。你去调研荷田和夜市,可以用几句话当时你自己的体验感受描述当时的场景,以增加稿件的生动性。”王灿补充道“新闻是可以描述场景,但是要尽可能站在客观的角度。”

“还有,你在前面描写夜市场景时,却没有介绍清楚为什么要开展夜市活动。但调研又是围绕‘荷田夜市’等相关活动开展的,所以最后一段可以介绍举办夜市的原因。”我听完恍然大悟,不断点头,一篇清晰简短的新闻稿框架顿时明确了。

我兴奋地说:“感谢王灿老师指导。”

我看着修改后仅有425字的新闻稿。全文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最核心的信息。如果没有亲身写作实践和现场讲解,仅从报纸上看到这篇新闻,是不会理解一篇新闻稿撰写时竟有这么多奥妙。

这次撰写稿件和改稿过程,让我重新梳理了新闻稿写作框架特点:导语交代事件,内容适当描写所见所闻,最后用“据了解”补充背景。这些知识点原本我已知道,可是因为平素里缺乏写稿练习,让我在实际写作中不免感到生疏。

想起陆游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贺钰媛)

发布者:方刚,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4597.html

方刚的头像方刚重庆移通学院
上一篇 2023年7月25日 15:00
下一篇 2023年7月29日 10:01

相关推荐

  • 什么是对错?新闻讲座中一张照片引发的讨论

    9月18日,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在上河书院组织了第一期新闻摄影培训。培训中,关于一张照片的讨论,引发了记者的兴趣。 为提升学院学员的新闻摄影的水平,学院邀请了在新闻行业浸润多年的孙善清老师为大家讲解新闻摄…

    2023年9月21日
  • 合川日报实习记(22) 时政新闻中发言的细节

    看着任洋在讲话提纲上勾勾画画记录的内容,都是第二天发布新闻稿中的重点内容。这也解答了我的疑惑:为什么她能在两小时内完成新闻稿?那是因为,会议笔记时,她已勾画了会议的重点内容,并及时记录补充发言。会后直接梳理誊写即可。

    2023年8月1日
  • 肖老板的麻辣烫

    拍摄主题:小吃街爱情麻辣烫 拍摄人员:周娅玲 李舒薇 皮梦欣 剪辑人员:皮梦欣 指导老师:杜公英

    2024年3月23日
  • 合川日报实习记(6)抓拍人物

    就在前几天,我和陈雨雁跟随记者,对荷花进行了拍摄。当时是对静态物品进行拍摄,而这次是拍摄动态照片,两次拍摄感觉完全不一样,后者更加注重找准时机进行抓拍。根据两次拍摄,明白拍摄照片有这么严格的要求,懂得发布在报纸上面的照片也要经过层层筛选、审核和修改,这让我想起在此之前,我写的每篇稿件,也是经过方老师多次审核、修改后,才能在学院发布。

    2023年7月11日
  • 合川日报实习记(3):隐藏的问题

    通过向报社记者详细询问,才懂得报社对新闻等级和重要程度的划分标准,以及消息与通讯类写作的基础结构和表达形式。同时,也明白了记者说的读报纸,不能只是简单的看,而是要会看、会读、会领悟。这种学习方法似乎又不仅仅是采写,生活中每一项学习都应该这样。

    2023年7月6日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