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许多地方的“土特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奉节具有两千多年的柑橘种植历史,是世界著名的柑橘老产区,也是中国脐橙的发祥地。为了推动奉节脐橙产业的健康发展,奉节县政府成立奉节脐橙产业发展中心,从品种选育、育苗、病虫害防治防控再到生产上对全县果农进行技术指导,从销售到品牌进行全局谋划,促进全县脐橙产业持续向阳发展。
(“诗橙”奉节)
大淌村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近年来,该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开始广泛种植脐橙,希望通过打造一张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名片,促进经济的增长。
水到渠“橙”:用勤劳创造美好。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原来宁静的大淌村也因脐橙的“加入”而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大淌村村貌)
胡中青是大淌村一名勤劳的村民,也是村里脐橙产业基地的工作人员,村民总是亲切地叫她老胡。在脐橙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她是参与者,也是受益人。
阳光炽烈,大地上绿意盎然。在这片脐橙地里,身穿宽松工作服、戴着宽檐帽和麻布口罩的老胡,背着喷雾器来回穿梭,为脐橙树打农药。她认真的对待每一颗树,来不及擦掉额头的汗水。
老胡家中6口人,她,丈夫,以及4个孩子。丈夫常年在外务工,老胡则在家种庄稼并照顾孩子。除了种植庄稼外,她还希望能从其他途径增加收入,特别是在女儿上了大学之后,她的这种想法愈发强烈。或许她的想法得到了上天的眷顾。
伴随着脐橙产业的兴起,对临时工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脐橙基地发布了招工通知,老胡与家人商量后果断加入。从那以后,老胡的生活变得异常忙碌,虽然累,但她感到充实而快乐。
(挂满枝头的奉节脐橙)
夏季,老胡每天不到5点就起床,喂猪、吃饭、出门前往脐橙基地。一天的工作从早上6点开始,上午11点结束。中午下班后,老胡顺路在自家地里摘些红薯藤回家给猪当“零食”。回到家后依然是先喂猪,匆匆解决完午饭就去与她的工作伙伴会合,准备开始下午的工作。通常下午工作到6点,结束后再去地里查看农作物情况。晚上8点回到家,喂完猪,简单吃完晚饭,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就收拾睡觉了。当然,工作时间也会因季节更替和天气变化而有所调整。
生活似乎很累,但老胡没有丝毫抱怨。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月,终于到了发工资那天。老胡签完字后兴奋地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工资回家,这份喜悦难以言表。
尽管每小时8元的工资对一些人来说可能并不多,但对老胡来说,这是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1800元的收入虽不能让她富裕,但至少能满足家人的生活费用,还能存点钱。老胡笑着说:“挺好的,经济压力减轻了。这个月我工作了25天,每天工作8小时,获得了1800元的工资,自己和小宝的生活费不用愁了。老伴儿的工资只需支付女儿的生活费,剩下的钱可以存起来。”说完,她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嘴角止不住向上扬。
老胡的选择和努力,并非个例。在大淌村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山庄,还有许许多多像老胡一样的农民通过与脐橙产业合作,为家庭减轻负担,通过努力劳动获取收入。
众志成“橙”:共促产业发展。
脐橙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村民的积极响应,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
老胡的大女儿对母亲在脐橙基地兼职持乐观态度。她认为,大淌村许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导致很多土地荒废。而将土地承包给相关的企业,既能获得一定的收入,又能确保土地得到有效地利用。对于自己的母亲来说,在家挣不到一分钱,脐橙基地的兼职工资虽然不高,但足够支持家庭的基本开销。而且,脐橙产业的发展对整个村庄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当地政府积极推动脐橙产业的发展,通过完善种植、加工和销售环节,提高了脐橙的品质和附加值,使得脐橙产业成为了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村支书冉征雄表示,村委会一直在努力推进脐橙产业的发展。起初引入脐橙种植时,由于担心会出乱子,大部分村民不愿意把土地承包出去种植脐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委会挨家挨户与村民进行沟通,向他们讲解利与弊,逐渐取得了村民的同意。在过去的几年中,还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脐橙树长得很高却没有结果,这引发了村民的怀疑和抱怨。为了解决这个信任危机,村委会和火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商议制定了解决策略。另外,在前年,为了保证脐橙有足够的水源,地方政府和该公司共同修建了大水池,解决脐橙产业的用水问题。
马到“橙”功:乡村焕发新面貌。
通过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脐橙产业不仅带来了经济收益,还改善了村庄的面貌,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大淌村的晚霞)
为大淌村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随着脐橙产业的壮大,村里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种植、采摘、加工、包装和销售等环节,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
改变了村容村貌。随着收入的增加,村民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家家户户修建了新房子。随着城乡居民交流愈加频繁,村庄的道路得到了重新修复,交通更加便利,城乡交流和融合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村里的教育、医疗和公共设施也得到了改善,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满足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参与脐橙产业对于村民来说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他们希望借助脐橙产业的发展,改善家庭条件,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陪伴孩子成长。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工作,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果农正在搬运成熟的脐橙)
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地域自豪感,促进了乡风文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脐橙产业的发展使得大淌村的村民生活得到了改善,他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提升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他们自信的把产品介绍给他人,也积极走进城市,参加相关的展销会和农产品交易活动。村民们开始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行绿色种植方式,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他们互相帮助,让社会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友好。
“橙”心“橙”意,一“脐”向未来!
脐橙这张名片给大淌村带来系列变化。的确如此,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的面貌,推动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如今,奉节全县种植脐橙37万亩,年产量40.8万吨,综合产值超过38亿元,是奉节县乃至三峡库区人民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和最大“功臣”,创造了“一棵树致富30万人”的产业奇迹,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奉节脐橙曾荣获农业部优质水果、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等荣誉。
未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实施,将为乡村特色产业开启新篇章。国家政策的倾斜与科技力量的注入,将使乡村特色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勤劳的村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将紧握时代赋予的机遇,以更加自信的步伐,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采写手记
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国乡村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农村经济的内涵,更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各地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特色发展格局。
奉节是中国脐橙的发祥地,随着时间的发展,奉节各乡镇也开始种植脐橙,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大淌村是我的家乡,这里每一颗脐橙都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与梦想。深入挖掘大淌村脐橙产业的振兴故事,我被村民们的坚韧与智慧深深打动。
为了真实展现大淌村脐橙产业发展背后的。故事,我走访了脐橙产业基地,与老胡这样的普通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老胡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产业对家庭经济的积极影响,她的故事是大淌村振兴之路的缩影。同时,村支书冉征雄的讲述,为我们揭示了产业发展的艰辛与成就,以及政府、企业与村民如何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在采写过程中,我注重捕捉细节,如老胡忙碌的一天、村民对土地的深情,以及脐橙产业给村庄带来的变化。这些细节让文章更加生动、有温度,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脉搏。
文章通过讲述大淌村脐橙产业的振兴,不仅展现了产业在经济层面的贡献,还深入挖掘了其对村民生活、村容村貌、文化自信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呈现了一个全面、立体的乡村振兴样本。
通过这篇通讯作品,我希望能够展示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振兴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以及村民们的奋斗精神,以此激励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
发布者:李孟,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8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