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冈山的崇山峻岭之间,有一个名叫神山村的小村庄。它曾经 深陷贫困的泥沼,如今却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 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在神山村的蜕变历程中,老书记彭水生是一位 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他的奋斗故事充满了岁月的沧桑和坚韧的力量。
贫瘠土地上的希望曙光
神山村地处井冈山脉腹地,山高路险,土地贫瘠,人均仅有五分田。在过去,这片土地似乎被命运遗忘,贫困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 村民们的生活。然而,彭水生和村民们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们以顽 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奋力开垦。
彭水生清晰地记得,那些年,为了能多一些收成,村民们起早贪黑,在陡峭的山坡上艰难地劳作。他们用粗糙的双手开垦山地,种下 高山黄桃和水稻。由于山地独特的气候条件,这里的黄桃格外甜美, 水稻的丰收也为村庄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除了农业,竹子成为了神山村的另一项重要资源。彭水生带领着 村民们充分利用毛竹和竹笋,发展竹产业。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编织出 各种精美的竹工艺品,如猴竹筷子等,这些特色产品在市场上备受欢 迎,为村民们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在彭水生的记忆中,那些年虽然艰苦,但村民们始终相互扶持, 共同努力。每一次的收获,每一次的进步,都凝聚着大家的汗水和希望。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神山村在贫困中坚守,等待着改变 命运的契机。
冰雪映照中的温情关怀
2016年2月2日,农历小年,神山村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习总书记冒着严寒,踏着冰雪,走进了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彭水生至 今回忆起那一天,仍然激动不已。
“那天的雪下得很大,国道上的积雪都没过了膝盖,路边的竹子 被压弯了腰,房檐下的冰溜子拖得老长。”彭水生说,“谁也没想 到,总书记会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来到我们这个穷山沟。”当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村口时,彭水生和村民们激动地围了上 去。彭水生紧紧握住总书记的手,脱口而出:“天气那么冷、路那么远,您还到我们穷山沟来,是我们穷山沟的福气。您呀,不错咧!” 总书记面带微笑,双手握住彭水生的手,还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那刻,彭水生感受到了总书记宽厚温暖的手掌传递出的力量和关怀。
总书记沿着村里的小路,走进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 收入来源、困难需求。在红军烈士后代左秀发家,总书记亲切地与他 们交流,查看年货准备情况,询问土坯房改造情况,还送给孩子们书 包和文具,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在张成德家,总书记坐在堂屋的八仙桌旁,与夫妇俩算收入支出账,了解家里的种植养殖情况,关心吃穿 住行还有哪些困难。总书记走进里屋,察看电视信号,摸摸床上的被子,躬身走进厕所试冲水开关,还察看了羊圈和娃娃鱼养殖塘。
彭水生回忆起这些细节,眼中闪烁着泪光:“总书记对百姓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他问得那么仔细,听得那么认真,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习总书记的到访,不仅给神山村带来了温暖和关怀,更为村庄的 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总书记的指示和鼓励,如同希望的火种,在神山村点燃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熊熊烈火。
总书记到访后,神山村的通路更加便利,通电也得到了改善。曾经狭窄崎岖的小道,如今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旅游大巴可以直接开进村里;曾经昏暗的灯光,如今变得明亮稳定,村民们的生 活更加便捷。在彭水生的带领下,村民们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发展多 元产业。茶叶、黄桃、农家乐、特色民宿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彭水生亲自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为村民们出谋划策,提供支持。
在黄桃丰收的季节,神山村的景色宛如画卷。山高气温低,空气清新,水源纯净,这里的土地肥沃,种出的黄桃格外甜美。而黄桃的采摘季节正值仲夏,成熟时间长,品质佳。许多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努力 挖掘当地资源,开设农家乐,为游客们带来了别样的山村体验。
彭水生还积极推动神山村的文化传承。他深知,神山村不仅有着 丰富的产业,更有着悠久的红色历史。村庄内的遗址和红军烈士的故事,为村庄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传统的打糍粑习俗更是为村庄 注入了浓厚的乡土气息。每逢过年过节,村民们都会聚在一起,打糍粑、做米果,庆祝一年来辛苦劳作后丰收的喜悦。
风雨同舟时的父母爱情
彭水生老书记与他的妻子一起接受了采访。两人在神山村开办农家乐,彭水生在采访时一直拉着妻子的手,尽管妻子的听力不佳。彭水生一家,也曾因他的妻子身体多病,被识别为贫困户。回想起那段艰难的岁月,彭水生深情地看着妻子:“我们一起 走过了很多风雨。虽然日子艰苦,但我们一直相互扶持,努力把生活过好。”彭水生的妻子虽然听力不佳,但每次采访时,她都会微笑着点头,用眼神回应丈夫的话语。
他们的爱情故事如同神山村的奋斗历程,充满了艰辛和坚韧。在最困难的时候,彭水生妻子的身体状况一度恶化,但他们没有放弃, 而是选择了一同面对。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彭水生和妻子一起开 办了农家乐,用自家的房屋接待游客,提供地道的农家美食和舒适的住宿环境。
随着神山村的发展,彭水生家的农家乐生意逐渐红火起来。每当 有游客来到,他们都会热情接待,讲述神山村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奋 斗经历。彭水生的妻子虽然身体不好,但她依然坚持在农家乐里忙前 忙后,用自己的方式为家庭贡献力量。
如今的彭水生和他的妻子,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他们的爱情依然如初。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夫妻同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他们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也激励着更多的村民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民宿梦境下的乡村韵味
在彭水生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神山村的发展逐渐呈现多元 化。茶叶产业蓬勃发展, 一片片嫩绿的茶叶在山间摇曳,成为村民们增收的重要来源。黄桃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质优良的黄桃吸引了众 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
农家乐成为了神山村的一大特色。彭水生鼓励村民们利用自家的房屋,开办农家乐,为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农家体验。游客们可以亲自参与打糍粑、做米果等传统活动,感受浓厚的乡土风情。神山村的 农家乐不仅带动了村民们的收入,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神山村的魅力。
除了农家乐,神山村还发展了特色民宿。村民们利用当地的自然 资源和传统文化,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的民宿。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到纯粹的山村生活,享受宁静与美景。特色民宿的兴起,不仅提升 了村庄的整体形象,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村民们还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他们引进 现代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他们还注重产品的品牌建设,打造出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形象。通过多渠道的营销 推广,神山村的农产品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未来愿景中的山村蓝图
如今的神山村,已然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然而,彭水生和村 民们并没有因此满足。他们清楚地知道,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 但他们坚定信念,满怀信心。
彭水生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多元产业的发展,提升农产品的附 加值,扩大市场影响力。同时,他们还将加强文化传承和旅游产业的 结合,进一步挖掘神山村的红色历史和传统文化,为游客提供更丰富 的体验。
彭水生和村民们还计划通过更多的创新和合作,探索新的发展模 式。他们希望引进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提升村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 平,为村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相信,在党的领导和国家政 策的支持下,神山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神山村的故事,是中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彭水生和村民们用 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韧不拔、努力奋斗的精神。他们的奋斗历 程,既充满艰辛,也充满希望。正是这种不屈的精神,让神山村在贫困 中崛起,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未来的神山村,必将继续在彭水生和村民们的努力下,迎来更加 辉煌的发展。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他们都会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用奋斗书写更加美好的篇章。
采写手记
2016年春节,习近平总书记到神山村考察慰问,这是我第一次关注神山村。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我有幸来到了这个井冈山深处的村落,得以近距离观察神山村。
翠竹掩映,流水潺潺,神山村风景秀丽,我们沿山路而上,山高坡陡的自然环境。这里远离城市喧嚣,老书记彭水生骄傲的向我们介绍了村子里过去和现在的巨大不同。
从一个贫困村到现在的家家户户安家乐业,神山村成为了贫困村奋斗脱贫的标杆。
神山村在2017年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实现了脱贫致富,如此快速和剧烈的改变究竟如何发生,老书记用行动给出答案,带我们参观了村子里新兴的各项新产业。
这一切都离不开总书记慰问带来的种种变化。
江西多竹,神山村的竹林曾经是村民的主要来源,现在,修长的毛竹成为加工品;新开辟的黄桃、茶叶种植郁郁葱葱。农家乐带来的客流、电商产业带来的来往客商,改变了村子里的风貌,青石板路送走许多运输货物的货车,神山村已经不再是当初井冈山深处的遗珠。
彭书记也介绍了他的农家乐项目,如今他和爱人一起经营农家乐,在院子里,还有打糍粑的石臼。像这样利用自家经营民宿和农家乐,立足小家,招待旅客,也是两全其美的途径啊!
拜访了神山村,我们对于扶贫攻坚政策有了更深的体悟,就像一条路、一扇门,为彭书记这样实现勤劳致富的人们打开一个出口,但愿下一次来拜访,产业的种子能茁壮成长,成为支撑幸福生活的栋梁。
发布者:李孟,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8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