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4月16日电 小米SU7一上市就被拿来测续航、赛车、漂移、越野、碰撞测试、极限泊车等各种极限测试。3月31日,一条关于小米SU7在弯道处发生甩尾撞到路边的视频被发布到网络平台引起大量关注。此外,还有网友爆出福建厦门一小米SU7试驾车撞到马路牙子后爆胎,轮毂变形。
自小米SU7启动交付以来,几乎没有下过热搜。近日,有关小米SU7的一切动态,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吸引大量关注。
3月31日,一位网友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视频,一辆海湾蓝色小米SU7在路口转弯时发生甩尾,失控撞到路边后紧急刹车,最终横停在马路中间。该视频一经发出迅速引起大量网友关注。
4月1日,武汉小米之家汽车体验店工作人员称,该车辆为试驾车,“是客户转弯的时候加速,加速太快了,刚好昨天晚上下了雨,高架下面全是湿的,然后就撞上去了。”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车辆驾驶员是新手,“很少有人会在拐弯的时候去做急加速的动作,他又是新手,没有控场的能力。”
经调查发现,这并非近期小米SU7试驾车首次发生事故,3月29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福建厦门一小米SU7试驾车撞到马路牙子后爆胎,轮毂变形。
对此,4月1日,厦门小米汽车销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驾驶人是新手,已有专人在处理此事,对于赔付问题不方便透露。现要求试驾者驾照领取满一年,上路经验满一年,对于驾驶经验相对不足的用户,建议试乘。
针对小米SU7近期热议的问题,小米创始人雷军也在微博上发布文章进行回应,其中在最新发布的“小米SU7答网友问”中回应了安全性能测试,称小米汽车提前使用C-NCAP 2024版来设计产品,内部的碰撞测试超过40项,完全覆盖C-NCAP、C-IASI、E-NCAP三大标准,甚至很多测试是超过这些标准的。
总之,小米应通过深入调查、加强试驾服务管理、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强化车辆质量和安全性把控以及采取补救措施等方式来积极应对和解决小米SU7试驾车事故引发的问题。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小米有望重建消费者的信任,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附:手记
当我走在校园的小路上,脑海里浮现出最近参赛的新闻稿,作为此次的参赛作品的校园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引发了我的深思。
我的新闻主要内容是最近的网络热门话题,也就是小米汽车安全性能的问题,为了给我的新闻稿添加更多能反应社会气息的事物,我采访了校内多位同学,了解了他们对此事件的见解和看法,其中有一位男同学的说法揭露了许多很现实的社会问题,当我提到对此次事件有什么看法的时候,他说:“车辆事故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例如驾驶员操作失误、道路交通状态、车辆本身技术问题等。因此,对于小米汽车接连发生事故,应该进行全面调查,找出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从而提出有效对策,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原本这就是一段平平无奇的回答,作为记者的我在当时也是没有在意其中的细节,直到我在修改作品的过程中,我才慢慢体会到那位男同学所说的话。
此外,企业本身也应该对事故负起一定责任。小米汽车作为知名汽车制造商,应当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员工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从而确保车辆在生产、运营、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和安全的汽车产品。
总的来说,对于小米汽车接连发生事故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冷静分析,全面调查原因,企业应当加强管理,消费者也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有效应对类似事件,确保汽车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
发布者:李孟,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8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