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类作品入围】铁板上的坚守与仁义 社恐大叔下岗再创业

赶着大学生上午的下课点儿,铁板上扑面而来的浓郁饭香,秘制的辣酱混着色香饱满的蛋炒饭翻炒,叫人垂延三尺。一会儿功夫,6份铁板蛋炒饭新鲜出炉。

“他们总抢不上饭,在我这提前预定,一下课就来拿,还能吃上最新鲜的午饭。”王宏光叔腼腆的解释道。

2020年8月,社恐的王宏光叔正式下岗,同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在百无聊赖的居家隔离生活中,他对厨艺颇感兴趣,每日钻研食谱,这也让他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方式——小吃摊创业。

铁板创业的酸甜苦辣

2022年10月,天津蓟县逐渐解封,王宏光叔就此开启他的小吃摊创业生涯,开始县里、大学城两头跑,每日驱车早早从县里来到天津传媒学院校门口,从铁板鱿鱼、铁板小串开始做起。但由于疫情的反复,疫情防控的政策的多变,王叔的小吃摊仍然处于雏形阶段。

直到2023年3月,天津传媒学院全面解封,王叔在学校的小吃摊才算落定。起初,小摊的摊位也没那么容易稳定,偶尔会被保安和物业人员以妨碍交通为由驱赶。渐渐,随着天气变得炎热,食材的存放保质成了一个大问题。不得不,王叔另辟蹊径,开始转型大家都喜爱的烤冷面。

但是,“深得大家喜爱”同时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同行太多、竞争压力太大。这令王叔陡然意识到创业的一个致命问题,做生意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2023年4月,王叔受到了网红特色小吃摊的启发,他坚持延续自己创业以来使用的铁板形式,打出了独具特色的铁板蛋炒饭,又与校外饭店亲戚合作供应新鲜的米饭,解决了最主要的食材供应。最终,铁板蛋炒饭的价格起初定在绝无仅有的6元,但由于2023年天津物价飞涨,王叔不得已在10月加到7块,价格依然实惠,加之特殊的风味,果然吸引了一众学生和居民顾客。

铁板的坚守者

蓟县步入五月会愈加炎热,凉皮、凉面、凉拌米线等热销食品越来越多,商贩们赶着“时髦”切换自己的售卖食品。

看似创新的营销手段,王叔却鞭辟入里的指出:这是一种恶性竞争。王叔认为,做好一件事就很不容易了。

不管是创业初期的铁板鱿鱼、铁板小串,还是后来的烤冷面,直到现在的铁板蛋炒饭,王叔始终在用同一个技术,那就是“铁板”。

实际,王叔在下岗前曾是工厂管理层人员,每天的工作量并不大,随着采访的深入,他对于交流轻松起来,开起了玩笑:“当时冬天的时候,炒蛋炒饭炒一天,我一回去休息浑身都疼。”

当问及他为何一直采用铁板形式,他答道:“一个原因是以前的小吃都用的铁板,用着比较熟练,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独创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摊技术,别人无法模仿。”

“让别人无法模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铁板作为一个具象的符号,成了王叔小摊的代表特色,王叔也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王叔的摊位在天传小吃街确实具有了强硬的竞争力,无人复刻。

即使是小吃街另一位非常受欢迎的杨阿姨,她的贵州特色小摊推出的饭品类各色俱全,圈粉的大学生和大学城附近的居民不在少数。她的贵州风味蛋炒饭也相当受欢迎,然而顾客们纷纷表示,铁板炒出来的蛋炒饭和铁锅炒出来的蛋炒饭口感、风味就是不一样。

学校食堂的蛋炒饭就更不用说,其中风味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太普通了。

至此,王叔的铁板蛋炒饭小摊可以说打败天传商圈蛋炒饭无敌手,一跃成为大学生和大学城附近村居民的最优选,价格实惠,秘制的酱料更是一绝,让不少同学每天都念念不忘。

这强大的反响,都离不开王叔对于火候和铁板的熟练使用。

小小的三轮餐车,一方半平米的铁板,两个特质的翻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叔阴云密布坚守,烈日炎炎坚守,天寒地冻亦坚守在铁板前,时刻等候顾客们的到来。

王叔也没想到如今小摊会如此红火,但从铁板蛋炒饭逐渐红火的那一刻起,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他一定会坚持下去。

“未来,不管大学城小吃街行情如何,我依然会坚持做铁板蛋炒饭。”

王叔的声音温和,但眼睛里透着坚定的光彩。

铁板的守护者

其实,作为社恐人士,起初,王叔并没有特别在乎小吃摊创业的收入如何,他最终把价格定在7元,就是考虑到大学生没有收入,很大一部分经济来源于父母,他也是父母,所以他更加照顾大学生的经济情况。如今,铁板蛋炒饭越来越红火,王叔对于创业的初心依然未改变,就是做大学生消费得起的生意。

这份初心带来了今天铁板蛋炒饭小摊的红火,也更让他坚定了,做铁板的守护者。

王叔透露,亲戚饭店当天供应的米饭会当天使用,绝不会出现隔天饭。每周,他至少会去菜市场3次,按时更新铁板蛋炒饭必要的白菜、胡萝卜等菜品,每天的蔬菜会提前冷藏,烤肠、肉制品会提前冷冻,务必保证每天给同学们带来的食材都是新鲜干净的。

有顾客点单,王叔毫不避讳让记者全程360°无死角观看蛋炒饭的制作过程,他说:“做生意就得这样,至少,我在饿了的时候,我给自己炒一份,我敢吃的下去,要不卫生,自己良心怎么能过的下去呢?”

“希望大家吃的安心、吃的放心。”这是采访时,他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讲究食品安全卫生,这不仅是对顾客们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良心负责,更是在积累自己小摊的信誉。王叔借鉴了优秀同行的案例,创建了属于自己的铁板蛋炒饭微信群,每天都会接受同学们的提前预定。这样的小吃微信群不在少数,但真正能持续留住顾客的却并不在多数。而王叔的小吃群每日红红火火,不同时间都会有人预定,尤其是午饭、晚饭点。据王叔统计,加上到摊位点餐的顾客,每日卖出去的铁板蛋炒饭能保持在100份左右,在冬天旺季,每日能卖出150份左右。旺季时实在忙不过来,夫人也会来小摊位帮忙,但两个人偶尔也忙不过来。淡季和旺季50份之差,并没有太大出入,王叔也觉得顾客对他的铁板蛋炒饭小摊已经逐渐产生了“粘黏性”。

王叔的铁板守护了大家的胃,大家也在用另一种形式守护他。

铁板的仁义者

正是大家的这份“守护”,让王叔的社恐改变了很多,他对于大学生的理解和包容更具象化。

王叔这么多年来都是很社恐沉默的一个人。他在家与家人的交流也并不多,对于家人,不善言辞的他,关切和爱护更藏在为家人准备的每一顿饭菜里,藏在每一个做得到的小细节里,这也让他的家人比较尊重他,但更深刻的交流少之又少。

回忆工作时,他说:“当时上班的时候也管七八十人,工作上的事,有的时候你不得不说话。”由此可见,王叔真的是很不擅与人交流。

而现在,经常来照顾王叔生意的大学生却说:“王叔经常和我们打招呼。”

王叔的变化他们看在眼里,偶尔会找王叔帮个小忙,他也很乐意帮助大学生们。当问到他感觉和大学生相处怎么样时,他说:“大家素质都挺高的,就是有的时候有点儿‘迷糊’。”

王叔笑着解释道:“上次有同学落我这的伞,瞧,到现在还在那呢,一直没人来认领,我就把它一直放我车上。”

“还有一次,有同学的水果落在摊位上,联系她来领,结果大晚上也没人来领了,我怕坏了,又只能把水果分出去。”

“还有那次,物价上涨了,我没办法多加了一块,7块的付款语音报的时候,有同学听成了10块,我又赶紧给人家退回去,不该拿的钱咱不多拿。”

除此以外,他还回忆,去年艺术节期间,戏剧学院的一个同学借了他的锤子,等他要用的时候还没还回来,他不得已在学校表白墙上提醒那位同学,当天同学就嘻嘻哈哈的来赔礼道歉。

说起这些啼笑皆非的无奈事,王叔的眼睛里还闪着笑意。

记者询问他,别人借工具不还也不生气吗,王叔不甚在意的摇了摇头,“那可不能生气,我儿子和你们差不了几岁,你们都是从天南海北来的,谁都不容易。有的时候也真挺着急的,像一些同学嘛,着急换现金,我看见了又不知道怎么联系人家,我就在你们那个表白墙上发让他们找我换现金……”

提到这两年的创业生涯中和大学生的矛盾,他想了又想,说:“还真没有遇到过和你们的矛盾。”

仁义、热心、坚守、踏实……大学生经常光顾王叔的摊位,已经不仅仅是因为王叔的铁板蛋炒饭独特风味和形式了,而是他们认为王叔真正的仁义,真正的值得被尊重,真正的值得被照顾生意。

【通讯类作品入围】铁板上的坚守与仁义 社恐大叔下岗再创业 【通讯类作品入围】铁板上的坚守与仁义 社恐大叔下岗再创业 【通讯类作品入围】铁板上的坚守与仁义 社恐大叔下岗再创业

采访手记

在挑选人物时,我一下就想到了王宏光叔。他的小摊,是我们看着一步步做大做强的,看着他红火的小摊,竟莫名生出一种欣慰感。2022年3月,天津传媒学院彻底解封,学校周边的烟火气极少,唯有王宏光叔坚守在对面的盘谷艺城,他实惠的蛋炒饭小摊一下子吸引住了我,接触久了发现,他这个人更值得我记录。
进行采访前,我担心他不愿意出镜,因为他有些社恐,但当我说明缘由,他立马爽快的答应了。
进行采访的那天,大概是早上十点左右,刚下课我就过去了。日头渐高,王宏光叔将小摊移到阴凉地,我本以为没到饭点大概率没什么人去买饭,没想到人还挺多,我等了好一会儿,王宏光叔才得空。等顾客走完大概到了十点半,王宏光叔又开始忙着准备大学生提前预订好的外卖。实际上,我准备了至少300字的问采访问题,但到了现场,我们深入交流后,我获取到的信息却远远不止那些问题的答案。他娓娓道来的创业故事,我听着既心酸,又欣慰,也真的体会到了百姓的不易。
说实话,在没学新闻前,我其实爱极了那些漂亮的词藻,简单来说就是特别文艺范,我的世界被极为空泛、极为理想的东西占据,但自从进行一次次采访作业的实践后,我有了想记录的民生,我想让那些心地善良、为社会做实事的人和事被看见!

发布者:李孟,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8806.html

(22)
李孟的头像李孟泰山科技学院
上一篇 2025年3月2日 18:51
下一篇 2025年3月2日 19:32

相关推荐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