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姿杰:从“好下棋”到“下好棋”(人物采写训练课01)

导读:

任姿杰,女,山东临沂人,物联网工程(本)2021级1班学生。在“泰科”,任姿杰从一个内向迷茫、靠下棋来排遣孤独的人,变成了一个绽放自信光芒、有勇气追求自己目标的人,从“好下棋”到“下好棋”。用她的话说,她不仅在交流中找到了快乐,也在分享中认清了自己。

高中三年是我人生中最压抑的时期之一,学业压力、父母对我的期望让我感到踹不过气来,每天的生活像是重复的循环,单调且乏味。为了逃避,我变得不愿与别人交流,变得“社恐”。那段日子,我喜欢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每天自己对着自己下棋,来排遣自己内心的压抑。

让我尴尬的“棋逢对手”

初到泰科,看到雄伟壮观的图书馆、设备齐全的健身房、宽敞明亮的“青未了”剧场、各具特色的创意工坊,以及学长、学姐们在书院里开展的各种活动,让我觉得很是新鲜。但周围陌生的人和环境,很快让我没了新鲜感,我又回到了高中时的状态,不愿意跟别人交流,喜欢呆在自己的房间,自己对着自己下棋,被动且迷茫。

记得那是一天下午,我无聊的走在校园里,恰好看到学校举办“棋逢对手”活动的宣传页。可能是因为我喜好下棋的缘故,所以内心有了点小波动。我可以参加这样的活动吗?为此,我纠结了许久。

“喂,姿杰,你看到‘棋逢对手’活动宣传了吗?你整天窝在宿舍里下棋,有啥意思,参加‘棋逢对手’练练手呗。”室友何琪推开宿舍门,跑到我跟前,兴奋地告诉我。最后,在她的热情鼓励下,我勉为其难地参加了“棋逢对手”。

来到活动现场,我便后悔了。一群黑压压的人,像黑色的浪潮一般涌动,他们的目光来回扫射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猎物”。我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想抓住什么却怎么也住不住,我有点踹不过气来,想要当场“逃离”。但为时已晚了,主持人开始讲解活动规则,就是依次交换下棋对手,轮流陪他人下棋,让我很不适应。而我要做什么呢?很简单,就是交换对手,轮流陪他人下棋。“这哪里是下棋活动啊,这分明就是交友活动。”我越想越后悔,甚至想当场“逃离”。

之前我都是自己跟自己下棋,现在换作同陌生人下棋,我根本摸不着他们的棋路,加上面对陌生人时的紧张,结果可想而知,那就是“连败”。终于等到活动结束,我长舒了一口气,这尴尬的活动,让我的心情变得很压抑,也让我更加不愿和其他人交流。

我告诫自己:以后再也不要参加任何社团活动。

发现自己的优点

 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又回到自己习惯的状态,不想交流,在压抑的“泥沼”中无法自拔。甚至是当我生病了,我也不想跟其他人说。

那天,细心的秦瑞雪发现我的脸红扑扑的,便问我是不是生病了,我点了点头。她着急地带我去医院打针、输液,找阿姨给我煮药。在我治疗的期间,她会及时提醒我量体温、吃药、喝水……不间断询问我的身体状况,直到我的体温恢复正常,她才放心。我也向她敞开了心扉,像是久违的孤独找到了温暖的港口,也第一次让我真切感受到,与他人交流,也并非是一件坏事。

秦瑞雪跟我是同年级的,她阳光开朗,鼓励我多参加下社团活动,多交流,让我打开心扉。当时,她参加了“异科导师”活动,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异科导师活动是多么的有意思,大家可以跟导师一起做美食、听考研辅导、画水彩、运动、参加市集等等。听她说了那么多,我却丝毫提不起兴趣。因为在我看来,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得跟人打交道,而我却不喜欢。

但后来,我很庆幸,“泰科”有这样的“异科导师”活动。我的“异科导师”是创意写作学院的“赵书林”老师, 一天,他拉着我们几个学生坐在一起聊天,他说:“不要只沉浸于自己的失败,也要多看看自己好的那一方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优点,你也可以做发光的那一位。”可能对他人而言,这只是一句安慰的话语,但这句话却对我有很大影响,我的情绪仿佛找到了突破口,我有自己的优点吗?我也可以成为发光的那个人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后来,我鼓足勇气询问我的室友何琪:“我做事细致吗?有耐心吗?”她笑着对我说:“当然了!”“那这些算优点吗?”“当然了!”得到肯定的答复,我漏出了久违的笑容,对啊,我也是个有优点的人啊。

体味交流的快乐

我是有优点的人,我也可以发光。4月,恰逢学校春季运动会。体联正在招募负责记录物资借用及归还的干事,这项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我便尝试着报了名。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根据运动会的项目,提前对所需物资进行详细的分类和数量统计,比如田径器材、球类器材、电子设备、舞台道具等,各学院找我借用物资时,我会作好详细的记录。运动会结束后,当他们来归还物资的时候,我会清点好所有的物品,再次作好记录。

“你好,我是通信工程学院的,我来借用下运动会训练器材,请问可以吗?”“好的,小心使用哦。预祝你们取得理想的成绩。”我作好记录后,温柔地说。

“你好,我们班需要借用10几个凳子,请问可以吗?”“来,签下字吧。请记得按时归还。”

……

“姐,都放一起摆好啦,你来清点下吧。”“好的,你稍作休息,我清点下。”

……

通过一次次的交流,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表达的魅力。原来,通过表达,我可以很好的跟他人沟通,也能从他人那里获取开心的能量和动力。

主动去交流

体会到交流带给我的快乐,我也变得越来越喜欢跟大家交流,甚至是一群陌生人。

11月份,海右书院组织了一场体育竞技分享会。分享嘉宾分享了自己在体育竞技领域的经验和见解,包括成长经历、训练方法等。其中有个听众互动环节,听众可以向嘉宾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次,我居然想都没想,第一个站了起来,跟嘉宾们作分享交流。

我大大方方的表达自己在健康跑训练时遇到的问题,分享了自己对健康跑的看法和感受,并询问嘉宾们如何进行科学的训练。事后,我都惊诧自己的胆量。我居然当着那么多陌生人的面作了交流分享,而且还是第一个!

此外,我还在素质拓展课中,主动做起了小组长。作为小组长,我需要推动团队内部的沟通和互动。于是,我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团队成员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我也仔细倾听每个成员的感受,尝试找出团队成员之间的共同点,发现他们各自的优势。“姐,你弹跳力不错,来参加大跳绳项目怎么样?”“哥,你来参加拼图板块吧,你的逻辑性强。”……在这个过程中,我清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还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彼此,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了各个项目。

不再迷茫

渐渐地,我爱上了主动和人交流,和他人沟通不仅能释放自己的压力和情绪,给我带来愉悦和充实,也让我变得不再迷茫。因为在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过程中,我会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我的视野拓宽了,认识到了自己擅长什么,也让自己慢慢找到了未来前行的方向。

如今的我,已经不再迷茫。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成为一名教师。成为一名教师,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知识,还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我希望某一天,我也能让一个不愿表达自己的人,能够打开自己的心扉,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

(文:于景雪 杨汉雪,指导老师:翟亮亮)

导师评语:

于景雪、杨汉雪是2022级新闻采写研修班的学员。这篇人物采写训练是她们第一次动笔尝试人物采写。描写的对象是物联网工程(本)2021级1班的学生任姿杰。

最初,这篇人物采写题目没有,每部分的小标题也没有。这就导致全文缺乏主题,而且逻辑结构紊乱,想到哪里写哪里,对任姿杰同学的采写浮于表面。

我对于景雪、杨汉雪同学第一稿文章进行标注,从该文整个逻辑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作者对被访者缺乏思考,才导致全文没有逻辑主线。

于景雪、杨汉雪同学,重新对任姿杰进行了采写,对其从不爱交流到享受交流的转变过程重新挖掘,并思考背后的原因。再次提笔,从“参加活动时的尴尬——发现自己优点——体味交流快乐——主动交流——不再迷茫”这样一条逻辑线,完成了人物采写训练。

于景雪、杨汉雪同学进步之快让我吃惊。虽然这篇文章仍有缺点,但她们在新闻采写和故事写作中的起步是非常明显的。

初稿附后。

作者:

于景雪,泰山科技学院艺术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本)22-3班学生。

任姿杰:从“好下棋”到“下好棋”(人物采写训练课01)

作者:

杨汉雪,泰山科技学院艺术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本)22-3班学生。

任姿杰:从“好下棋”到“下好棋”(人物采写训练课01)

 

附:第一稿

 

(导师点评:文章缺少标题,标题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引导读者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如果没有标题,读者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文章要讲述什么。)

导读:

任姿杰,女,物联网工程(本)2021级1班的学生。任姿杰说,来到泰科之前,她是讷口少言、不愿意主动与人交际的内向姑娘。作为体联的干事去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的锻炼下,她逐渐变得开朗外向,甚至用自己变化的过程,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影响着身边的小伙伴们。

我刚来泰科时,我的性格与现在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可能想象不到,我来泰科之前性格非常的内向,更喜欢一个人单独待着,把自己锁在屋子里,只想在自己的小空间里面,不想去面对任何的社交,我想我对自己并没有一个很全面的了解,被动且迷茫。因为性格内向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所以情绪消化的比较慢,不了解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也不确定未来应该往哪里走。很多时候都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自尊心强烈,想把自己愿意并给予期待的目标付诸很多的努力,虽然有很多的茫然,但始终相信,努力会给予一定的回报。

令我印象比较深是“棋逢对手”活动。我个人比较喜欢下棋,所以在比赛中也算是有所代表,但在这次活动中,两者之间进行1v1的比赛,一开始相持平,但是后来的比赛中就出现连败的现象,导致我心情压抑,可以说感觉头上面有颗乌云一直跟着自己。

(导师点评:“棋逢对手”活动这部分,描写缺乏细节,比如她参加活动时的现场情况以及她参加活动过程中、过程后的心理变化。)

不过这次比赛也让我成长颇多。我虽然很沮丧,很挫败,但在慢慢接受现实的过程中也对自己反思了一遍,情绪至于是怎么样恢复的,这就要提到我的——赵书林老师。当时赵老师组织我们坐在一起聊天,赵老师说了一个观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只沉浸于自己的失败,也要多看看自己好的那一方面,继续发展优点,继续努力”,可能对别人而言,这只是一句安慰的话语,但这句话却对我有很大影响,情绪仿佛找到了突破口,头上的那颗乌云也悄然消失。我一直都记得那句话,那句话不仅仅是帮助了我的情绪,也是帮助了我的成长的一个阶段。

(导师点评:这一段描写思想的转变只有一句话带过,没有深度挖掘思想转变的过程。)

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大学里收获一位非常非常好的朋友。这个姑娘比我外向很多,说难听点呢,叫“说话有点犀利,说话刺耳”,但是我能感觉出来,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我好。

有一件事儿,感觉说起来很老套,小学生作文中一定会出现的情节——我生病了。

我的好朋友每次都在宿舍门口等着我,带我去吃饭、打针、陪我打吊瓶……打完针从医院回来以后送我回宿舍,等过了十几分钟以后,我朋友从6楼跑下来去外面找了阿姨给我煮药,并且在我休息的期间会给我打电话,及时提醒量体温,吃药喝水,那一天我的朋友一直都没有停下来休息,一直在询问我的身体状况,一直到我的体温开始正常,她才停下来休息,这件事让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在生病无助离家的时候,让我感到了温暖,虽然故事很老套,但也是最感动人的时刻。

(导师点评:上下文之间的过渡有点突兀,缺乏逻辑线引导。)

我所组织过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学校的春季运动会。我之前一直是作为观摩者旁观运动会,并没有真真切切的去参与到运动会的每一项工作,但是这一次在运动会中作为体联的干事参与其中,我的工作是记录物资的借用以及归还,以及运动会结束以后,清点所有的运动器材以及帮助其他干事归还物资。

虽然作为后勤工作,但我也我体会到团队合作是运动会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清点物资的过程中能够看到的是每一位运动员的努力,运动会结束后,我每次问到:

“运动器材全了吗”

“姐,都放一起摆好啦”

每次听到学弟们对我招手说“姐,东西都交全啦”的时候,我也体会体会到心中石头放下的一刻,唯恐丢了东西。所以,在活动中每一名干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值得每个学生认真对待和积极参与。

(导师点评:上下文之间的过渡有点突兀,缺乏逻辑线引导。)

因为我性格内向,不善于和别人交流,我不主动参与学校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一开始刚参加的时候,我是非常非常排斥的,我不知道怎么去跟我参与的活动来产生一个联系。但是我参与进去之后,不管是里面的老师还是同学们,他们对我很友善,对我产生的疑问,也是对我进行一个细心的教导。在完满活动方面,通常会推举一位学生当作领头者来带领团队,然后当时我是被推举者,而作为领头者必须要去逼自己,让你要去跟别人交流、去沟通。

“你可以做这个任务组长吗?”

“嗯…我试试吧!”

所以我就再这一个过程中,我就像是被“逼”着成长起来了。

后来我在素质拓展课程中,那是我第一次主动去做组长。那时团队里有很多学长学姐和比我年龄的并且有经验的人,我那时经验也不足,团队里会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是我还是和开心很感谢我所有的小伙伴,她们一直在鼓励我。

在整个过程中,虽然她们有时候说话有些刺耳,但对于我们来说,却很现实,需要我虚心的去学习去聆听。

在长时间的大学生活中奔跑,我也在改变着自己,我从不愿主动去和别人交流到现在能面对面侃侃而谈,我觉得算是突破自我,有一位老师曾对我说过:“要善于表达自己的优点,你也可以做发光的那一位。”这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因为我一直以为我是被照亮的那一个,没想到我也可以做发光的那一个。

我现在准备考研,争取教资上岸,因为做一位老师,是我从小就有的梦想。我会和考研的学姐学长,一起去交流,埋头在图书馆学习的气氛,每一天都非常的充实,因为我想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一个奇迹。

导师点评:

标题没有明确,段落之间的衔接不够,使得整篇文章显得有些散,只描写了任同学表面呈现出的状态,但缺乏更深入、更细致的对原因的挖掘。

文章整体缺乏逻辑线引导,没有逻辑线的文章会让读者难以找到文章的重点,因为作者没有明确地表明文章的主要论点和观点。

作为第一篇人物采写训练,整篇文章有在挖掘人物的成长过程,但主题不够明确,缺少深度挖掘。需要完善。

发布者:翟亮亮,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5452.html

(5)
翟亮亮的头像翟亮亮
上一篇 2023年12月20日 08:06
下一篇 2023年12月20日 20:14

相关推荐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