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时间:2024年3月27日
讨论主题:以“何珅:掌声背后的突破”为例,探讨如何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互动讨论
老师:在采写“何珅:掌声背后的突破”这篇稿子时,李玉莲同学修改了两遍,在细节上仍有很多欠缺,她说不知道该如何丰富细节,应该很多同学都有同样的困惑。你们先思考一下,如何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请大家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 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者阅读他们的文字、观看他们的视频,多收集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
学生:还可以尝试用一些词语和描述来表达,比如,代表新生演讲时,他可能又激动又紧张。
学生:可以观察他的表情或者动作。
老师总结:
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行为和言语来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比如他们的举止、语言等都能反映出内心的想法和情感。人物的背景故事也是挖掘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了解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内心的动机和情感。此外,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也能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比如他们的友谊、爱情、亲情关系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通过行为、言语、内心独白、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多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挖掘和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创作中,这些方法也是塑造丰富立体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同时,大家可以试着思考一下,把自己置身于人物的所处的情境中,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有怎样的反应,尝试感受他们的情绪和思想,思考他们的内心独白,更深入地挖掘和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引导式提问。
二、部分采访实录
问:分享一下你代表新生演讲的经历吧。
答:开学前两天,因为家里有事,我提前来了学校,经常去帮老师忙,车老师就发现我的嗓音很好,发音标准,问我是不是学过播音主持,我就告诉她高中时候还参加过演讲,后来我收到了老师的邀请,要我代表新生演讲,还鼓励了我。
(在采访中,可能受访者的回答过于简洁,缺少了一些细节或情感表达,让读者感觉不够深入,我们就要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挖掘更多的细节,比如通过询问具体场景和对话等,增加故事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问:老师是怎么鼓励你的呢?有了老师的鼓励是不是顿时就有信心了?
答:她让我相信自己,还说我都能在演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这个更难不倒我了。听了老师的鼓励,其实我心里还是很忐忑的,但我还是鼓了一下勇气,想着或许应该试一试。
(可以再询问更多细节,比如演讲准备的具体过程、面对紧张情绪时的心理活动等,引导受访者多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如紧张、兴奋、不安等,增加读者的共鸣和情感连接。)
问:那你是如何克服紧张的呢?
答:我认真准备了演讲稿,反复练习,不断调整语调,并将演讲稿背得滚瓜烂熟,甚至每天都在镜子前大声朗读演讲稿,想象着自己在台上和观众互动。我也请室友模拟观众,提出问题和建议,帮助我适应舞台氛围。
问:很有耐心和刻苦呢。你后来又主持了年级会,能分享一下你的经历吗?
答:主持年级会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因为我之前没有主持经验。我通过反复练习,学习主持技巧,并且不断调整自己的表现,最终顺利完成了主持任务。
问: 在主持过程中,你是否遇到了挑战?
答: 是的,有一次我出了个小错,误以为同学回答错误,在第三题的时候,一个同学回答正确,而我却误以为他回答错误,于是,不假思索地大声说:“很遗憾,这个题怎么能答错呢?”结果是我理解错了。
(这里分享完主持过程中的挑战,缺少一些人物心理的描写,需要更多的细节来展现何珅在面对挑战时的内心变化和情感体验,我们就可以带入自己当时在那种情境中的感受,进行引导式地提问。)
问:是不是顿时傻眼了,觉得特别尴尬,冷汗都冒出来了吧?
答:是的,当PPT 上的答案显示出来时,我顿时傻眼了,台下的同学都看着我,我觉得既尴尬又羞愧,瞬间就涌出了一身汗,虽然表面还是强装镇定,但心里想着完了,当众出丑了。我就立马蹲下说对不起,我的失误,我回去把这个图画一百遍。说完台下同学都笑了。
问:你觉得这些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答: 这些经历让我明白了勇敢尝试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挑战自己,才能取得突破和进步。同时,我也学会了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用幽默和乐观的态度面对挑战,这让我变得更加自信。
三、部分学生初稿
移通的追梦人
回到綦江校区后,恰逢学院部门招新,为了更好的锻炼我自己,我加入了学院的宣传部,而这也让我打开了主持世界的大门。作为一个i人,表面阳光的我其实内心是很恐慌的,我一直在尝试打破这层桎梏。得益于我良好的演讲基础,参加部门后,我有了更多站在舞台上的机会,三尺台前的锻炼也让我的性格得到了改变。
我的主持路在实践中一步一步成长,我开始频繁得出现在学院的各个活动上,学代会,团代会以及年级会,只要学院举办活动,老师们总能第一个想到我,而我也只需要一声召唤,就能及时到场。 我的第一场主持是年级会,当时得知这个任务时我是忐忑的,虽然我参与过很多次的演讲,也面对过很多大场面,但这些都不能让我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主持的小白能够顺利完成这场活动,我甚至设想过会有很多的意外,比如说ppt无法顺利播放,同学们不配合之类的,但是没想到我最大的失误不是来自外部因素而是来自我自己。活动开始前,核对过很多次的主持稿让我对这次主持充满信心,只是万万没想到,我将问答环节的一个答案记错了,这就导致我在几百人的大会上当众出丑,我当即抱头蹲下,嘴里也不停重复:“对不起,我的失误。”台下同学们的大笑也让我羞愧不已。这次失误也让我明白,在主持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保持谦逊的心,要仔细核对手中的稿子。幸好,这次活动除了这一个失误外,其他的都顺利结束,这次主持是我的开始,也让我向一个新的领域发展。
我走每一步都见证着我的成长,也与我未来想从事的行业息息相关。在各种荣誉和活动的加持下,我仍然知道我最想要的是什么,它们在我未来的履历上会锦上添花。
四、对比讨论
接下来,我们结合修改后的这段文字,从人物心理描写的角度来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回到綦江校区后没多久,我们迎来了第一场比较大的活动——年级会。大家商议后,决定让我担任活动主持人。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因为我从未有过主持的经验。
虽然演讲被视为主持的基础,但演讲更注重内容的准备和呈现,而主持则需要在现场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包括处理突发事件、与嘉宾和观众互动等。我担心自己会出错,担心自己无法应对观众的反应,担心自己无法控制现场局面。这种担心让我感到心慌意乱,甚至有些想要逃避。
我想要战胜自己的这些负面情绪来,只好紧张备战。首先我仔细阅读了年级会的流程和安排,了解每个环节的内容和要求,然后查阅了大量的主持范例和资料,并将这些学到的技巧和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主持稿中。我反复修改和完善稿件,确保每一个词语都能流畅自然地从口中吐出。
我一如既往地在寝室里摆出一个临时的“舞台”,用椅子模拟观众席。我一遍遍地练习着开场白、引导互动、介绍环节等串词,不断调整语调、表情和姿势。我发现,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紧张情绪开始逐渐减少。
年级会正式开始时,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观众,尽力保持镇定和自信,按照事先准备好的稿件,依次主持着每个环节。我设想过的很多的意外,比如PPT无法顺利播放,同学们不配合等等,幸好,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
这次成功的开始不仅让我克服了恐惧和不安,还让我学到了许多关于主持的宝贵经验。此后,我开始频繁出现在学院的各个活动上,只要一举办活动,大家总会第一个想到我。
就在我在掌声中有些熏熏然时,一次意外却让我吓出了一身冷汗。
有一次,我主持的年级会涉及地理的内容,有一个互动环节,根据地图猜省份。在第三题的时候,一个同学回答正确,而我却误以为他回答错误,于是,不假思索地大声说:“很遗憾,这个题怎么能答错呢?”
然而,当PPT 上的答案显示出来时,我顿时傻眼了。那一刻,我仿佛感觉到整个世界都在缓缓凝固。我偷偷地瞟了一下台下,同学们投来的目光让我感到既尴尬又羞愧——怎么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瞬间,我涌出了一身汗,强装镇定,心里想着:完了,当众出丑,这该怎么办?
认错是必须的,但怎么认错?电光火石之间,我想到了一种幽默的方式。于是深吸一口气,当即蹲下,自嘲地说:“对不起,我的失误,我回去把这个图画一百遍。”台下同学们哄堂大笑,全场的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
这次事故让我对主持有了更深的了解。一个好的主持人需要活跃气氛,但更应该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我开始更加注重提升应变能力,减少对主持稿的依赖。我明白了失误是正常的,而随机应变可以让气氛更轻松,更加自然。
学生:感觉修改后的稿子更加详细了,特别是在描述主持活动中的紧张和失误方面更加真实。
学生:尤其是描述主持中出现的失误,那种紧张和尴尬感一下就传递到了读者那里。
学生:还加入了一些情景描写,比如主持活动前的紧张备战和活动中的突发状况处理,这样读起来更生动了。
(我们写出来的稿子就是要让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和经历,至于如何挖掘这些细节,就是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要主持一场年级会,作为主持人,是不是要仔细阅读了年级会的流程和安排,是不是需要了解每个环节的内容和要求,是不是要查阅了大量的主持范例和资料,是不是要想一下怎么把学到的技巧和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主持稿中,我们就可以把这些问题问出来,挖掘到更多的细节和人物内心的想法。)
五、老师总结
一篇好的人物文章应该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在描绘人物的过程中,注重细节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微妙的表情、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随口而出的话语,都可能成为揭示人物内心的关键线索。
因此,在采写过程中要保持对细节的敏锐感知力,捕捉那些能够反映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细微之处,同时要把自己带入到情境中。比如,当一个人紧张或焦虑时,我们想一下,是不是可能会不自觉地摩擦手指、咬唇或表现出其他紧张的举动。这些细微的非言语信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物的内心感受。 (指导老师:杨洛)
发布者:杨洛,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