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手记: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一
其间,听到她说,自己为了拳馆生存下去,吃了一年的土豆,我深感震惊。既震惊她的毅力,又震惊她能如此乐观的表达出来。
早知生活是残酷的,站在城市的中心,望着漫天的摩天大楼,房间虽多,但没有一处,是为你点亮的。在大环境影响下,就业的压力如排山倒海般,席卷着每一个待业的人。
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种空前的无力感深深的缠绕着我。眼高手低,拜金主义,这些浮躁的负面词汇,早已成了社会对大部分年轻人的标签。我很羡慕她,她能从最初开始,就找到自己的梦想,找准自己的方向。我也很佩服她,她可以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坚守自己的初心。
而我,或许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空谈梦想,却不能脚踏实地,浑浑噩噩,只沉醉于黄粱美梦之中。可时间不管你是否前进。你这一辈子,都注定在行走,不管是主动地跨开步伐,还是被动的被生活推走。
这次采访,对我来说,是一个警醒,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创业者的艰辛,一个逐梦者的坚毅。我也该从浑噩中醒来,去找寻自己的出路了。
张苡铭
二
走进潘攀的拳击馆里,你不仅能看见挥洒汗水的运动员,也能看见和潘攀一起跳舞的小伙伴。这就是潘攀独特的经营之道,作为一个在外乡漂泊的人,她深知漂泊的不容易和孤独。于是她将拳馆变为顾客的第二个家,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体验到家的温暖。
但回到最初的时候,这个拳馆最初的会员也是有二十几人。二〇二二年这一年,潘攀为了开源节流,她在拳馆吃了一年的土豆。为了让“拳励以赴”拳击馆能有更多的顾客,潘攀开始在线上进行宣传。在抖音还没有上线的时候,她就利用百度和高德地图,对拳击馆进行宣传。抖音上线之后,她为了让大家都了解拳击,每天都在更新视频。到现在为止,潘攀抖音已经有了九百多条关于拳击馆的视频。
而现在,潘攀的宣传方式已经不局限于线上宣传,她们和学校、企业等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拳击以及如何保护自己。被问到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她说:“为了我曾经的梦想,现在我也想为合川组建一支职业的拳击手队伍。”那一刻,我被震撼。
我想这就是一种精神,人不能失去梦想,潘攀的创业经历鼓舞着我。虽然道路上充满了坎坷,但是潘攀从未放弃,四十四岁的她仍然在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哪怕一开始不太顺利,但是她做到了。从一百九十斤到一百四十斤,从几十人的会员到一百多人的会员,从无到有是很难,但是只要坚持,相信未来会更好。采访的路上,我也一直在学习。希望在未来我也可以像潘攀坚持,成为一名不错的记者。
谭诗颖
指导老师:罗青
发布者:罗青,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7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