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 热爱与坚持:蔡启伦的油画人生

这是我第二次走出校门采访校外的商业人士,这次的采访对象是“草根画家”蔡启伦。

在罗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展开了逻辑清晰的提问。蔡叔叔用细腻的言语,将自己从过去到现在所经历的“油画之路”如数家珍地讲述给我听。他从跟师学艺开始,逐步掌握技巧,自立门户后,不断扩展规模,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他的生意越来越好,并开始发展起副业。许多慕名而来的客人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

在采访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蔡叔叔对油画的热爱和执着。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也意识到商业人士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追求。

整场采访紧凑而富有深度,我们虽然作为记者,但更像是一名倾听者,听着一位富有社会阅历的中年男子诉说着他平生的经历。这场采访也让我认识到,即使是一个看似平凡的人身上也有着独特的才能和闪光点。蔡叔叔的绘画天赋和对于油画的热爱让我折服。

采访手记 | 热爱与坚持:蔡启伦的油画人生

在拍摄照片时,罗老师对于拍摄角度以及景别的提议让我受益匪浅。通过采用蹲下仰拍的方式拍摄全景,将受访者拿着所绘当地古建筑的油画站在摆设摊位和建筑实体之前,这样既能对比油画和实体参照物,又能反映受访者的职业现状。

通过此次外出采访,我深刻认识到拥有一件热爱的事物对于一个人有多么重要。正是因为对油画的热爱,蔡叔叔才能在道路坎坷的情况下坚持走到以画为生的现在。我也看到了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蔡叔叔年纪轻轻便独自来到广东打工,在工作之余坚持画画,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的故事让我认识到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也需要保持热爱并不断提升自己,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的到来。(邱枫)

发布者:罗青,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5210.html

(0)
罗青的头像罗青
上一篇 2023年11月28日 14:48
下一篇 2023年11月28日 16:13

相关推荐

  • 合川日报实习记(14)204室无冕之王们的背后

    我走出204办公室,走廊的尽头的窗口恰逢落日,余晖洒满两边墙上的报纸。我回想起前阵子网红教师张雪峰对“千万不要报新闻学”的观点而引发的一系列全民争议时,我想:的确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起无冕之王的称呼。至少在那层厚重的滤镜下,还隐藏着多少记者们不为人知艰辛与责任。

    2023年7月20日
    1970
  • 什么是对错?新闻讲座中一张照片引发的讨论

    9月18日,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在上河书院组织了第一期新闻摄影培训。培训中,关于一张照片的讨论,引发了记者的兴趣。 为提升学院学员的新闻摄影的水平,学院邀请了在新闻行业浸润多年的孙善清老师为大家讲解新闻摄…

    2023年9月21日
    4690
  • 合川日报实习记(6)抓拍人物

    就在前几天,我和陈雨雁跟随记者,对荷花进行了拍摄。当时是对静态物品进行拍摄,而这次是拍摄动态照片,两次拍摄感觉完全不一样,后者更加注重找准时机进行抓拍。根据两次拍摄,明白拍摄照片有这么严格的要求,懂得发布在报纸上面的照片也要经过层层筛选、审核和修改,这让我想起在此之前,我写的每篇稿件,也是经过方老师多次审核、修改后,才能在学院发布。

    2023年7月11日
    4130
  • 合川日报实习记(17)“最美应急人”人物专访

    相比于学校的学生采访,专业记者的采访过程“快、精、准”,除了本身的采访能力外,还有她整场采访都是围绕着罗洪说的三步采访框架,不会受被采访人的漫无目的讲述的影响。在采访倾听的同时,还要保持自我独立思考。

    2023年7月25日
    2230
  • 合川日报实习记(19) 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看着修改后仅有425字的新闻稿。全文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最核心的信息。如果没有亲身写作实践和现场讲解,仅从报纸上看到这篇新闻,是不会理解一篇新闻稿撰写时竟有这么多奥妙。这次撰写稿件和改稿过程,让我重新梳理了新闻稿写作框架特点:导语交代事件,内容适当描写所见所闻,最后用“据了解”补充背景。
    《重庆移通学院暑期调研:相遇荷田 传递乡情》发表于《今日合川》http://www.jrhcw.com/html/2023-07/21/content_52029197.htm

    2023年7月29日
    1910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