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构与结尾
人物通讯的文章结构主要有:
顺叙法:按时间顺序排列写。
倒叙法:先写现在,再写从前到现在。
截叙法:截取几件事来写。比如,用以下3段來写一个人:“勤奋的老黄牛”“学习的追赶者”“职工的贴心人”。
提问法:一问一答。一般十几个问题,环环紧扣。
特写法:抓一个瞬间、一个印象,一个特点来写,短而精。
其实,文无定法。其它还有 追记式、插叙式、夹叙夹议式、跨界式的写法,等等。
结尾是文章的“合”,要给人以回味、启发,最好与文章开头呼应。
人物通讯的结尾通常有以下5种手法:
01、以感叹式结尾
例:焦裕禄同志……你是千千万万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巍然屹立的共产党员和贫下中农革命英雄主义形象的代表。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又例:大德无碑,大道无形。谁心中装着百姓,百姓就扡你刻上心碑!历史就这么公道!
02、以提问式结尾
例:大爱无我,大爱无边,环顾宇中,达此神境者能有几许?今天,当历史走向20世纪末、即将奔向新世纪,有谁敢说,中州腹地黄河两岸的几千万农民不能再创新的辉煌?
又例:“以心中的火点燃诗,以诗照亮生活”,这难道不是他一生的写照吗?
03、以总结式结尾
例:其实,他的经历就是一本厚重的书,也许称不上完美,但堪称精彩。他的人生,亦诗亦画。
又例:“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愈新。”他作为一位老将,虽然已经卸甲,却永不卸下他对人民的真爱。
04、以情景交融式结尾
例:时间不早了,该我们说道别了,他再一次伸出温暖的双手,笑呵呵地说着再见。他那挺抜的身影,与那棵百年古枫树一道,定格在了我们的数码镜头里。
又例:我想,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固然是为了音乐美妙的旋律,但同时也是为了一个有着“岁月如歌”精彩年华的老人,为了他对生命、生话和音乐无比热爱之情。
05、以采访对象精彩语言结尾
例:面对许许多多喜爱她的观众,她说过,自己的座右铭是;“踏实做人,认真做事。拥有一颗平常心。”
又例:在为民族寻找记忆的路上,他走过了65个年头,当年那个壮志踌躇的青年,现在已经是耄耋老人了。他说他将继续走下去,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当你真心爱上这个行业,你就发现自己离不开它了。
五、标题
人物通讯的标题必须突出人物思想、品格特征,在此的基础上,名字有几种安排方式:
01、第一种方法,把名字放前面:
钟南山:守住真实
巴金:巨星陨落,光还亮着
陈景润精神魅力永存
02、第二种方法,把名字放后面:
铁人王进喜
人民之子穆青
红学“书生”周汝昌
03、第三种方法,名字在破折号后 :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04第四种方法,标题上不署姓名 :
谁是最可爱的人
梅花高洁香如故
擦鞋者说
六、情感
文以情动人,写作要真、深、纯。带着感情才能写好人物通讯。
文章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
你有流着泪写文章的经历吗?
最近,我在整理纪念人民日报社一位老干部李敬人的文章中,读到了以下文字:
90岁的李教授写他的同乡、发小李敬人时说:“我所写的这些文字,是带怀念敬人的深情、含着泪水写的,我永远怀念敬人。”
李敬人的女儿玉梅说:“40多篇追思纪念文章,从一件件貌似于平平淡淡的琐事回忆中,用非常朴实无华的话语,表达了对我父亲的一片真情、一份怀念。很多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我是流着眼泪看完的。”
我的追思文章结尾是:“正值清明时节和李伯父逝世3周年之际,我含泪写下这篇小文,寄托哀思,深深地怀念李敬人先生和李伯母,把他们的恩情永远铭记在心。”
带着感情,抓住动人的故事, 突出典型事例,要写出思想的波澜,写出深刻的变化。用最精简的文字、最感人的细节表现主题。
鲁迅投入写作的初衷是,他在日本学医的时候看了一个电影,这个电影反映的是日俄战争期间,日本人抓了些中国人,然后就当众处决他们。周围围着很多看热闹的中国人,这让鲁迅先生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为他在《呐喊》自序里说,为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开始投身文艺创作。
巴金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感情。”
魏巍采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之前,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战地采访,掌握了大量感人的故事和细节,但他 只精选了松骨峰战斗、马玉祥烈火中救朝鲜儿童和防空洞中与战士对话三个故事,用最精简的文字、最感人的细节表现了重大主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采访时让自己带着激情,写作时让自己带着感动,你就一定能写出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通讯。(华文融媒云)
发布者:suns,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4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