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与合川区融媒体开展合作,签署了人才培养的合作协议。对此事,学生写篇报导,内容如下:
我校与合川区融媒体中心签署校地合作协议
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决策号召,进一步引导学生挖掘自我潜力,培养个人兴趣。5月9日,新闻采写产业学院顾问孙善清教授、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助理兼淬炼商学院院长张平带领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工作人员一行,与合川区融媒体中心党委副书记李庆、党委委员胡学英、党委委员副主任肖庆嘉和尹红梅以及融媒体中心各二级部门主任就双方未来工作规划进行座谈研讨,并签署校地合作协议。
会议伊始,李庆介绍了融媒体中心近年来的发展概况、中心荣誉、各部门职能及12个融媒体平台工作模式。
李庆指出,合川融媒体中心合并后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对于媒体的宣传工作也在积极改革,扩大中心影响力。合川融媒体中心立足党媒属性和融媒定位,致力为合川建设现代化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此次校地合作,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合川融媒体中心也将对重庆移通学院新闻采写产业学院提供人才培训支持,打造双方合作共赢局面。
张平介绍了重庆移通学院的学院概况、办学特色。他表示,重庆移通学院以培养数字经济时代的高情商经营管理人才为目标,以四位一体双院制为人才培养模式,力求通过商科教育、完满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个人技术能力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孙善清强调,整个学校对学生的特色教育极为重视,积极组建各类社团活动,聘请各种专业导师,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多种爱好,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将“教育”的“教”和“育”有机结合,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成长平台。
会议后期,双方就未来合作深入探讨,校方代表张平院长与合川区融媒体中心代表党委委员胡学英签署校地合作协议。融媒体中心表示愿意提供实习机会来支持新闻采写产业学院的发展,并且,对于中心的不足之处,也欢迎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校方也表示欢迎合川融媒的各位莅临学院实地考察,共同推进校地合作深入发展。
点评:以事件报导论,此稿中规中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很清楚,叙述的线索也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展开,是目前很多单位自有媒体平台的通用做法。但,从新闻意义发掘角度看,尚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最大的问题,原稿没有揭示出本次新闻事件的意义与价值。修改后的稿件及点评如下:
重庆移通学院与合川区融媒体展开人才培养合作
(点评:由“签署”到“展开”,由“协议”到“合作”,把事件由瞬间推向了过程,易显意义。且从“校企合作”到“人才培养合作”,标题内容更具体,指向性更强,达到了通过标题就把事件主要内容表现出来的效果)
5月9日,重庆移通学院与合川区融媒体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搭建学生新闻实践、实训平台。这是继《商界》杂志社后,学校与驻地媒体签署的第二份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也标志着学校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的全面推开。
(点评:导语的修改,一是突出了签署合作协议,舍弃了交流座谈,因为事件的本质是签署协议。这样修改抓住了事件中蕴含的新闻本质价值。二是突出了事件的深层意义,我们要展示的不仅是事件本身,更是事件所包含的意义。修改后,第一句写协议的内容,第二句是写新闻价值。原导语不仅没有揭示这种价值,还有很多信息出席人员等信息,干扰了信息表达——除了特别重要的人物,对这次事件来讲,参与人物是谁并不具有新闻价值与意义。
特别需要指出,第一句“为了……”,这种描述,是记者主动站出来表态,是新闻大忌。如果需要表达某种观点,可以用“据悉”和“某人说”这种方式,借他人之口来表达——比如本文的结尾。因为记者的职责只是客观记录,不能直接站出来表态。类似的问题,还有在结尾处写上“本次活动,极大地调动了……,鼓舞了……,具备……的意义”这类的句子,都属于消息写作的忌讳。)
协议内容显示,重庆移通学院每年将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生到融媒体中心进行实习实训,并聘请中心资深记者作为学生项目指导老师。融媒体中心将在媒体平台刊登学生采写当地商业人物、百姓故事等挖掘合川当地题材的新闻作品。
(点评:谈到合作协议,站在读者的角度,会本能地对合作内容产生好奇,所以,概括协议的要点内容,是这类新闻报导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对新闻事件的意义和价值的一个解释证明,其价值仅次于事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对这次合作,双方都极为重视,对协议的细节进行了多轮磋商。包括党委副书记李庆,党委委员胡学英,党委委员、副主任肖庆嘉、尹红梅在内,合川区融媒体中心在家的全体班子成员以及二级单位全体负责人,重庆移通学院顾问孙善清、校长助理张平及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了签字仪式。张平与胡学英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
(点评:当然,对于事件来讲,参与者是五个W中的“who”,也非常重要,要说明白,但在本次事件中,“人”的意义要明显轻于事件的意义,所以,可以放在后面写——当然,如果对事件意义没有干扰,也可以放到前面写。在这次事件中,需要注意的是,参与人员本身也有其重要的新闻意义,即“在家的所有班子成员”,这种阵势,本身代表的意义是“高度重视”。)
签字仪式前,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就未来的合作规划进行了研讨。李庆充分肯定了学校四位一体和双院制的办学模式,并对学校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个人技术能力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做法表示赞叹。张平高度评价了融媒体中心近年来对合川发展做出的贡献,并对中心一直以来对学校办学的支持,尤其是本着高度社会责任感,帮助学校培养学生表示衷心感谢。双方都表示,以后将进一步拓展合作层面,探讨合作细节,争取树立重庆市校地合作的典范。
(点评:本段落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对签字仪式这一事件的补充叙述,也可以作为事件的背景资料。一般地,作为签字仪式中常见的必要环节“座谈交流”,虽然意义不如签字与合作协议,但可能本身也包含着重要的新闻信息,所以,也可以表述一下。这里,双方的互相肯定,是从侧面来说明“新闻素质培养”的背景的,而且,帮助高校培养人才,本来不是政府与媒体的义务,这里表述出来,也突出了合川区的社会责任感。)
据介绍,为培养复合型人才,重庆移通学院成立了新闻采写产业学院。这是学校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与媒体的密切合作,达到学以致用,切实提升学生的新闻素质。
(点评:结尾是背景资料,向读者交代为什么要搞这次合作,其目的如何。另外,从全文看,修改后的稿件,把行文按时间和环节叙述的模式,变为倒金塔结构,根据事件的意义对段落进行排序,段落重要性性依次递减,这不仅符合目前人们浮躁的阅读习惯,也便于提示新闻的价值与意义。倒金字塔结构,对初学者来讲,是极利于训练新闻敏感度的一种结构方式,建议大家多做练习。)
发布者:suns,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