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期的我,有些内向,这也导致我高三以来的升学压力一直憋在心里,这不仅影响了我的心情状态,也大大影响了我的睡眠质量,长时间的焦虑使我的睡眠质量免得很差,尤其是在学校大型联考之前的晚上,我甚至一晚上都无法入睡,哪怕好不容易入睡,也会在夜半三更醒来,持续到天亮,没办法再次入睡,这真的很折磨我。,我想这么下去不是办法,遇到困难就要解决困难,有压力必然也要去释放。于是我上网搜索缓解压力的办法,最后选择了比较适合我的办法——跑步,后来我每天都在操场上跑两公里,高考前三个月以来地坚持效果显著,我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不再遇到考试就无法入睡,有时不会再在半夜三更醒过来,哪怕醒过来也可以再次入睡。,学习状态也渐渐恢复。后来我也顺利的进入了大学,但跑步这件事我并没有放弃,依旧坚持了下去。
大学的生活自是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社团招新,但我并没有加入社团,而是选择了田径队继续坚持跑步,锻炼身体。
后来对于田径更多的是热爱,刚开始的锻炼,每一次对于我来讲都是痛苦的,但是跑完之后身心愉悦,一天天锻炼下来的成果也十分显著,我也有了不小的成就感,心里也十分开心看到自己在田径队中的改变,也很享受田径给我带来的这种感觉。
然而,在田径的这条路上并不好走,长跑考验耐力、意志力,短跑考验爆发力,而这些对于我这个田径萌新来讲,都是极大的考验。第一次的长跑是五公里,跑到一半的时候,我的呼吸节奏开始混乱,身体上的不适冲击着我的意志,我的第一想法就是赶紧停下,这也太累了。我能清晰的听见自己的呼吸越来越快,我真的觉得我要裂开了,痛,太痛了。“怎么还有这么远啊,我真是受不了了。”在跑步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抱怨,感觉这简直不是人能跑下来的。但我看着身旁队员一个个跑过 看着他们轻松的样子 ,我觉得我并不比他们差到哪去,不行 我必须要跑完。身体上的疼痛这个时候已经不算什么了,到最后我完全是靠意志力跑下来的,这一次的训练真的让我印象深刻,甚至我跑完之后还没有缓过来,身体依旧很痛。也许是跑步方法出了问题,导致我的小腿肌肉和跟腱受伤,伤病的困扰也暂停了我的训练。但我想这并不算什么,在养伤期间,我依旧去搜寻各种专业跑步的方法,我一直认为不放弃就是对热爱最大的尊重,之后的时间里,我也避免不了受伤,但我依旧坚信,坚持下去我也可以在田径领域跑出成绩。后来这种不服输的坚持,反映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哪怕是文科生杀手——微积分,对于我来讲也不在话下,我一样认为我不比别人差,别人可以我也可以。
田径运动中,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但其中训练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由于刚开始接触真正的田径运动,才知道之前的方法都太业余,因为这些知识盲区,导致自己多次受伤,不仅耽误了训练进度,更是一次次徘徊在危险的边缘,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次短跑训练,正赶上换季的时候,天气较冷,本来就是田径受伤频率最高的时候,我的那次短跑,也没有例外,由于短跑速度很快,跑完之后才感觉到从跟腱传来剧烈的疼痛,那种撕裂型的痛感让我站不起来,后来经过检查才发现是跟腱受伤,对于一个田径队员来讲,跟腱受伤如果无法恢复,那将断送整个田径生涯,无法继续下去,好在我很幸运,经过几个星期的修养,跟腱的伤也逐渐恢复,并没有对后续的训练产生影响。但这一次受伤也让我意识到了训练方法的重要性。
这让我想起教练曾说过:“找对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我想着反正现在网络那么发达,找些方法还不简单,接下来的几天里,便是不停的尝试,不停的筛选,在不超出自身能力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夺取尝试,在不断尝试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一开始我的跑步方法就单单是靠鼻子进行呼吸调整,以至于每次长跑时容易缺氧导致头疼,但我在田径队的训练和网上搜巡的办法中,我慢慢的调整自己的呼吸方法,并学习了正确的拉伸,减少了受伤次数。呼吸方法采用口鼻双呼吸循环,这样可以避免之前发生的缺氧现象。
我的跑步方法最终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从只会用鼻子呼吸到鼻子吸气嘴呼气的跑步方法,学习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正确的拉伸方式,让我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很多的伤痛。后续的训练中,我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跑步对于我来讲慢慢变得轻松起来,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田径于我已然是不可分割的了。
方法很重要!这是我在田径队中最大的体会。在日常学习中,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讲,微积分这个与数学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令我头疼,既然这对我来讲是一个问题,我就一直在思考该如何解决,是锻炼思维,还是多刷题,哪一种更适合我,没办法,我只能实践得出方法,渐渐的在做题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并不是没有数学的思维能力,而是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点,基础并不牢固,得出这一点,我在微积分这门学科中的学习困难也迎刃而解。那一刻,我真的很庆幸加入田径队,也有了这样的成长,学会用对方法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当然我也认为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里,我想田径将会是我大学生活中精彩的一部分,有关它的比赛也必将会出现我的身影,跑出成绩才是我在田径队中最大的目标。(文:杨莎莎 指导老师:雪起)
评语:本文模仿了《我在书院读大学》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其实,完全可以突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指导的重点是细节描写和主题提炼,而非文字。经过修改,疼痛和呼吸方法部分的细节完善了,而且,表达的主题——坚持与方法,也得到了突出。在指导过过程中,老师反复强调,要找到采访素材中打动作者的点。杨莎莎同学说:“这个点就是坚持,是坚持打动了我!”
作者杨莎莎,信息安全学院软件工程2023-5班学生,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学员。
发布者:suns,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5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