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家是哪里的啊?
答:泰安肥城。
问:肥城什么地方?
答:新城。
问:哦,王瓜店那边。肥城矿务局就在那边,我们煤炭系统和那边联系比较多。为什么想到这里来?
答:离家近啊,现在更近,从这上了高速,一会就到了。
问:你读过“我在书院读大学“的文章吗?参与这个栏目,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答:我看他们有写自己活动的,我觉得他们都已经写过了,我没有什么创新。而且活动当时我记比较深,现在就没大有记忆了。我记忆特别深的是竞选,我当时干事竞选的时候很紧张,和现在完全是两种状态。现在,我比较爱笑,一进到团委办公室,我就给老师哈哈地笑。本来办公室就是比较严肃的气氛,我去之前都很安静,大家都在值班,有的写作业,有的办公,我一去,我就会说:邱老师好,孟老师好,对每一个在办公室的老师问一遍,然后再开始我的事情。
我感觉我进去的刹那,静得能听到针落地声音的办公室,在我迈进的那一步,就开始躁动了,火热了,温度仿佛升高了好几度。虽然我打完招呼就忙自己的事情了,但是我就感觉那个老师老师们办公的时候脸上都有笑了。这种感觉挺好。
问:你是怎么调动大家的情绪的?
答:我进去声音高八度,给老师们问好:老师好,我来值班了,有什么事可以找我做!我一进去,大家就很开心,每个老师都会笑。偶尔有个外边来的老师,我也会给他打招呼,他就会问:这个小姑娘是谁?因为从来都没有人给他们这么热情的打招呼。有时候我给他们开玩笑:我叫美女,你以后叫我美女就行了。
老师有什么小零食也会给我,我觉得挺好的。
但一开始我刚来当干事的时候,却是真的是不敢在办公室里说话。慢慢地进去,招呼可能都不打,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拿出手机来扫码签完到,然后在那写自己的。可能一整节课如果老师不叫我,我都不会发出一点动静。
问:你之前为什么不敢跟大家说话?是你性格的原因,还是因为跟大家关系不熟?
答:是关系不熟比较谨慎,因为不认识那些,搞熟了以后自然而然的就放开了。刚刚当干事的时候,什么事都给部长联系,不经常给老师对接,跟老师不是特别熟。
问:我换个说法,你在当干事的时候,跟部长熟。同样的你到了社会上新单位去以后,你慢慢的也会给他们新单位的同事很熟,也会搞好关系,所以,这并不意味着你的成长。你今天看着我很紧张,因为我们打交道很少,假如说你天天上我办公室来上班,每天都要来上一两个小时,在我这泡一两个小时,可能一个星期之后我们就很熟了,就能沟通交流无障碍了。有些人天性就是这样子的,当我们说到天性的时候,就跟我们的变化成长的主题扣不起来。所以,我们一定要讨论,从一开始的见人很紧张,到现在见谁都笑嘻嘻,一定不仅是熟这个字可以解释的。
对了,你当时竞选干事时是一个什么状态?
答:当报名很多,100多个人吧,只选十几个。我进去的时候报名时,手都在发抖,不敢想自己竟然敢去报名。过几天,我收到一个短信,说刘书玉同学你几月几号几点过来参加面试。收到短信我的心就惊了,没有想到这是我大学的第一个面试,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面试,我超级紧张。
我在百度上搜小道消息,看一般面试官都问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回答。面试时我人生地不熟,以为直接去面试,但问别人才知道要先候场。当时我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是很多人问我们一个还是怎么着问问题,我百度了六、七条问题,六、七个答案到底是哪一个最合适,到底他会问哪一个问题。我所有问题都看了一遍,没有什么把握,没有什么底气。
看到有人出来,我就说要出去上个厕所,其实就是到外边等着他们,问他们:你好,他刚才问的什么问题,是一个问还是轮流问,还是抢答这种形式……
进场了更紧张,站也站不利索,感觉有个东西给你控制住了,腿也打哆嗦,不让你正常地站着。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原来手放两边自然下垂,现在就两个手扣在一起。对面是五六个面试官,再加上老师,非常吓人,眼睛不敢跟他们直视,也不敢看他们的桌子,也不敢看看他们的水,也就什么都不敢看,就看正前方,正前方就是窗户正是玻璃。
第一个环节自我介绍,我直直呆呆的看着:我叫刘书玉,我来自哪,我有什么特长,就把别人说的套话换成自己的东西就完了。
面试官会问几个问题,刚开始他问第一个问题的时候,自己还挺高兴,感觉押中了题目——好像是:你认为你适合什么,你可以在这个部门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自己都搜过了答案,感觉稍微放松一点了,才有了底气。
面试是一组组的。我这一组后来有一个不定向的问题,问出来后,全唱一个寂静,没有人回答,也不知道怎么回答。那几个面试官就抬头看我们,我也不知道是答还是不答。我就想,是不是应该表现的积极一点,自信一点,让大家记住我?有了这点小心思,我就起来答了,再加上我嗓门比较大,答完以后就感觉挺好,挺顺利。等我答完以后又有第二个同学第三个同学一起答。这给了我很大的自信。下一个问题问完以后,还是全场一片寂静,我又开口快速地把这个问题回答了。等我答完以后,剩下那些人就开始“抢答“。我有点沾沾自喜。再到下一个问题的时候,不知道是第三个问题还是第四个问题了,问完以后我愣了一秒,有一个人就比我先回答了。我当时就慌了:我怎么没有抢到这个问题?
干事竞选完以后,我一直在等消息,上课也没有心思,感觉也听不进去,一直想:我到底是录上了还是没录上?大约3~4天我收到了面试成功的短信。那时我就觉得我挺厉害的
回想当时的紧张不安,确实来自于我没有什么底气,因为在高中都是应试教育,也不知道自己会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长处。所以,就没有什么底气。现在当了一年干事,学了新闻稿,参加了活动,还有一个淬炼领导力,锻炼人励志的那种活动以后,觉着自己有底气的,自己又有了去竞选下一个部长上更高位置的底气了。现在紧张也会有一点,但是与开始时完全不一样了。现在面试,我就有底气了,我会把我写过什么东西,参加过什么活动,得了什么奖,说出来告诉他们。我有我的底气,我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而且我的东西是得过认证的,我有证书,我有讲我的文章,我的新闻稿发到过青春泰山上,发到过学校官网上,它都是有我的署名的。这一切都让我的底气非常盛。
问:你看,这就说明了,是这些活动让你有了底气,而不是先天的性格。既然是活动改变了你,那你觉得你最得意的活动,或者你参加过最难忘的活动是什么?
答:应该是两天两夜的淬炼领导力。我第一天晚上就没撑住,回宿舍就哭:我要退出我不要再继续了。后来又想,为什么别人行,我为什么不行?我们都是泰山科技学院的,都是一样的人,大家都是家里的宝贝,我为什么吃不了苦?凭什么?
我觉着我不服,然后就继续坚持下来。后来我在活动中摔伤了,现在那个疤还在。这就是我淬炼的见证。
在那次活动中,我第一次喝了葡萄糖,喝了藿香正气水,把没喝过的东西都喝过了。
藿香正气水大家抢着喝,葡萄糖大家都要抢着喝。你想,徒步18公里啊!真的是脚上肿的泡都和鹌鹑蛋一样大,没法走了,要用脚后跟走,真的感觉坚持不下来了。我记得旁边有一辆车,明训教练开的车。他说如果坚持不下来,可以坐车上坐一段距离。我就想坐下了,还能起来吗?坐下来肯定就不愿意再走了,我不坐!
我的体重说实话要比别人稍微胖一点,身体条件肯定不如瘦一点的,人家脚上应该没有这么大的压力。
徒步18公里,从岱岳区开始走,硬生生地走到了泰山区。他们都不相信我能走下来,我没有上车歇一会儿,我真的没有上车歇一会儿。我们从学校出发到泰山区的一个山上,从山上再走下来,我真的没有想到自己能坚持下来。当时还开玩笑说我真坚持不下来,我说我不行了,姐妹们,我真坚持不下来,我真的想上车歇一会儿。
我虽然是一个泰安本地人,但是我没有爬过泰山,觉得我自己肯定坚持不下来,后来还是坚持下来,到最后真的没有坐那个车。
问:上午在路上走到累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答:觉得快要死了,觉得走不动了。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搀扶着往前走,真的是生拉硬拽,两个人搀着往前走。前面有个带路的,我们别的都不知道了,就知道要往前走,要到达终点。你想想,当时我们体测的时候,800米都要气喘吁吁,这都18公里了!
我当时想的是在路上,我不会再来第二次了。
问:你走了多少开始感觉难受的?
答:沿着环山路走,走到大约几公里,路上不是有红色的塑胶跑道嘛,快走到头的时候就已经不行了,大约4公里,就已经开始累了,就感觉撑不住了。
明训教练“骗“我们。我们走到4公里的时候,他告诉我们已经走到一半了,要坚持。我们当时就在想都走到一半了,再累也能坚持下来。当时不能带手机,我们也就信了,不就4公里吗?咬咬牙坚持,再往前走。终于看到前面有山了,觉得到山那个地方就到终点了,我们就抱着这个信念往前走去。
走到山下,名教练又告诉我们,跨过这个山,到山顶就走到头了。我们就想都到山脚下了,这个山能有多高?它肯定没有泰山高,泰山的一半都不到,我们就走上去!
终于走到山顶上了,我想这次可到头了!但明教练却说没有,要下山走,再返回学校才算到头。他还告诉我们,马上就要到学校了。他让我们从山上往下看,指着远处说,那个点就是我们学校,现在能看到我们学校书院的顶。我看了一下,觉得也没有多远。
我以为明教练会让我们歇一会儿,但他没有让我们歇,说一鼓作气往前走就行,就差一、二公里了,再走个10分钟20分钟就到地方了。我们当时也丝毫没有意识到我们连大路还没走到,怎么可能走10分钟就能到学校?
我们就相信他了,就往前走,当时还没有意识到他在骗我们,就觉着都看到学校了,教练应该犯不着骗我们。然后我们就往前走,这时脚底下都有泡了,真的这么大的泡,就像个鹌鹑蛋。走的时候不能用前脚板,要用脚后跟走,也不能用正常走路的姿势,要夹着脚或者是让脚竖着。明教练一直在,他开着车,说让我们上来歇着。我们就想当时已经走到大路上了,前面是山口站,再往前面学校,都走到这里了,你告诉我们让让我们上车歇着,你搞笑吗?
于是,我们继续往前走走。
回营地的时候,走到北门,来到图书馆前面,有人趴在那不行了:我得歇一会!我当时想:不行,我马上就要到营地了,为什么不能往前走?
等一只脚踩到营地,连钢化凳都不愿意碰,我直接就坐地上。我觉得我能坚持下来,这是真的不敢想象的事情。我是一个连泰山都没有爬过的人,竟然18公里跑过了!以后爬泰山我还做什么索道?一鼓作气冲上去就可以了。
后来我就会给人讲一些我的经历,我就觉得18公里我都能坚持下来了,我还怕什么东西?
我们整个团队没有一个人在车上歇过,没有一个人说“我不干了,我退出“。我就觉得又不止我一个女生,凭什么我就是那个特殊的,就是那个弱的?我觉得18公里把我高中的路走完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觉得和指导老师更亲近了,说师生都有一点拉远距离,真的是亲兄弟上过战场的人了。同学之间,你让我水喝,我让你水喝,他给我葡萄糖,我给他葡萄糖,真的是相互搀扶着一路往前走。我觉得这真的是大学这个事真忘不了。
问:你觉得18公里的收获是什么?
答:我觉得,最狠也就不过这18公里了,我就不怕了。我想18公里都过去,我还怕什么?
学生干部哪有没有熬过夜的?有了18公里,还怕熬夜?
回来后,有一个星期,都是室友把我拖上床,下来也是别人在旁边扶着我。当时第二天有课,辅导员就让我请一节课的假,可我不管:我为什么要耽误上课?我觉得他们都可以去上课,我也可以去上过,我用脚边走,一瘸一拐地走。
以前看电视,看人家演越野,现在我才真正体验了18公里。这真把我练到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真的变成了纯外向的一个人了,原来还会有一点内向,现在干什么事,我都觉得我淬炼过了,18公里都走过了,我有底气了,我还怕什么?
我还怕熬夜吗?我还怕写个新闻稿吗?我还怕写个推文吗?我什么都不怕了,我就觉得我命都不要了,我什么东西都不怕了。
18公里中,你是男生,我是女生,当时都不熟,走到头就完了。现在就觉得这个真的是一个美好的事情,我觉得它比爬泰山还有意义,你爬泰山你可能中国人都知道东五岳之首,都来爬个泰山,但除了去当兵,谁会闲的没事去走18公里?我觉得没有人会轻易的徒步18公里去锻炼自己的意志,他可以骑行锻炼自己的意志,但是真正有人通过走18公里,而且是上山下山这种18公里锻炼自己意志的人没有几个,我觉得除了我们学校,没有几个会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自己的意志,这个事情深印在我心里了,忘不了了,也是可能通过这个事情也懂了,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真的没有想到过自己能坚持下来,最后那天教练还都为我们鼓掌,他鼓掌的那个时候,他话刚落,掌声还没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真的每个人都哭了,太感动了,真的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坚持下来。
当时就有一刹那就在想,我走完这18公里我脚会不会废掉,我以后是不是就不能走路了,就真的有这种想法,太累了,真的是太磨练你意志了。中途真的很想上车,让它把你带回去。旁边还有人引诱着你,拿个西瓜,拿个雪糕,坐着车,心里仿佛有人一个劲儿地说:要不就别坚持了上来,还有西瓜吃,还有雪糕吃!我觉得这个东西真的太磨练人了。
回来后,我写了一篇微信推文,我真的把我自己的感受写到那个字里,我写的全部都是我真情的实感,自己都快哭了,真的是把自己的感受写上去,那种要了一半命的感受。那个东西应该是我写的最成功的一篇推文
这个事情真的是影响了我。当时越野时我还是一个干事,后来慢慢的干什么事都有劲儿,有底气,有力量,觉得自己很厉害:我很优秀,我为什么不能做成功?真的是这个事以后整个人都变了,不会因为一些小事哭,我觉得眼泪很珍贵。
最后还要说一下,淬炼领导力的很多新项目,比如说滚泥潭,虽然说女生爱干净进去有点脏,但我觉得很快乐,没有人说苦,没有人说难,只要你跳下去以后还会上瘾,你还会再滚第二次、第三次。你平时享受不了这种待遇,除了当兵滚泥潭,哪有滚泥潭的?你不在泰山科技学院,别的学校它会让你去滚泥潭吗?
总结:《刘书玉:刻骨铭心的18公里》是一篇基于单次活动为主的报道。它突出的是细节,并由细节和心理营造出了强烈的内在冲突。本次采访,记者注意纠正了学生对于改变的认知。一开始学生觉得自己的状态是外向的性格决定的。但事实上,她第一次参加活动还是很紧张的,后来变了。改变的原因是参加了很多活动。那么究竟活动是怎么改变人的呢?这就需要采访者去挖掘,于是才引出终极一问:哪个活动印象深刻?幸好,这个学生,讲的活动很突出,很有代表性,不需要再去深入分析与挖掘了。否则,采访者还要对学生讲的案例进行分析,找出改变学生的内因。
发布者:suns,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