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赏析(1)号哭的中国孩子

新闻摄影赏析(1)号哭的中国孩子

“当我冲到现场时,车站已夷为平地。当时的景象触目惊心:铁轨上、站台上到处都躺着炸死和炸伤的人,残肢断臂四处可见。”

这是1937年8月28日,王小亭(1900-1981)在上海火车站看到的一幕。那天下午4时,他得知日本飞机轰炸上海火车站的消息后,立即赶到了现场。

王小亭穿过铁轨,以燃烧着的天桥做背景拍了几张全景。这时,他看见一个男子正从轨道上抱起一个孩子,把他放在月台上后又去抱另一个受伤的孩子。孩子们的母亲已经被炸死在铁轨上了。

坐在月台上的孩子,浑身上下沾满了母亲的鲜血,独自一人放声痛哭,倾诉着恐惧和悲愤。

王小亭用最后几英尺胶片,拍下了孩子嚎啕大哭的情景。这次轰炸,造成了1500多人遇难。当时,车站里有1800名正欲转移内地的老幼妇孺,他们中的幸存者不足300人。

新闻摄影赏析(1)号哭的中国孩子

拍下照片后,王小亭把胶片交给美国海军军舰送到马尼拉,再经飞机转送美国。两个星期后,美国的新闻电影和报纸上都出现了这个坐在废墟上号哭的中国孩子。它引起了强烈反响,也使王小亭的生命受到威胁:日本人感到狼狈,污蔑我的照片是假的,他们悬赏缉拿我,想证明他们是对的。在英国当局的保护下,王小亭举家逃到香港,躲过了日本人的魔爪。(《巅峰新闻摄影诞生记》,夏雨,夏勋南著)

新闻摄影赏析(1)号哭的中国孩子

发布者:suns,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donews.tskjxy.edu.cn/4547.html

suns的头像suns泰山科技学院
上一篇 2023年7月20日 15:30
下一篇 2023年7月23日 08:13

相关推荐

  • 一定要把思维训练作为培训的核心

    在传统的新闻采写培养模式中,基本都是以采写理论体系和技能为中心来组织教学的。但,这完全不符合新闻写作的实际需求。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古人也说“文以载道”。所以,文只是载体,只是手段,而“道”才是目标。…

    教学资源 2023年9月19日
  • 零基础培训:我想成为一名英语老师

    培训时间:2024年3月21日 受访者:张渝湘   2022年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6班学生 采访地点:新闻采写产业学院北山斋 指导老师:罗影 本期导读:张渝湘,重庆荣昌人,2004年2月出生,外国语学院…

    2024年3月25日
  • 新闻摄影赏析(6)布痕瓦尔德的劫难

    1945年4月,作为美军的官方摄影记者,玛格丽特·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White, 1904-1971)随巴顿将军率领的第三军团来到刚解放的德国名城魏玛。在该城郊外臭名昭著的布痕…

    2023年8月2日
  • 《怎样发现新闻》读书笔记(3)

    6.写什么与怎么写 新闻的学习只有两点,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写什么,就是价值发现的问题,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现在的新闻写作学习,重点是怎么写,是技巧,而不是发现。也即,发现类的课程设置与训练太少。…

    教学资源 2024年2月18日
  • “我在书院读大学”采访实录——曲伟豪

    导读:本次采访的主人公曲伟豪,其故事详见《一次乱而不糟的舞台布置》。本次采访的主题词:细节与价值。 问:曲伟豪同学是吧?参加这个栏目,你想谈谈自己哪方面的成长经历呢? 答:老师,是的。我就想说一下,我…

    2024年3月12日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我在书院
读大学
我在书院<br />读大学
返回顶部